APP下载

艺术介入的可持续性设计

2019-06-26王涛

艺海 2019年5期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城市建设

王涛

〔摘 要〕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其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亟待改善。可持续设计理念是当下公共艺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很多老工业区的公共艺术空间与公共艺术品的建设充分运用了可持续设计理念。

〔关键词〕艺术介入;可持续设计;城市建设;老工业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公害问题的加剧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基于这种危机感,联合国大会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概念。随着人类对生态与资源问题的思考,“可持续”已逐渐成为当下的热点词汇,成为学术交流、企业转型、城市规划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促使公共艺术飞速发展。作为连接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公共艺术在飞速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内容空洞等问题不仅违背了公共艺术的初衷,也违背了“可持续”理念。因此,可持续设计理念应根植于艺术介入的未来发展之中。

一、艺术介入环境空间的可持续设计

在公共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城市的政府只关注公共艺术品对居民精神文化的提升作用,而忽略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现象逐年加剧。很多城市在规划标志性的公共艺术品或城市艺术介入时,只是盲目地追求公共艺术品的体量,对公共艺术品的内容进行填充、堆砌,而忽略公共艺术与城市资源、生态环境的相关性,产生了城市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象,使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公共空间是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点,其在建设过程中对公共艺术品的呈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公共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包括产生的废气、废物和噪音等种种污染等。从可持续设计理念出发,可以找到一些有效降低这种负面影响的方法。以鞍钢集团展览馆为例,鞍山钢铁集团是一个饱受环境污染诟病的重工业行业,却在建设公共展览馆时将可持续设计理念运用得淋漓尽致。其展览馆主体是由1953年建设的炼铁厂二烧车间闲置旧厂房及1919年建成的一号高炉改建而成(图1)。这样的公共空间避免了废弃建筑物的拆除,而是将废旧厂房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再利用,转换空间功能,不仅大量减少建设新公共空间所带来的噪音污染、废弃垃圾和污染物的排放以及资源与能源的耗费,还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公共空间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选择可以重建和再利用的生态空间,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设计。

(二)资源材料的可持续性

城市的公共空间提供了承载条件,而资源材料是公共艺术品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从环保的层面上来讲,资源材料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在制作或建造公共艺术品时,材料的选用也关系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若是采用一些较为昂贵、罕见的材料作为公共艺术品的物质基础,而不结合当地的特色,就违反了可持续设计理念,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辽宁科技大学的工业文明园为例,该文明园区内陈列的公共艺术品全部来源于鞍山钢铁集团淘汰下线的、经过重新喷涂处理的冶金生产线废旧设备及各类零部件,包括蒸汽火车头、电机、齿轮、剪切机、汽轮机、混铁车等(图2-3)。这类公共艺术品直接使用废弃的工业设备及部件,将其回收、重整、转化为新的公共艺术品,既使城市的文脉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又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辽宁科技大学园区内的《冶铁文化墙》则是利用当地特色材料资源塑造公共艺术品的典范,该作品利用鞍山丰富的钢铁资源与冶金文化,全部采用铸铁工艺制成,作品恢宏大气,对该地区的文化及产业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图4)。因此,广泛重整当地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和材料是节约成本和提高可持续性的有效解决办法。

二、艺术介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设计

(一) 艺术介入挖掘城市经济潜力

作为城市建设的新兴支柱产业,公共艺术项目的建设应与城市文化建设融合发展。优秀的公共艺术项目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缩影,直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历史文化悠久却缺乏资源、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区,艺术介入可充分挖掘城市的经济潜力。以沈阳铁西老工业区为例,沈阳铁西区历经了百年的风雨,曾誉为“东方鲁尔”“共和国工业长子”;但在过去几年中,国家经济产业转型给其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其经济一蹶不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艺术的介入,沈阳铁西老工业区深入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利用当地产业与资源特点,将旧厂区厂房改造为沈阳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等公共艺术区(图5),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与艺术家,振兴了当地的旅游经济与文化艺术经济,挖掘了沈阳铁西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艺术介入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公共艺术对经济发展潜力的挖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需求的增加,艺术介入逐渐成为引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旅游收入或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的经济收入上;更重要的是,公共艺术引起的人文与自然共同发展,可以使城市逐渐走向宜居,从而引起人才回流和商业投资,真正做到引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艺术介入文化传承可持续设计

(一)艺术介入传承城市文化精神

文化需要延续和传承。公共艺术的设计不应该脱离其周边的环境要素。城市的生态环境、自然特色、人文精神、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都应成为公共艺术设计的基础。艺术介入在文化传承中的可持续设计就是要在作品中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文化传统等,将文化特征凝固在公共艺术作品中,使作品由內向外地散发其文化内涵,将这种文化内涵传递给其面前的观赏者,以此来传承城市文化精神。这样不仅发挥了公共艺术品的真实价值,而且尊重了城市的人文传统。如《雪花1933》位于沈阳市雪花啤酒厂旧址,以最直观的方式来表现,唤起人们对该地区从前作为啤酒厂的回忆,以此纪念雪花啤酒厂曾经的辉煌,并唤醒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图6)。

(二)艺术介入提升城市文化底蕴

经济的飞速发展磨灭了城市本来的地域文脉。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公共艺术品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自然具有其深刻的文化教育传播功能。在千城一面的今天,如何使城市与众不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艺术介入可以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彰显,让城市记忆以物质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承,加深后代居民与外来游客对城市的认识,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底蕴的积极因子。雕塑品《持钎人》中两名工人用手中的铁钎拨动一炉钢水,仿佛凝固了一段记忆;在广场的四周,十几年前聚集上百家工厂,几十万工人在这里钢铁里耕耘梦想,沈阳的机械工业由此盛名远播。如今工厂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商业住宅,历史的记忆都被封存在铁塑的“持钎人”中。站在这样的雕塑面前,眼前浮现的便是铁西老工业基地曾经60年创业与辉煌的历史,感受到的是城市深深的文化底蕴(图7)。因此公共艺术作为当下流行的文化呈现形式,作为城市文化传统的载体,它不仅保护着文化的发展,也激发着文化的生命力,不仅挖掘城市的经济潜力,也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要在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稳步发展、文脉永恒传承的前提下运用艺术介入手段。相信运用可持续设计理念完成的公共藝术作品及相关改造项目能够真正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优质方案,为经济的振兴与转型注入更多活力,为文脉的传承带来永恒的动力。

(责任编辑:伍益中)

参考文献:

[1]社会生态文明纵横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李楠.公共艺术对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启示[J].河南科技,2014,2.

[3]高雨辰.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沈阳铁西老工业区公共艺术设计实证研究[J].设计,2017,1.

[4]李楠.辽宁老工业基地主题公共艺术案例研究[J].科技视界,2014,1.

[5]李川.废弃工业区改造中低碳景观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6.

[6]范溶栖.东北老工业城市工业景观的文脉延续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3.

[7]张苏卉.景观改造与生态重塑_工业废弃地改造中公共艺术的介入[J].艺术评论,2013,1.

猜你喜欢

可持续设计城市建设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可持续视角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包装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可持续设计发展文献综述
可持续景观设计探讨
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