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把握救命黄金时刻

2019-06-26雷蕾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益民伤病员急症

雷蕾

出版信息

书名:《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

作者:祝益民 韩小彤 主编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荣誉簿

获评第五届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

获评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入选《2016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内容速览

昏迷、脑卒中、癫痫发作、溺水、电击伤、休克……出现这些危在旦夕的紧急病情,危重病人(伤者)身边没有急救专业人员该怎么办?

哮喘、食物中毒、烧烫伤、狗咬伤、扭伤、爆竹伤……出现这些急症要在现场做怎样的处理,才能避免情况恶化或后续治疗中出现并发症?

發热、头痛、腹泻、呕吐、咯血、意识障碍、突发瘫痪……出现这些现场急症时,是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进行抢救?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组织专家们向公众介绍了现场救护的基本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本“第一目击者”的培训、自学和应用手册。

作者心语

该书从非专业人员的视角下笔,首先介绍了现代现场医疗救护新理念,说明现场救护的意义和目的,提出现场救护的原则,以改变第一目击者遇事只靠专业人员的传统观念;通过讲述现场救护的基本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使第一目击者遇事时能把握关键,正确入手;进一步直观形象地将现场紧急医疗急救情况分为“危在旦夕的现场救护”“简易实施值‘千金的现场救护”和“能做则做的现场救护”分类叙述,并按照普通民众的思维顺序叙述了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特别是在现场救护措施中突出了“紧急措施”,介绍了“条件具备下最佳措施(包含条件不具备时慎用的措施)”,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和禁忌证,使第一目击者能迅速抓住要点,临危不乱,处置得当,为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缓解病情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学习本书可以尽快地成为医疗急救现场合格的“第一目击者”。本书值得作为一本优秀的急救科普书籍推荐给广大民众。

祝益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著名急救医学专家,“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日”发起人,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兼临床医学院院长。

记者话本

“第一目击者”原意是伤病员心搏骤停发生后,处于现场并且第一个做出反应并对伤病员采取急救行动的人。这类人并不专指医师,可以是病人(伤者)身边的任何人。在祝益民看来,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但令人尴尬的是,与发达国家全民急救教育普及率达到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相比,我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只有1%~5%。在长沙,每2000人中仅1人有过急救培训经历。

如何不再让患者痛失有效救治的“黄金时刻”?如何在全社会推广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救护三个“一”理念,为普及现场救护的急救知识搭建一个广泛、持久的平台?

“首先要编一本书,作为全局行动的指导性指南。”这就是祝益民编写此书的出发点。

从2013年底到2015年下半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花了一年半时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非医务人员视角编写出了一本现场急救指南。

“比如我们不说‘临床表现,而说‘现场表现,不在章节开头说发病诱因和预防措施,这是因为普通老百姓碰到突发状况时,也不会去考虑这些,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如何施救。”《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副主编、湖南省人民医院急救研究所原副主任刘晓亮说,不同于家庭急救等同类型书籍,本书充分考虑了现场急救发生规律、病情轻重缓急程度、民众基础,完全站在“第一目击者”角度,告诉民众如何进行现场操作。

刘晓亮完成了全书的整理、审校工作,他对这本书的感情很深,“我们在注意现场救护措施简洁明了的同时兼顾了科学性,在图文并茂、生动翔实的同时兼顾了成本控制。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最广泛的人群看到并接受这本书,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普图书,而是危急时刻的救命指南。”

必读章

《危在旦夕的现场救护》

推荐理由:当身边的人突然发生危在旦夕的紧急病情,如昏迷、脑卒中、上吊自杀、癫痫发作、溺水和触电等,“第一目击者”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本章告诉广大的“第一目击者”,别慌!你可以根据伤病员的现场表现,按照书中提到的紧急救护措施、条件具备时的最佳抢救措施(包含条件不具备时慎用的措施)、注意事项和禁忌证,在第一时间采取徒手或利用身边物品的简便应急措施,如将伤病员摆放适当体位、排除其呼吸道梗阻物、解除致病源、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法,将伤病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为随后赶来的专业医务人员挽救伤病员生命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猜你喜欢

益民伤病员急症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沙家浜》里的伤员都是谁
北风吹
劳动节
清明
急诊科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分析
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症的临床使用分析
惠爱医院
鲜为人知的“井冈嫂”与红米酒
3例急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敏锐的观察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