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中的地名

2019-06-26张来宝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7期
关键词:寄寓道德诗人

张来宝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中地名包含的丰富内涵:人文地理信息、道德力量和价值指向、民族文化气质和精神风度。

2.借助对地名内涵的理解把握诗词表达的的情感意蕴,巩固背诵相关必背篇目。

【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词中地名包含的人文地理信息、道德力量和价值指向、民族文化气质和精神风度。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诗人净土》(《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三场,康震:每一个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非常美好的一块净土。)

二、例析地名

诗人向往某个地方,反映出的是他的情感的趋向和美学上的喜好。总有一些地方,恰好与某个生命时段的诗人产生同一频率的共振,于是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使得一些地名有了丰富的人文地理的信息。正因为诗人特定时段的境遇、情感、美学的特定性,加之后人的一再吟咏,沉淀在地名上的信息或不断丰富或逐步固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诗词中地名的内涵。

(一)描绘万千气象

例1:柳永《望海潮》

问题1:柳永选用了哪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是从哪些方面描绘这些空间地点的?

明确:东南、三吴、钱塘、重湖、凤池

色彩,如“画桥”、“翠幕”、“霜雪”、“罗绮”、“荷花”、“烟霞”

声音,如“怒涛”、“菱歌”、“箫鼓”

气息,如“繁华”、“豪奢”、“好景”

例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问题2:苏轼是从哪些方面描绘“故垒”的?

明确:“乱石穿空”有气势,“惊涛拍岸”写声音,“千堆雪”写色彩。

小结:诗词中的地名可以展现万千气象,可以摩声着色,渲染气势。

(二)彰显胸怀气度

1.师示范

(1)《望岳》:杜甫登临泰山的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高。”气魄决定格局,自然和精神的绝美风景,都只向阔大的胸襟敞开。

(2)《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的发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观与客观,整体和局部,在韵脚的停歇处,思辨开始起步。感性上升为智性,形象转化为哲理,倚仗的是深刻的功夫修为。

(3)燕然: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燕然”是山名,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勒”是在石头上刻字,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所以,“燕然未勒”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含意;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决心。

2.生演练

(1)狼居胥山: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霍去病在此击败匈奴,设坛祭拜天地,并立碑纪念。“封狼居胥”是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当然也不仅象征着功绩,也是对自不量力者最大的讽刺。

(2)瓜洲渡、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诗人借“瓜洲渡”、“大散关”追写辉煌的战斗生活,以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

(3)长安: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向北望。杜甫独立夔州仰望长安,词人念及国土沦陷,独立造口仰望汴京,写了自己的满怀忠愤。

3.例析小结: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贬谪无疑是一种惩罚,但一些俊杰之士却用他们的事功和著述,照亮了黯淡的岁月,也让履迹所至之处,一些原本生疏的地名,自此熠熠生光。这方面,苏东坡无疑最为人称道。他一生三次被贬,流寓京外长达十年,且一次比一次走得远,由长江之畔的黄州,到南海之滨的惠州,再到海南孤岛上的儋州。因而他在词作中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当时都是偏远小城,是东坡的道德文章,使它们名闻天下。在黄州,他写下前后《赤壁赋》等多篇佳作,彪炳文学史册;在惠州,他致力改善民生,肃军政,减税赋,除水患,“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江逢辰);在儋州,他“设帐授徒”,“敷扬文教”,致力于传播中原文化,被后人赞誉为“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由此可见,诗人可以借写地名彰显胸怀气度,传递道德力量和价值指向。

(三)寄寓道德力量

1.师示范:《汴河怀古二首》其二(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赏析:首句用“尽道”领起全篇,叙述隋炀帝大兴土木兴修通济渠导致覆灭事。二句笔锋一转,称千里航线开通后给唐王朝带来巨大的利益。三句与首句相扣,补足隋炀帝灭亡的原因。四句与前三句呼应,认为隋炀帝兴修通济渠可与大禹治水疏通九河相提并论。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通济渠即汴河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生演练:《汴河曲》(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思考:诗人写无限春光中的东流汴水寄寓什么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诗人用汴水长流与隋宫化作尘土对比,表现自然永恒、豪华如烟、世事沧桑变迁之意,暗讽统治者的腐朽豪奢。

3.小结:在一些怀古诗中,诗人往往借凭吊古迹,抒发人事变迁之感,寄寓道德力量。

(四)具备符号功能

1.师示范: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潇湘渲染南国的凄凉悲怨;阳关象征了离别;金谷园是奢靡的狂欢;乌衣巷是繁华的落幕;垓下明确地感慨英雄气短;首阳山,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于此隐居,喻示着操守高洁;烂柯山,樵夫看童子下棋,一局未终斧柄已烂,比况了沧桑巨变。

2.学生列举教材中出现的地名类意象。

三、课堂小结

一个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因为进入诗歌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地名融入诗歌,存储着丰富的人文地理信息,记载着鲜活的时代生活内容,隐含着沧桑的中国历史变迁,寄寓着个人的道德力量和价值指向,彰显着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度。

四、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诗人借写北固楼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參考答案:诗人描绘北固楼附近风物,抒发千古兴亡之感:赞颂古代英雄不畏强敌,反衬当朝文武苟且偷安,渴望为国效力,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板书设计】

古诗中的地名

描绘万千气象

彰显胸怀气度

寄寓道德力量

具备符号功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中学)

猜你喜欢

寄寓道德诗人
一年明月始今宵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