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9-06-26陈鸽
陈鸽
【内容摘要】历史新课标提倡高效的课堂质量,要求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在分析和调查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历史素养。为此,本文从开发教材内容、开展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研究
高中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遵循课改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历史课教学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开发教材内容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态度以及对教学策略的选择直接关乎教学的质量水平,因此,我们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观念,增强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始终坚持传统教学模式,缺少一个完善的系统观念,所以,大多数教师还是按部就班,不但重复教材的内容,教材内容始终得不到取舍和整合,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改政策的实施。因此,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坚持新课标的指导,转变传统观念和意识,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变,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就目前各地教材版本来看,历史教材内容可谓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其实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一方面取长补短,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学习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游刃有余。除此之外,我们要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首先是基础学习,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初步的理解;其次是要求学生具备理解性学习的能力,掌握理解性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理解性学习;最后是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脚下的最终目标,具体是指通过自主钻研进行阐发性学习。
二、讲究语言艺术,开展情感教学
教师饱满的教学热情,亲切的言谈举止,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的情感感受,才能促使教学过程和谐进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情感的浓厚可以决定亲和力的程度。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也曾经说过:“显而易见,不能只凭历史、文学和艺术的材料本身,而且还要教师在讲述这些材料时带有强烈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强烈的发展。”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不断变换语言和语调,来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喜悅和悲泣,用自身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随着教师情绪的变化而或喜或悲,在无形中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爱国热情。例如,在教学“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中的“文化大革命”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刘少奇含冤而死的图片资料,然后用无比悲愤的语调给学生讲解:“1969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因遭受迫害和人身摧残病逝于河南省开封市,他的火葬单上写着化名‘刘卫黄,职业为‘无业”,当学生听到这里时,自然会跟随教师的情绪而逐渐变得悲愤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四人帮”篡权迫害等无耻行径的痛恨。
三、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具备以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智力与能力。为了实现某一特定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教材内容的核心部分为依据,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搞明白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把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在评价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微观与宏观相互结合,把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和生产力发展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对于那些社会热点和紧密联系民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探究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从中感受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体会到个人成长带来的可喜变化。
四、重视综合素养,锻炼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指的是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它不是胡乱猜想,而是以知识与能力为基础的。当前我们的历史教学,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方式全都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特点,结果造成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依据仅有课本与练习册,上课的时候主要靠勾画,课后主要靠查对,考试前疯狂背教材,考完后教材直接一扔,这就是目前我们学生学习历史普遍存在的情况。而所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实际上,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就应该首先抓住教材的基础知识。例如,在教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郡县制的相关内容,将学生分成了廷尉李斯一派和丞相王绾一派,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张颖.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教学策略探析学科教学[J]. 学园,2009(10).
[2] 吴继权. 试论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J]. 新课程,2007(5).
[3] 唐岸映.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科技导刊,2010 (7).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