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创新方法
2019-06-26刘瑜
刘瑜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持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高压态势。在反腐败斗争中,不仅打了很多“大老虎”,也拍了许多“小苍蝇”。从各级党组织查办的涉腐对象来看,既有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管理人員;既有“微腐败”,也有小官巨贪;既有政府官员,也有企业领导。以上腐败案件,虽然涉案对象形形色色,但是分析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归根归结是对廉洁风险的辨识不清和预防失控上。在党中央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情况下,做好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开展岗位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1.开展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建设,是发挥国有企业“六个重要力量”的必然抓手。国有企业每个岗位都承担着国有资产当前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是部门职责的具体化,肩负着防范廉洁风险的重任。当前,国有企业员工职务犯罪,之所以多发于工程、采购、销售、财务、干部选拔任用及大宗原材料质量检验等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与这些领域的关键环节拥有的人、财、物配置权和裁量权息息相关,也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存在的廉洁风险防控不到位相关,更与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有关,从而导致权力失控,职务犯罪。
2.推进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是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机制的有效手段。岗位是工作的载体,任何工作目标都需要具体的岗位来承载和实现。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调整步伐的不断深化,每个岗位都编写了相应的《岗位说明书》,对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权限、流程做了具体介定。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况下,一旦在该岗位工作的员工因为思想道德问题、制度缺失、制度不科学、自我约束不够、不按流程履行职责就可能产生廉洁风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导致腐败问题发生。这些问题,既有点上的,也有面上的,既有样本问题,也有举一反三的问题。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岗位廉洁风险防控非常重要和迫切。近年来,为全面防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国资委、证监会相继就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做出了安排,2013年来,集团公司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实施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管理办法(试行)》、《集团公司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管理评估办法》,对系统内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做了安排,提出了要求。这一系列举措,把纪检监察工作纳入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运用风险管理的思路、方法防控廉洁风险,是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的有效手段。这对于我们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建立事前预防、事中预警、事后惩戒的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扎实抓好廉洁风险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3.推进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是提高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廉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可测定性和发展性。主要存在于权力运用和资源配置之中,并且以职务活动为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职务都有廉洁风险。有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防范风险的意识,不知道也不会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防控廉洁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和不正之风发生的概率。十八大中纪委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国资委、证监会先后建立健全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风险识别的方法、程序都做了具体规定,既有量化的标准,又有定性的尺度,风险管理体系化、标准化、程序化。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过程中,突破了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将“风险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方法引入反腐倡廉实践,对于把握风险的特征、采用正确的风险处理方式做好岗位廉洁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可操作性意义重大,对于我们避免、预防和抑制廉洁风险,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意义重大。
二、国有企业岗位廉洁风险防范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责任追究不够,对在岗位廉洁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中走过程,流于形式的单位没有进行责任追究,没有对出现不廉洁现象的责任人及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造成工作成效不显著。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纪检监察部门有老好人思想、党性意识不强。怕得罪人,没有站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高度认识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职责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让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转变为“严紧硬”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做好廉洁防线防控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认为大家都在一个企业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公家的事,得罪人不值得,导致岗位廉洁风险管理虽然年年做,但效果不明显。
2.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风险查找和措施制定间隔时间过长,导致部分风险过时。在如何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岗位风险、职能风险上的措施错位,没有做到一一对应。造成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一是与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走过程心理,没有把该工作上升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高度,只是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敷衍了事,简单应付;二是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不到位。在组织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时,检查不够,指导不力,把关不细。
3.廉洁风险目录更新不及时,存在多年来一两目录管到底的现象。岗位廉洁风险预警工作做的不够,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预警不及时,导致事前预警少,事后补救多,化解不及时,风险应对相对滞后。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纪检监察部门没有认识到做好风险预警对防范风险发生的重要作用,没有把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的要求贯穿到工作中,没有根据实际,及时更新调整廉洁风险目录;二是纪检监察部门运用监督执纪的第一种形态不到位,没有把监督执纪贵在把功夫下在平时,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扯袖,提醒告诫。
三、如何创新国有企业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方法
1.积极抑制,建立不敢腐的机制,缩小岗位廉洁风险的损失幅度。一是做好相关案件查办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对职工群众信访举报、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纪线索,按照案件查办程序进行查处。注意综合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中的第二到第四种形态,对那些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人员,及少数敢于以身试法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断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二是追究“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提醒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对分管范围内出现的腐败问题进行问责。在问责对象上,既问责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又问责案件当事人所在系统主管领导的责任。通过严格地问责,使“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三是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梳理本企业所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件,编发案件读本,剖析发案原因,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真正起到以案查漏、以案促改的治本作用,达到查处一起案件、堵塞一些漏洞、完善一套机制的效果。
2.着力避免,建立不能腐的机制,避免岗位廉洁风险的损失后果。一是及时更新调整岗位廉潔风险目录清单,推行岗位禁入这机制。纪检监察部门要根据基层梳理出的风险种类,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及时更新调整企业内部《岗位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管理目录指引》。特别是对重大风险种类目录要及时调整充实更新,完善相关岗位的风险点、风险表现/风险事项描述、防控措施及实施途径等信息,并公开发布,使每项重大风险可视、可控、可查,用新的目录指导新实践。同时,根据查办违纪案件,开展纪律审查的情况,对历史上有不廉洁行为而且个人思想道德水平低的员工,可以探索实行岗位禁入。二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完善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选人用人、资金管理、三重一大、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供应商管理、外协加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党对企业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重要干部的管理权,把管资本为主和对人监督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构筑预警防线。在廉洁风险信息收集基础上进行研判,制定并实施预警防控措施是国企廉洁风险防控的核心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对风险岗位人员在履行职责、思想情绪、日常行为、家庭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异常情况,在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及时提出预防和预警的建议,要综合运用谈心疏导、批评教育、函询告诫、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等方式及时进行预警处置,防微杜渐,防止廉洁风险演化为腐败问题,更要探索建立风险预警的红、黄牌机制,根据风险等级,向责任单位及时亮牌,予以警示。四是构筑教育防线。抓住关键少数。认真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契机,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面向全体党员。宣传思想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各种载体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廉政教育警示材料,抓实支部,教育党员存敬畏,守规矩,防止廉洁风险教育上出现“堰塞湖”或“肠梗阻”现象,突出关键岗位。纪检监察部门要在春节、元旦、国庆、中秋、端午节等重大节日前夕,向物资采购、基建技改、财务管理等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发送廉政短信,传递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新禁令,增强了他们的崇廉拒腐意识。[此论文项目获省国防工办奖项 ]
(作者单位: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