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月欠族”:当心债务危机引发人生崩盘

2019-06-26杜豆

妇女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张军网贷借贷

杜豆

形形色色的“月欠族”

2018年7月,研究生刚刚毕业的河南姑娘包珏选择了北漂,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月薪6000元,单位承诺,半年后会加薪。包珏知道北京的生活成本高,尤其是房租高,她根本承担不起,于是打电话向父母求助,让父母“再补贴半年”。父母就她一个孩子,尽管不支持她远离家乡跑到北京,但还是答应了。不过父母明确表示:“半年后取消补贴!”他们还是希望女儿“知难而退”回到他们身边。

包珏用父母给的半年“补贴款”1.8万元跟人合租了一套小两居,租金一次性付了半年。工作有了,房子租了,包珏有了安居乐业的小幸福。

上班后,免不了有必要的社会交往,包珏时不时地参加朋友、同学、同事之间的聚会,吃饭、随礼等开支随之增加。以她6000元的月薪,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社交的费用不得不靠节衣缩食挤出来。因此,每到发薪前夕,她的银行卡上往往只剩一二百元甚至不足百元。随着父母补贴的半年期限日渐临近,包珏开始担心,如果父母断了补贴,她的生活将难以为继。更让包钰恐慌的是,她通过打听得知,因市场低迷,公司尚未把她涨工资的事提上议事日程。这一变故让包珏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因为房东早在一个月前就提醒她续签租房合同,而且隔三岔五地催她,说已经有下家等着租那个房子,租金还能涨一点。

包钰身边的朋友大都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基本没有存款,没人能借给她。她也真的不好意思再跟父母张口,情急之下突然想起了手机上经常接到的小额贷款广告,便试探着打了咨询电话。就这样,包珏借了她人生第一笔款6000元,交了两个月房租。

像包珏这样初入职场,因收入低而导致“月欠”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但也有一些“月欠族”并非因为收入低,而是消费观念使然。

单身汉小林在武汉工作了5年,月薪过万,但仍是“月欠族”,这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当父母责怪他乱花钱时,他根据当月消费情况大体算了一笔账:房租4000元、吃饭3000元、买衣服2200、交通680元、健身1300元、其他500元,总支出11680元,而他当月收入11200元,赤字480元。做会计的父亲要他逐项分解,小林为难了,他知道,这笔账虽然算清楚了,却无法跟父母公开,因为他的有些消费父母肯定难以认同。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他不得不公开了账单。房租:单独一室一厅带厨卫,租金4000元;吃饭:每天50元左右的基本消费1500元,同事聚餐、朋友聚会等消费约1500元;穿衣:一件某品牌外套,2200元;健身:健身房年卡摊到当月费用100元、私人订制网球训练(场租加每小时150元教练费,按一周训练2小时算)共计1200元;交通费:坐公交车80元,打的600元;其他:包括一时兴起网购了一台面包机399元、手机换套68元、理发30元。

父亲看了账单明细后果然气得骂他:“你个败家子!才挣几个子儿,凭什么租套间下馆子穿名牌出门打的?!还搞什么私人订制的网球训练,简直是作!从这个月起,你必须每月给家里交5000元!这笔钱我们给你攒着,将来你买房娶媳妇再给你!”小林暗暗叫苦:一个月交5000元,我还怎么过啊?

但父亲的脾气他知道,说好的一个月交5000元,不交肯定不行。于是,小林不得不削减部分开支。房租是不能动的,对他来说,单独套间是底线,他可不想跟性格、习惯都摸不清底细的陌生人合租;交通费也没法省,自己又没车,为赶时间打个出租车不是太过分吧;饭钱也减不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必要的应酬是省不掉的;健身费顶多不去健身房了,但网球训练不能少,那是他攒人脉的平台;穿衣服这块忍忍吧,大不了穿旧的;其他随意性消费尽量克制不乱花钱。但即便是抠了又抠,小林也挤不出5000元来。万般无奈,他只得向母亲求助,因为母亲心软,从小到大都惯着他。果然,母亲二话没说便一次性打给他5000元,并承诺以后每月帮他把这笔钱补足,还嘱咐他吃穿用别太省,特别是健身更不能中断。就这样,小林也变相地做起了“月欠族”。

据某招聘网站发布的《2018年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显示,超两成白领2018年处于经济负债状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由以往的“月光族”向“月欠族”发展。

“月欠族”欠的何止是债务

针对“月欠族”有个特别形象的说法:前半月拿着票子过着“飞一般的日子”,后半月数着日子犹如“死一般的感觉”。“月欠族”靠借贷消费,潜藏的风险与危害不容小觑。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认为,当下一些年轻人超前消费、攀比消費、过度消费现象严重,一旦形成风气,将给其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风险。

29岁的张军是深圳一家IT公司的职员。2018年2月20日,正月初五,回家过年的张军抢到返程车票后,手机上收到工资卡存款变动信息,显示他的工资卡余额只有86.28元。离下个月发工资还有十几天,卡上只剩几十块钱,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张军有点心慌。作为典型的“月欠族”,张军月薪过万,但一般情况下他只能潇洒三周时间,第四周基本都要靠刷信用卡度日。因为过年,他给父母买了衣服,给爷爷奶奶封了红包,这个月比往常提前一周就没钱了。爱面子的他不愿跟父母张口要钱,接下的十几天只能刷信用卡套现维持生活了。

正月初七,张军按时返回公司上班,却意外得知公司因经营上出现问题,计划给员工放假,放假天数不确定,放假期间不发工资,等有了转机再通知复工。这基本上意味着遣散,对张军来说就意味着失业。张军顿时蒙了。同事们商量着去找老板讨说法,但张军觉得尽快找到新工作才更紧要,于是立即开始发邮件投简历。

接下来一连两个月,张军遍撒求职信,也面谈过几家公司,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此时,他因信用卡欠款未按时还款被银行电话催收。当得知可能会被银行起诉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忙跟家人、朋友告借。但因爱面子,他并未吐露实情,只说因投资需要一笔钱。家人一听说他要投资,认为有风险,不但不给他钱,还忠告他小心上当。几个朋友碍于情面,没有拒绝,但也只是三千五千地借了一些给他,总共也就一万多元。这笔钱,可以说是张军用自己的尊严“讨”来的,他立即还了逾期的信用卡,但接下来还要应付房租及基本的生活开销,仍压力巨大……

“月欠族”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生活变故。一旦生活突生变数,他们会立即陷入债务危机,进而引发人生危机。张军虽然借钱还上了信用卡欠款,但已经留下不良征信记录,随后不但找工作更加不易——正规一点的单位都不愿意聘用一个不诚信的人,朋友知道后也觉得他不靠谱,对他渐渐疏远。

相比张军的状况,另一“月欠族”何康的境遇更加不堪。何康2018年大学毕业,跟女友相约来到杭州工作。两人工资都不高,但消费不低,租住的房子离西湖很近,租金自然不菲,占去了两人工资的近一半,再加上其他生活开销,两人几乎每个月都入不敷出。何康曾提出换个便宜点的房子,女友嘴一撇说:“连看个湖都不能满足我,还谈什么给我一生幸福?”何康只得选择借贷,用信用卡套现,向蚂蚁、花呗借。窘迫时他甚至想到了网贷平台,但一直没敢下手,担心遭遇各种“套路贷”。2019年元旦,女友提出到海边度假,这也是何康多年的愿望。可当时两人的工资都还没发,为了满足女友的要求,他咬牙第一次在一家网贷平台借了1万元,计划一发工资就还上。可后来,因女友意外怀孕需要做手术,加上累计欠款实在太多,那1万元借款他不但没能及时还上,还跟网贷平台借了新债,结果利息迅速增加,原本1万多元的欠款很快翻番。更恐怖的是,催债电话不停地打给他,不几天又打给了他父母。父母老实巴交,得知何康欠了高利贷,吓得不行,赶紧提前卖掉了几头猪,并四处跟亲朋借钱帮他还债。更悲催的是,父亲借钱时遭人讥讽,一时气急引发脑溢血,虽然抢救及时性命无忧,但落下了偏瘫。

遭遇这次人生波折后,何康成熟了许多,毅然跟女友中断了关系,并脱离了“月欠族”,但父亲因他落下残疾,成了他心头难以摆脱的阴影。

“月欠族”过度借贷消费,除了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经济风险,对社会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余小莹是一名职场新人,工资不高,家庭条件也很一般,但因花销有计划,生活过得还算平静。但后来因为受室友小朱生活方式的影响,她的消费观甚至人生观都彻底改变,生活也渐渐陷入混乱。

小朱的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身收入跟余小莹差不多,但穿的是名牌,用的是最新款苹果手机,还经常出入高端娱乐场所。一开始余小莹很不解,熟悉后跟她打趣:“你是啃老族啊还是中了大奖?”小朱一笑,说:“我既不啃老也没中奖,我是‘月欠族!”尽管对借贷消费难以理解,但看着小朱的品质生活,余小莹以前的消费观还是渐渐动摇了。

不久,余小莹的手机坏了,想换个手机,但纠结该换什么牌子的,小朱说:“当然是iPhone XR了!”见余小莹犹豫,她以过来人的口吻说:“你的观念得与时俱进才行。如今提前消费是一种时尚,不仅可以让自己享受当下,还能促使你努力奋斗……”就这样,经不住小朱诱导,余小莹通过网贷平台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新款苹果手机。但以余小莹的收入,根本无法承担这么高额的债务,随着网贷公司催还款越来越紧,她只能借新债还旧债,结果欠款及利息滚雪球般越来越多。眼看债台高筑,余小莹最终不得不违心地做起了某套路贷公司的业务员,成了他们的帮凶。

一个原本脚踏实地、对未来有规划有目标的乖乖女,因过度消费成了不法网贷的受害人,又沦落为主动参与骗局、令人憎恶的网贷平台的帮凶。余小莹的经历充分证明,“月欠族”盛行会给社会带来多种风险,比如助长攀比、虚荣之风,扭曲年轻人的消费观,甚至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

成功人生离不开健康消费观

“月欠族”的出现,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离不开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

个人方面的原因占主流。适当消费、追求高品质生活本来没错,但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一些年轻人的消费观出了问题,他们崇尚攀比消费、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缺乏风险意识,是“月欠族”产生的内因。而不健康的消费观,其实也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偏离正常轨道的表现。“三观”出现偏差,是“月欠族”产生的重要土壤。比如,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取代了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传统美德;诚信意识缺失与缺乏责任担当,让借贷、啃老成为心安理得……当一种观念成为时尚和潮流,便会引发盲目追捧等负面效应,导致“月欠族”越来越多。

家庭的縱容,是“月欠族”不断壮大的有力推手。“月欠族”大多是“80后”“90后”年轻人,而且多为独生子女,自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步入社会后,仍花钱无度,即使入不敷出也不愿委屈自己。而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娇宠无度,总担心孩子受委屈,想方设法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即使孩子攀比消费,甚至借贷消费,也坚定地替孩子收拾残局。父母的这种宠溺,是“月欠族”敢于过度消费的胆气所在。

商家的不恰当宣传,以及各类借贷平台出借资金的低门槛,也对“月欠族”的大量出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一,商家通过各类广告给人们灌输超前消费理念,说什么“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很容易误导消费观念尚不成熟的年轻人。一些网贷平台也纷纷推出各种视频广告,比如一名年轻快递员通过网络平台分期贷款,给自己买了一把期盼已久的萨克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开始了自己的跨国旅行;一对情侣通过网络借贷,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车。一位“月欠族”说,他就是受了这些广告的鼓动而陷入债务危机的。而更多的“月欠族”是在一些网贷平台的“贴心”贷款信息轰炸下开启“月欠”生活的。其二,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消费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网络电商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加上商家之间无底线的市场竞争,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捷的超前消费渠道。据金融搜索平台融360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年轻人会选择花呗、百度有钱花、360白条、微粒贷、分期乐等平台借贷,以预支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其三,一些借贷平台为追求利润,不择手段,推出无抵押低门槛借款方式,让还贷能力评估流于形式,使得借钱很容易,无疑助长了年轻人的过度消费欲望。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是中华民族朴素的生活哲学。开源节流、量入为出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理性消费观。面对“月欠族”日益壮大的现象,相关人士呼吁,年轻人要树立健康消费观,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全社会要正确引导消费,并全面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首先,年轻人自己要增强风险意识,合理安排消费。要明白自己的消费需求,摒弃虚荣、攀比、盲从心理,切忌追逐所谓的潮流而盲目消费;要考虑自己的消费能力及家庭承受能力,避免超前消费;要加强金融消费和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对此,有网友支招,要学会订立计划,细分购物,避免大肆挥霍消费;多用现金支付,增加“支付的刺痛感”,以帮助自己克制过度消费。

其次,以消费贷、现金贷为主业的网贷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要谨守商业伦理和有关法规,承担社会责任,不要误导、引诱年轻消费者借钱消费。特别是针对年轻用户,应做好背景调查和资料审核,建立或完善风险测评和监控体系,不能助长年轻人的过度消费心理。

再次,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其实早在几年前,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就针对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和网络借贷管理发布了相关规定,对于互联网借贷平台划定了各项红线。相关部门应抓好落实,加大对不良网贷平台的整治力度,并全力进行宣传,提高年轻人的金融风险及安全防范意识。

最后,每一个家庭(家长)也应适当给年轻人施压,比如当孩子走上工作岗位后及时给他们“断奶”,促使他们尽早经济独立。同时,家长应帮助孩子提升管理自身财务的能力,提醒年轻人树立诚信意识,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从思想上杜绝他们做“月欠族”。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张军网贷借贷
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
张军的牙
男子吃“霸王餐”逃跑摔伤索赔未果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元代就有“按揭”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