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研究

2019-06-26周玉翠石军南蒋伟东潘黎佳

城市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衢州第二产业

周玉翠,石军南,蒋伟东,潘黎佳



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研究

周玉翠1,石军南2,蒋伟东3,潘黎佳1

(1. 衢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南方森林资源经营与监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04;3. 江苏宏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从浙江省11市自1991年以来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来看,各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相似系数逐渐缩小,到2017年杭州等5市制造业与建筑业就业相对均衡;宁波等4市制造业就业比重显著突出;绍兴和金华建筑业就业比重显著突出。建议制造业、建筑业相对均衡地区优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以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制造业突出的地区要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以进一步增强制造业优势,建筑业突出的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相似性;浙江省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进行优化升级,连带就业结构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力作为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它与产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会决定劳动力在产业中的分布。不同大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产业结构,而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就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相似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对社会物资重新分配,就业结构的升级是对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就业结构的态势和变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只有协调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的第二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产业,一直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浙江省尤其如此。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学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如经典的配第—克拉克定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库兹涅茨[1]和钱纳里[2]分别通过多国统计和多国模型的研究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国内对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的联系主要是从协调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3-4]一方面要促进产业进一步优化调整,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内各部门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是第二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将贡献率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方向还是存在着差异,因为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社会的就业已经随产业的变化而进行了自我优化。所以大部分的国外学者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将之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等结合起来。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内部的各门类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具有其特殊性,尤其很多行业的发展还是依赖于廉价动力,并且当今中国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以保障就业,产业结构的不完善使得就业结构一定程度滞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多数学者是在全国或地区层面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联系,[5-6]并提出更合理的发展建议。

以往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是探讨未来产业结构如何带动就业结构的良性变化。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的不同,发展的战略方向也不尽相同。所以针对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联系的研究占据了大部分,关于特色地区、全国性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省域内部某一产业基础上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的研究较少。在十九大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下,对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浙江省是沿海发达地区之一,第二产业较为发达,就业比重在2012年达到最高的50.96%,以后随着浙江省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业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到2017年底仍然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为46.22%。对于浙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分析,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7-8]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浙江11市之间第二产业内的就业结构相似性,进一步了解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特征与问题。

一、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一)1993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

邓小平南方讲话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全面改革开放,浙江省也是在此时间以后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提高,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初是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全面进发的起点时期。基于可比性数据的获取,本文研究数据取自1991年以后各年,由于在1993年以前第二产业里只统计工业和建筑业,自1993年以后才开始统计第二产业四大产业门类,故本文选择1993年做重点研究。

1993年浙江全省劳动力就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占47.7%,第二产业只占33.9%。从表1可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就业比重均较高,基本都在70%以上(舟山略低);居第二位的是建筑业,基本上在10%-20%之间,而采掘业和电、水、气的生产比重很低,这是由浙江省的矿产资源少而决定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同时国家提出了“轻纺工业优先”等一系列政策,浙江省轻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而1993年时我国的住房体制还没有实施改革,城镇居民住房基本上是单位分房,所以建筑业的发展也不是很快。

浙江各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差异较小,从表1可以看出杭州、宁波、嘉兴、湖州、温州的制造业就业比重高达80%以上。作为浙江省经济发达、人均GDP排名靠前的几个市大力发展制造业,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政策引导有很大关系。舟山、衢州、丽水等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较少,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较多。

表1 浙江省各市城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及比重(1993年)

(二)2000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

根据对浙江省各市1991年以来每年的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及其相似性的定量数据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各市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相似性都很高,从90年代末期开始其相似性逐渐缩小,故选择2000年做重点研究。

在2000年,浙江全省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仍然不高,和第一产业差不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对较多,如: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这4个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劳动力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劳动力65%的比重。各市的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与建筑业占据了95%以上的比例。浙江本身矿产资源并不丰富,同时采矿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从事采矿业的劳动力较少。电气水生产供应业劳动力比重较少,因为这些行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不多。但是,丽水市从事电气水行业劳动力占比16%,因为丽水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常规水电资源327.8万千瓦,约占浙江全省可开发量40%,目前,全市共建有水电站811座,水资源开发率已达到81%,约占浙江省 农村水电站的40%,被水利部授为“中国水电第一市”。

从表2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区制造业仍然占据了较大比重。因为浙江省人口密度大,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到工厂里,新生了大批的轻工业企业,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2000年杭州、嘉兴、舟山、衢州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第二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70%,绍兴、金华、台州等3市建筑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超过了40%。这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也有很大的关联,这些地区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也在大幅度的上涨。

表2 浙江省各市城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及比重(2000年)

(三)2017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

根据浙江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以及就业比重都达到最大,比重达50.96%,以后稍有下降,2017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仍然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为46.22%。在第二产业的四大门类中,采矿业、电气水生产和供应业两类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的劳动力仍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浙江省人均GDP较高的几个城市,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的劳动力较多。但随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失去,部分制造业开始向内陆其他省份转移发展。随着浙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必然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是必然的趋势。将2017年浙江省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与2012年比较发现,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7年,杭州市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与之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因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杭州将低端制造业逐步转移出去,同时向外大量引进“高精”技术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减少导致建筑业就业比重上升(温州、台州与杭州的就业结构基本类似)。从表3可知,宁波、嘉兴2017年采矿业就业比重为零,其它各市采矿业就业比重也非常少,不到1%,主要是由于浙江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关停了大量采矿企业。宁波与嘉兴、衢州、丽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基本类似,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建筑业所占比重很低,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宁波、嘉兴、衢州与丽水政府都各自推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为当地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帮助。绍兴市2017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基本保持稳定,由于市政府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努力把绍兴市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一流、全国知名的建筑强市和现代化示范城市,在政策的引导下,绍兴市大力发展建筑业,建筑业的劳动力就业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金华也是建筑业就业比重大。舟山市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较以往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因为海洋产业的聚集,使得近年来船舶修造业、石油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等临港工业发展较快,促进了舟山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深入分析可以发现,2017年杭州、台州、温州、湖州、舟山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相对均衡发展;宁波、嘉兴、衢州、丽水的制造业比重突出;绍兴、金华的建筑业比重突出。

表3 浙江省各市城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及比重(2017年)

二、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一)结构相似系数

结构相似性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度量方式,而相似系数可以分为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算法是:假设和是两个区域工业结构的相似系数。XX分别表示部门在区域和区域的工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其中S[0,1](0为完全不相关,1为完全相关)。公式如下:

第二种计算方式:相关系数法(Pearson Correlation)

式中的R为,两个区域的相似性系数,XX为,两个区域部门的产值比重。R∈[−1, 1],为1时,指完全正相关,为−1时,指完全负相关。第二种pearson相关系数是比较常用的,基于产业内部结构研究的相似性,本文对数据的相似系数计算借用这个pearson相关系数法。

(二)浙江省11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相似性变化规律

为了进一步研究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相似性的总体变化特征,我们计算了自1991年以来11市两两之间相似系数的平均值(见表4),早期相似性都很高,接近1,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似性系数才慢慢降低,到2006年降低到0.8以下,但是2007、2008年又有少许提高,2009年开始又下降。总体规律是相似性系数逐渐降低。

(三)1993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经定量计算,1993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非常相似,任意两市之间的pearson相似系数都是约为0.99甚至以上(见表4),全部为高度相似,在此就不多阐述。

表4 浙江省11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平均值

(四)2000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通过SPSS计算得出2000年的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908 5,可以看到杭州与金华、台州两个地区的相似程度较低,在0.7-0.8之间,与绍兴的相似系数在0.8-0.9之间,与其他地区的相似程度都较高,特别是衢州与杭州的相似系数达到1。宁波与各地区的相似程度也都较高,相似系数都在0.9以上。嘉兴与绍兴、金华、台州三市的相似系数低小于0.8,与其他市的相似性系数大于0.9。湖州与绍兴、金华、台州相似系数在0.7-0.8之间,与温州的相似系数在0.8-0.9之间,与其他市的相似系数大于0.9。绍兴与嘉兴、湖州、丽水的相似程度较低而与其它市的相似性大;舟山与其他各市的相似性都较大,相似系数都大于0.8;金华与杭州、嘉兴、湖州、衢州、丽水相似系数都在0.8以下,与其他市的相似系数较高。衢州与金华、台州的相似性较低,与其他市相似性都很高。丽水与绍兴、金华、台州的相似性较低,与其他市的相似性都很高,见表5。

表5 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相似性矩阵(2000年)

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2000年浙江省11市的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有较大的变化,各市之间的相似系数不再全部为1,但是各市之间相似系数全部在0.7以上,表明各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还是非常相似的。

(五)2017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经过计算,2017年各市之间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777 9(见表6)。通过与2000年相似系数分析表的对比,可以发现2017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有了更大的个性化发展,各市根据自身的环境与条件,选择了更适合的发展道路,减少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杭州与宁波、嘉兴、衢州、丽水四个地区的相似系数有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与衢州从2000年的相似系数1变成2017年的0.736,但是杭州与湖州、绍兴、舟山、温州、金华、台州的相似系数仍然大于0.9。宁波与嘉兴、湖州、舟山、衢州、丽水的相似系数都大于0.9,与其他市的相似性较低,尤其是与绍兴、金华相似系数只有约0.5。嘉兴与宁波、衢州、丽水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的相似性较低,尤其是与金华、绍兴的相似系数约为0.2。湖州与杭州、宁波、舟山、温州、衢州、台州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的相似性略低,最低的是与绍兴、金华的相似系数约0.7,表明湖州是一个与别的城市相似程度较高的城市。绍兴与杭州、温州、金华、台州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的相似性较低,尤其是与嘉兴、丽水的相似性只有0.2左右,表明绍兴的独特性较大。舟山与杭州、宁波、湖州、温州、台州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的相似性略低,最低的大于0.7,表明舟山也是一个与别的城市相似性较高的城市。温州与杭州、湖州、绍兴、舟山、金华、台州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相似系数较低,但最低也在0.5以上。金华与杭州、绍兴、温州、台州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的相似性都较低,最低的约0.2,是独特性较大的市。衢州与宁波、嘉兴、湖州、丽水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的相似性较低,尤其是与绍兴、金华的相似系数只有约0.4。台州与杭州、湖州、绍兴、舟山、温州、金华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各市的相似系数稍低,但在0.6左右。丽水与宁波、嘉兴、衢州的相似系数大于0.9,与其他市相似性较低,尤其是与绍兴、金华的相似系数只有0.2左右,总体来说丽水也是一个独特性较大的城市。总之,到2017年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相似性显著减小。

表6 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相似性矩阵(2017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2017年浙江省11市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差异性的大小,我们用系统聚类研究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欧几里得距离的平方作为测度标准,聚类方法采用组间平均联接法,用SPSS聚类分析谱系树状图表示浙江省11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相似性(见图1)。

图1 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相似性聚类关系图(2017年)

图1中清晰明了地显示了浙江省11个城市在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方面的相似性情况,即是距离大小。根据11市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及距离大小,我们将11市分成三类。杭州、温州、台州、湖州、舟山为一类,该类制造业、建筑业相对均衡发展。宁波、衢州、丽水、嘉兴为一类,是制造业比重突出的类型,制造业就业比重大于68%。绍兴、金华为建筑业突出的一类,建筑业就业比重大于66%。

三、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的分析结论与建议

(一)浙江省各市就业结构相似性分析研究总结

自1991-2017年,浙江全省就业结构从“一、二、三”分布逐渐转化到“二、三、一”的分布状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1991-2012年间,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稳步上升,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建筑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进步也非常显著。2013-2017年间,浙江省的GDP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比重仍处于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稳定上升态势,第二产业的部分劳动力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但到2017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仍然是三个产业中最大的,为46.22%。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的变化表现突出。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逐步下降,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被淘汰或向外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日益新兴,但是浙江11市由于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等的差异,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表现也各有特征。

通过1991-2017年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浙江省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所以从事采矿业的劳动力较少。而电气水生产供应基本上是国有资本控制,对于劳动力的就业有一定的规划和限制,从事电气水的生产供应的劳动力较少且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所以浙江各市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发展的变化主要就是围绕制造业与建筑业展开的。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各市的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基本上集中于制造业,各市建筑业的就业比重在10%-20%之间。到了2000年,宁波、绍兴、温州、金华、台州这5个地区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大量增加,建筑业就业劳动力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快速增长,其中绍兴、金华、台州三市从事建筑业的比重高达40%。2000年之后各地区建筑业都有一定的发展,制造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再后期,各市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关政策,从事制造业与建筑业的劳动力数量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上述相似性的综合分析,到2017年,杭州、台州、温州、湖州、舟山为一类,宁波、嘉兴、衢州、丽水为一类,绍兴、金华为一类。11市之间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相似性逐渐减少。

(二)对制造业、建筑业相对均衡地区的发展建议

杭州、台州、温州、湖州、舟山作为制造业与建筑业相对均衡的地区。在兼顾两者共同发展的同时,也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杭州、温州这两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因为本地区高校的集聚,自身会吸引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向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力资源保障。对台州、湖州、舟山来说,因为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低于杭州、温州,当地政府应该出台积极的人才政策,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减少当地的人才流失。政府针对企业要明确导向,优化科技政策,积极指引当地的企业自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弘扬工匠精神,给各类人才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

(三)对制造业突出的地区的发展建议

宁波、嘉兴、衢州、丽水等制造业突出的地区,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提升质量效益、提高创新能力、坚持融合拓展、实现绿色发展。坚持整合优化,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力的技能、知识、文化水平,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要。依托“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增强制造业的优势。各地区也应该坚持自身优势,打造地区制造业名片,如:嘉兴的服装皮具制造业,衢州的化工、钢铁、新能源产业等。这些地区要发挥制造业对劳动力要求高也有利于培养劳动力的优势,造就各专业领域的高技术劳动力人才队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外也要适度促进建筑业发展。

(四)对建筑业突出的地区的发展建议

建筑业突出的是绍兴市和金华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房地产业等建筑业相关产业的兴起,迎来了建筑产业的发展机遇。但是以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人口结构的转变,住房建筑需求将减少,建筑业规模不可盲目扩大,应以提升质量效益为主,建筑业中也要实施技术创新。由于建筑业的外聘人员多、服务外包、农民工多、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等特殊性,具有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难以形成稳定、积极向上、凝聚人心的组织文化等特征。要加强员工技能和科学、文化等基础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以适应未来建筑业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对就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的要求。绍兴、金华两市应抓住机遇,深化建筑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强化优质精品的理念,提升自己的品牌地位,建设高质量的建筑业的同时发挥建筑业吸纳社会劳动力多的优势,以充分提高社会就业率。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文章详细分析了浙江省11市自1991年以来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特征以及就业结构的相似性。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本文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于11市各自第二产业内部的发展现状缺少深入分析;对于制造业、建筑业的劳动力就业吸纳程度没有展开深入研究;对于就业结构的滞后程度缺少测度。未来对于这些问题还将进行深入研究。

[1] 库兹涅茨. 各国经济的增长[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2] CHENERY, ELKINGTON, SIMS. 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C].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1nternational Affairs. Cambridge, Mass, 1971 (7): 99-106.

[3] 王少国, 刘欢.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7): 85-90.

[4] 卫平, 余奕杉.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J]. 城市问题, 2018 (11): 4-11.

[5] 谭洪波. 中国产业多样化演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 2017(11): 78-85.

[6] 马子量.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就业偏离度测度[J]. 城市问题, 2015(11): 23-30.

[7] 邬雪芬. 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D]. 杨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 林贵, 志毅. 浙江省劳动力就业特点分析[J]. 西北人口, 2004(1): 55-56.

Research on the Similarity of Secondary Industry Labor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the All Cities in Zhejiang

ZHOU Yucui1, SHI Junnan2, JIANG Weidong3, PAN Lijia1

(1. School of Economy and Trade Management, Quzhou University, Quzhou, Zhejiang 324000,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 Forestry Remote Sensing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on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in Southern Area,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3. Jiangsu Hong Jia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0000)

The quantitative studied the trends of similarity of the labor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the 11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since 1991. It also carefully studied the similarity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1993, 2000 and 2017.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ince 1991,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industry in Zhejiang has gradually reduced. In 2017, the employ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relatively balanced in Hangzhou etc.; The employ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prominently outstanding in Ningbo etc.; The employ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prominently outstanding in Shaoxing and Jinhua.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for the three types regions in Zhejiang.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balanced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should optimiz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and talent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labor force. Regions with the promin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hould cultivate high-quality labor force to further enhance the advantage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gions with prominent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should accelera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actitioners.

secondary industry; employment structure; similarity; Zhejiang

2018-07-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82)

周玉翠(1968-),女,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石军南(1957-),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GIS、森林资源综合开发研究;蒋伟东(1968-),男,江苏南京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潘黎佳(1995-),浙江衢州人,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F 121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9.03.005

2096-059X(2019)03–0022–08

(责任编校:贺常颖)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衢州第二产业
衢州烂柯山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
衢州治超亮剑
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