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与留魂:赵朴初的“依样葫芦”曲
2019-06-26谷卿
◇ 谷卿
近见赵朴初1965年手稿一种,内容是一首自作曲子,写作小横幅样式,引首处钤“只可自怡悦”印,落款处钤“朴”“初”连珠小印,均为朱文。因系“未定稿”,故有不少修改痕迹,如其中“交得一步偏财运”句,改写为“露水因缘八九成”,似觉不妥,又于其侧写下“好结”“今生”“未了”“露水因”“前身未了因”等词,最终圈除“今生”和“露水因”,定为“好结前身未了因”,又如多处“依旧”均改为“依然”,可见赵朴初在用字方面颇多斟酌。
《依样葫芦》手稿创作时期相对较早,是今日可见赵朴初“文革”前为数不多的墨迹之一,对于研究其书法及文学风格的形成和变化具有参考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后,赵朴初频繁出访外国,留下不少纪游诗,这首曲子初看似为访问苏联克里姆林宫所作,实际是一篇申明政治立场的宣言。克里姆林宫代表和象征的是共产国际的中心,而在这个共产国际的中心高唱“魂兮归来”,其意涵可知。
《依样葫芦》写作于1965年初,曲牌之所以名为“依样葫芦”,讽刺的正是苏联在当时赫鲁晓夫下台后所走“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赵朴初曾作《某公三哭》,传唱海内,其中《尼自哭》(发表时题目被毛泽东改为《哭自己》)即模拟下台后的赫鲁晓夫的语气,自哭自叹,最后写道:“分明是招牌换记,硬说我寡人有疾。货色儿卖的还不是旧东西?俺这里尚存一息,心有灵犀。同志们啊!努力加餐,加餐努力。指挥棒儿全靠你、你、你,耍到底,没有我的我的主义。”所谓“没有我的我的主义”,即喻“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语带讽刺,批判意味颇重。在这首《依样葫芦》里,赵朴初又提到“西尼”和“东尼”,批评苏联对美、印等国的实际态度并非如其表面,是“明里冤家暗里亲”,而“花枪耍得更机灵”,其意则在中国。
《依样葫芦》最后一部分《行不得》,显然是预言苏联当时的那种路线是走不通的。苏联居北方,横跨东西亚欧大陆,曲中言其“早说东方不可行”,又说“劝君莫向南方进”,实际上已经把“爱慕的西方”点了出来。“卢蒙巴的投枪”是以刚果(金)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卢蒙巴代言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拈出其人,也是因为1960年卢蒙巴遇害后,赫鲁晓夫特意在苏联创立了一所以其名字命名的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专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青年共产党员,至于“黑旋风有股蛮强劲,会卷起高楼百二层,会教你同归于尽”等句,看似诅咒,实际是赵朴初基于对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判断所发警告。
1978年,赵朴初的诗词集《片石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首印20万册,王府井书店于当年4月18日正式发售。这首《依样葫芦》即收在《片石集》中,但对比最后的发表定稿和未定手稿,若干词句存在一些出入。最显著的是,标题“克里姆林宫招魂”变成了“克里姆林宫留魂”,而起句“魂兮归来啊”则改作“魂兮别走啊”。“魂兮归来”虽然是人们相当熟悉的成语,但因出于先秦时代的楚辞,文字尚存典雅基因,与整首曲子谐谑的风格似不完全统一,“魂兮别走”则更加口语化,甚至更为俏皮,效果颇佳,至于变“招魂”为“留魂”,则尤见自信和主动。
赵朴初 招魂曲 纸本 1965年
2003年4月,收录赵朴初各体韵文1985首、对联279副的《赵朴初韵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就内容区分,作品主要有七个方面,第一类便是为时、为事而作的篇什,《某公三哭》即在其中。这些韵文有不少是自度曲,寓政治批判于嬉笑怒骂之间,口语化较强,但“今典”颇多,处处隐晦,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视之为“新乐府”可也,但这首《依样葫芦》却未见于《赵朴初韵文集》。赵朴初很早就提出,诗歌的“美”与“刺”两个方面的功能不能偏废,但又感叹,此类“俳谐体”的“讽刺之作,究非大雅”,故晚年多次谈及,对早年《滴水集》《片石集》中所收作品应有所删汰。有关这首《依样葫芦》及类似韵文是否收入作品集的情况,颇能看出赵朴初文学审美和政治观念的变化。他早年对政治敏感而热忱,所作与时事相关的文学作品,戏谑调笑的背后,其实都是非黑即白的较为简单的思维模式和立场宣言,但随着阅历渐多,入世渐深,佛学修为日益精湛,赵朴初回顾旧作,显然觉得不少谐谑之作失于浅薄。今日读者对比赵朴初前后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韵文,也自会感受到这种明显存在的差异及其所蕴含的时代气息。
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真正“魂飞魄散”,“招”也无方,“留”也无方。赵朴初在此前二十多年就以一个党外观察者的身份,看出无“魂”则江山不稳,“这江山,挣命儿也要把它坐稳”必须要有“咱们的魂”,令人感慨。巨变之后,当赵朴初再度看到自己当年写作的这首《依样葫芦》之时,不知又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