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及创新研究

2019-06-26李真军戴东辉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辽宁沈阳11016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 李真军 戴东辉(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 辽宁 沈阳 110168)

我国的高校教育必须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并且具有中国国情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各位专家学者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研究与尝试,但是效果不明显。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分析,希望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找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使得高校体育教育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1、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现状分析

首先,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查阅大量资料并且进行专家访谈,选取问卷指标,对我省高校2000名学生,包括男生1200名,女生800名和体育老师、学者进行体育课成满意度调查、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等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18份。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翻阅有关体育改革的论文,对于此次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表1 学生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对高校体育课程并不满意。面对此结果,继续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调查,经过统计表明85%的被调查高校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42%的老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利于管理学生。但是学生在思想上就不重视体育,65.4%的学生认为体育对自己帮助,67.5%的学生对于体育教育内容不满意,提不起兴趣,这就造成了学生、老师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

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体育,是整个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束缚着教育进步的脚步;第二,教育中缺乏创新,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的态度就是稳稳当当,不出事故,没有尽力为教育事业推陈出新,奋力改进;第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内容,只是充当教学者的角色,忽视以学生为主体,往往更不会考虑到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更多的只是应试教育;第四,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处于很高的地位,甚至很多家长为了应试教育并不鼓励孩子去热爱体育,因此家长与学生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体育课程教学如何,更是漠不关心了。诸多原因,造成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至今没有大的改变。

1.2、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评价分析研究

就目前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不再只是单一的运动技术教学,而是强调全方位、多元化,突出实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完善体育健康可持续教学体系。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是喜欢体育活动的,这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但是对体育教学内容并不满意,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转变体育教学模式,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对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3、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中以竞技运动为主。

目前的体育教材中的运动一般都是田径、球类、体操等等,大部分的运动内容都是竞技运动的内容,教师上课的教学模式没有新意,使得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所谓竞技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是少数人的运动,但是我们的体育课程是面向所有人的,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相同,教材和及教学方法应该考虑到更多人的需求,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教学内容过时。

现在的体育教材与20世纪50年代的教材相比,其内容没有本质变化,时代在发展,教材却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如此日新月异的世界,教学内容早已过时,根本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3)过于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课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周大概安排一两节课程,每节课有50分钟。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这有限的体育课时间中自由充分的活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般是采用教学讲解教学内容,学生模仿,老师进行示范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与指导,这种单调的方式进行,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主要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主要是为了考试而学。这种应试教师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程序一成不变。

自体育课开展以来,体育教学程序就是一成不变的。首先是整队阶段,点名;然后是做准备活动;其次就是进行体育课教学;最后下课前就是整队集合,结束课程。课堂程序基本没有变化,没有新意,学生又怎能对体育课提起兴趣呢?

总而言之,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化,没有新意,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也提不起兴趣。因此,基于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应该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既在传统中汲取精华,又要不断寻求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与完善。

2、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不断的查阅资料和调研,对于各大高校体育教学的共同目标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教育是现代教育中极其必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实际意义;并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现代人来说,将要面对的是工作后的压力,在体育教育中学习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可以为日后缓解压力进行锻炼用;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健康与体能,为今后国防需要做准备。根据上述体育教学中的目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师资队伍水平时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前提,做好体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高校很多体育教师还无法意识到体育改革的重要性,他们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与思想根深蒂固,并且根据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在年龄上趋于年轻化,但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在学历上与其他学科构成不相同,存在较大的差距,种种研究表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水平是刻不容缓的。体育老师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应该具有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现代高校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具有过硬的体育技术和专业知识,还有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创新思维、科研能力等等,只有综合素质强硬,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适应高校土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需要。

2.2、更新高校体育教学思想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源泉,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站稳脚跟。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转变体育教学思想,鼓励成功体育教学,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使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与痛苦,但是也能收获友谊和快乐,在体育运动中也是同样如此,追求运动的乐趣,提供学习体育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运动,体育精神才会长留他们心中。

2.3、更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的核心部分就是更新体育教学内容。首先应该明确体育课程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其次才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是身体上,还包括健康意识、拼搏意识等等。

第一类主要是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体育运动等等课程。高校一般安排体育课程一周应是一到两节课,理论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学校可以开展体育运动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现代社会网络信息发达,将体育课程做成网络课程,方便学校自我学习;

第二类是提供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对于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极其重要的。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发现体育特长生,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主要是包含传统体育中的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学生技术类,还应该包括各个方面,比如学生的裁判能力和团队能力;

第三类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适当的体能训练。现代社会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全力参与竞争,努力拼搏。学生的体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加强力量、耐力的训练,使其在运动中获得健康与快乐,培养学生爱上运动;

第四类是娱乐休闲的体育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得体育运动经久不衰。开展各类体育运动,例如球类运动、游泳、健美操、舞蹈等等,鼓励学生自我锻炼,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且还使得学生在学习得到了锻炼;

第五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不断更新的,时代在发展,流行的元素也是一直变化的,就比如现在的学生喜欢街舞、瑜伽等新兴体育活动。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变化体育课程教学,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2.4、改革与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和谐活泼的教学模式,体育课本来就是放松的时候,没有必要一板一眼。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成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体育课程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建立开放式教学秩序。有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可以采用探究式和合作式相结合,学生通过老师学习知识,与老师交流经验,相互学习,达到双方的和谐统一。

3、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是非常重要的,全民参与运动却来越风靡。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更新体育教学思想与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课程教学以人为本,重视体育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飞快发展的今天,高校体育老师要不断充实自我,提供自身修养,不断地在工作中探讨与学习,希望寻找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教学方法,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人才,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体育运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呆呆和朵朵(13)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