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现状分析
——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2019-06-26魏小钦王健坤陈庆振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四川雅安62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网球课外

□ 魏小钦 王健坤 陈庆振(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1、前言

网球作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但在高校开展却还是存在各种困境。即使很多学者去探寻网球在高校中的新发展、新路径,但要了解网球发展困境的原因,就必须了解目前大学生自主参与网球运动的现状,了解大学生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动机,了解大学生接触网球运动的途径。经过查阅文献了解到对于高校大学生网球爱好者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抽取四川农业大学200名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对其进行网球运动的动机进行调研,分析其动机及制约因素,进一步推动网球在高校中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生,在高校中随机抽取200名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和访谈,同时对固定时间段各体育运动学生进行数量统计和分类,为提供数据奠定科学性。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大量高校网球文献、研究成果和信息,以获取间接知识,为论文提供文献资料积累。

(2)实地观察法。

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借助科学观察工具,对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各运动场上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同学数量进行统计并区分性别。

(3)问卷调查法。

围绕高校大学生课外进行网球运动的情况调查,在四川农业大学抽取200名课外进行网球运动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共收回调查问卷200份,有实质意义调查问卷192份。

(4)数理统计法。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所有有效问卷及精准数据样本进行整理,完成统计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网球的途径分析

从表1数据看出:在倡导大学生能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走进亲近自然的大学现实生活背景下。高校开展各种赛事和宣传各种体育文化以期鼓励更多大学生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但在对192名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了解和接触网球的形式主要还是通过网络、电视及其他较多,而通过对64名以其他形式接触网球同学进行抽样访谈,多为在大学的网球比赛、网球场地等场地和活动中接触和了解网球,对于广播和宣传栏同学关注度比较低。同时通过对网络和电视的调查对象访谈发现,其中大部分学生了解网球和热爱网球的来源于早期动画片“网球王子”。可以看出对于很多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来说,“网球王子”成为目前他们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同时也是一种诱惑和向往。

表1 大学生了解网球来源情况调查表

3.2、大学生课外参与不同体育运动比例分析

表2 课外参与不同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人数(单位:人)

表3 四川农业大学运动场地情况(单位:片)

从表2数据看出:课外参体育运动的大学生相对于篮、足、排三大球,课外参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小球的女生比例较高,可见女生比较喜欢运动强度较小、隔网对抗型、无身体接触的运动,因而使得该项运动女生比例占多数。参加体育运动的男生多于女生,说明男生对运动的热衷度、积极性、兴趣比女生要高,男生对体育运动比较喜欢。而参与网球运动的比例为3:1,相当于羽毛球和乒乓球偏少,结合网球运动于其差别可以看出运动器材重量、场地限制了参与人数。结合表2、表3,可以看出四川农业大学课外同一时间参与三大球三小球人数达到835人,与校区三万多人规模比起来,属于小规模,其中涉及体育专业和普通学生。三校区网球场地共8片,平均下来每个校区不足4片,因此可以看出课外进行网球运动学生经常以练习多球5-6人一片场地,4人一片场地练习双打或10人2片场地进行小球练习等情况比较常见。

3.3、大学生课外进行网球运动的动机分析

表4 大学生课外进行网球运动的动机调查表

从表4数据看出:有104名大学生想可通过网球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可缓解压力;有56名大学生想通过网球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192名学生中有128名大学生认为能网球可提升修养,同时喜欢网球高雅而文明的运动礼仪和运动精神;也有88名大学生想通过网球运动强身健体;56名学生想通过网球运动拥有完美的身材。

3.4、大学生课外进行网球运动的锻炼情况

图1 大学生课外进行网球运动的时间段调查表

图2 大学生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次数调查表(周)

从图1数据看出:大学生在课外进行网球运动时候,女生一般集中在上午,男生偏向于中午和下午进行。经过访谈发现不是学生反馈制约因素主要由于学校网球场一般为户外型,在夏天下午环境较为灼热,紫外线较强,女生一般会选择上午从事网球运动,而男生选择下午进行运动原因:一是可错开因场地不足无法进行运动的情况,二是男生下午这个时间段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精力比较充沛。从图2数据看出:大学生一周内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次数呈现下坡状态,无论性别关系,极少部分学生会进行7次以上。访谈结果表示因为网球场作为户外场地经常面临雨季情况下场地湿滑等情况锻炼情况也就一般。如遇夏季经常因为高温影响锻炼次数。结合图1、图2发现其运动人数由多到少的时间选择依次是:下午、中午、上午。

图3 参与形式

从实践调查看出:大学生选择课外参与网球运动多为协会、组织、情侣、朋友一起参与,极少为个人和其他形式进行参与。可以看出网球运动是一种是非常讲究团结协作精神的运动项目。老师与学生之间,团体赛与队友之间,双打搭档之间都要有默契的配合。网球运动作为国外传入国内的一项贵族运动其运动开放、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和练习,大家共同“零”基础的起步与球友之间可以产生相同的话题,可一起交流网球比赛的技术、沟通网球运动的感悟等。因此大学生课外个人参与网球运动的人数在比例中较低。

4、影响因素

网球运动在大学生课外开展总体良好,但是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还存在不足。主要制约因素为:

(1)宣传力度弱。网球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使大学生了解和接触网球途径单一。目前高校中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通过手机、电视等网络媒体和学校活动两个方面了解,而媒体主要通过电视或手机了解。其中以2006年在中国动画中《网球王子》影响最大,宣传不到位使网球运动文化在高校中甚至社会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受到限制,影响学生和大众对于网球运动的接触和了解;

(2)场地装备设施的缺乏。场地数量少、无室内网球场等都影响到大学生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参与率高低。目前大学生课外参与网球受到场地限制。在高校中齐全的网球设施、场地等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对于课外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来说,场地的数量限制使多人进行训练和比赛将会制约网球技术和比赛能力的提高,且场地不足对于想参与运动的同学潜意识中会抑制网球兴趣的提高。且高校建设的网球场地多为户外,在一些多雨季等条件下就不能进行网球运动,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在课外时间对于网球运动的参与度。并且相对于乒乓球拍、网球拍,网球拍属于重量性,相当而言对于男女学生要求更高。目前在课外进行网球运动的大学生大都未在中小学时期了解过网球,而网球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群众基础薄弱、场地设施少、中小学网球教师近乎无等情况下,相当于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在大学以前也很难带动和影响到更多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参与的原因,就网球运动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非一线城市高校明显落后于一线城市高校,内地城市高校落后于沿海城市高校。

5、建议

(1)树立网球品牌市场,将网球宣传工作面向大众。以网球为题材拍摄高质量影片,定期进行“普网频道宣传”普及网球技术和报道高校网球时事,打造网球网络服务链,提高大学生对于网球认同感。同时以网球为核心开展高校网球赛事、网球+等多元化赛事,搭建校园网球链;

(2)推出网球球星,建立中国大学生界的网球信仰,为中国网球事业发展扎实基础;

(3)打造网球模范标杆,明确网球文化内涵。对网球老师、网球运动员、网球裁判等从事网球事业的人群立德树人,将网球文化融入生活中,树立网球名声。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网球课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小满课外班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