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廉政文化 树反腐清风
2019-06-25方林吴闽仙
方林 吴闽仙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43-02
摘 要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 廉政文化 反腐败 清风正气
一、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发展历程
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多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文化,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和软约束。广义的廉政文化包括了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方面:从精神层面看,廉政文化包括对廉政的认知程度、思想素质、价值取向等;从制度层面看,包括了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党内各项制度、行为习惯等;从物质层面看,还包括了廉政教育场所、宣传设施等。建设廉政文化,就是要以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制度为保障、以多种媒介为载体,在精神、制度、物质这三个层面共同推进,形成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在上古五帝时期, 伴随着阶级和政权的出现,先民们就有了廉政的要求和廉政意识,如部落联盟中的首领推举在五帝时期发展为禅让制,使有德者居于首领之位,此时勤政、节俭、爱民、尚贤的公仆意识随之出现,这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源头。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积淀下众多宝贵的廉政思想,如“民贵君轻、不与民争利”的民本思想,“淡泊宁静、休齐治平”的立志思想,知“耻”有“畏”的道德自律思想,“谨身率先,奉法循理”的清官思想等等。
中国有句古训:“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能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8000多万党员,靠什么来得民心?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特点,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政建,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头贯彻八项规定,扫除“四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反腐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动力和切入点,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反腐话题也持续成为焦点。“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党风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反腐倡廉的堡垒”、“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等,这些思想的提出,都极大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我们现在讲的廉政文化,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吸收了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以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
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近年来揭露的腐败案件来看,腐败问题不仅仅发生在党政机关和其他公共政治领域,社会经济领域也有诸多表现,腐败问题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是廉洁自律意识薄弱。改革开放初期,腐败现象开始露头。有人说,门窗打开了,苍蝇蚊子难免飞进来;改革开放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侵蚀进来,但这种说法较为片面,值得商榷。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腐败行为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理想信念的丧失。在重人轻规、喜爱特权、追求享乐的不良观念影响下,一些领导干部走上了腐败的道路。另一方面是制度机制不完善。除了思想方面,制度体制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腐败文化的滋生。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要比西方国家的速度快得多,在打破旧平衡、建立新秩序的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势必更加突出。不完善的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法制约束、民主法治传统欠缺,都给“低风险、高收益”的腐败行为提供了温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净化政治环境,就如治理雾霾,需要整个社会参与,形成“手莫伸,伸手必被抓”的共识,让廉洁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避免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为此,我们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党纪国法,这把高悬的反腐利剑来确保“不敢”和“不能”。但要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到 “不想腐”的跨越,需要构建个人内化的价值观体系来保障,这就是我们要积极倡导廉政文化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借鉴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对廉政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古代的廉政文化是以忠君爱国为核心,而今的廉政文化是要造福人民,服务于中国梦这个事业,为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作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企业文化整体建设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重在实践、贵在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注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认识到位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领导干部作为廉政文化的倡导者、带头人,对廉政文化的认识到位了,才能有力地推动这项工作。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落实领导干部抓廉政文化的“一岗双责”,抓业务工作的同时,不忘抓廉政建设,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廉政建设方面的内容不能太繁琐,但又需常抓不懈,必须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效率,增强全员开展和参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廉政教育,划出行为底线
反腐倡廉不仅要惩治于后,更要预防在先。廉政教育是廉政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源头遏制不正之风,必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安排部署,通过教育让大家明白什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使员工常怀律己之心,常行律已之事。要积极组织开展廉政学习教育,广师求益,释放反腐倡廉的正能量。要积极倡导小范围的集中学习,由各部门自行组织文件规定、文件精神等廉政文化的学习宣贯。要创新教育方式,積极为员工提供便利的无纸化学习平台,实时更新廉政文化的工作动态,提供按部门、岗位、个人进行分解和组合的廉政风险点、防控知识问答、廉政风险防控图、规章制度文件下载查阅,让员工了解岗位风险,摒弃私利和特权。
(三)组织廉政活动,拓展教育载体
廉政教育活动往往给人严肃刻板的印象,丰富廉政教育活动的载体、提高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提升活动成效。对此,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廉政活动。演讲倡廉。要围绕“四德”、突出“五类”先进典型,挖掘典型,让员工真情感悟身边工作伙伴的模范事迹。访贫思廉。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党員干部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领导干部勤政为民,就要迈开双腿,深入到群众中去。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挂点农村,了解民情,在帮助当地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的同时,也很好的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廉洁自律、爱岗敬业。承诺保廉。要主动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改进作风,根据工作职责,印制包括廉洁服务内容、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的廉政服务承诺卡,向服务对象发放,让服务对象成为监督我们日常工作的眼睛。此外,要以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月等形式,把廉政文化渗透到多种多样的活动载体中,寓教于乐,以学定教,让广大职工在亲身体验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四)加强阵地宣传,渗透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氛围应如春风化雨,进行多样化的渗透、引导、辐射,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类硬件设施和场所。要打造一系列以“廉”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系列宣传栏、廉政文化宣传展板、停车棚安全警示标语、办公室及楼道挂图、廉政风险上墙、电子显示屏以及廉政书籍阅读角,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使干部职工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展示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扩大廉政宣传影响力。廉政也需要天天讲、时时讲,要在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前,及时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学习相关文件规定并群发廉政提醒短信,加强廉洁过节教育,时刻警醒干部员工严于律己、廉洁守纪。
(五)完善制度建设,巩固工作成效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强化学习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完善制度来建立长效规范的管理机制,把好的经验做法固定为长期的工作,这样廉政文化建设才不会是一阵风、搞运动。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积极开展评议活动,严格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符合廉政制度要求。
(六)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
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能,加强事后的问责问效,有效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对领导干部和员工定期开展检查考核,重点做好基层信访延伸工作。坚持每季度下乡走访服务对象,重点监督客户服务的到位程度,改变被动等待信访举报的方式,主动深入基层、深入服务对象了解情况,发现异常问题,坚持抓早抓小,不手软、不护短的原则,及时了解并做出处理,为锻造一支干干净净的干部队伍打下良好基础。
廉政文化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毕其功于一时,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积小成大,聚沙成塔,确保新形势下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