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发展探究
2019-06-25赵诗梦
赵诗梦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33-02
摘 要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中小企业数量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其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但受到自身发展规模、制度建设、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的制约,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道路较为曲折,资金方面的短缺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关系型信贷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发展情况,对中小企业关系型信贷运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发展 关系型信贷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其在发展中有时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当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将使企业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将被下调,从而使企业更加难以得到融资,造成恶性循环。基于以上,加强相关研究至关重要。
二、中小企业信贷的一般解释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下企业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的,指的是企业规模在一定范围内的公司或企业。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数量极多,且非常灵活能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变身为“百变小超人”。中小企业人员较少,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分散,生产规模不大,无法增加产品种类的生产来分散风险,也无条件用某一件商品去与大企业竞争。对于部分中小企业来说,由于缺乏资金,受冲击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关系型信贷的概念
信贷又称信用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一种方式。是保证还本付息的一种借款方式。而关系型信贷就是银行信贷业务之一。关系型信贷是指银行贷款活动的决策主要是基于借款人和银行通过长期、多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信息。换而言之关系型信贷就是指银行在对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的时候,依据双方之前的良好关系,审核信贷的保障程度。
由此可见,关系型信贷对中小企业的帮助很大。因为中小企业实力弱、风险高,在正常的银行贷款政策下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而关系型信贷是基于中小企业的内部信息,对企业的资产抵押要求不高,是非常适宜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
三、现有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关系型信贷运行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融资困难等问题逐渐表现出来。然而随着银行规范化的发展,关系型信贷运行难免出现问题,首先由于银行信贷业务逐步规范和标准化,内部信息不能单独成为贷款条件,相关的抵押商品和资质也不能少,这样就限制了中小企业关系型信贷。很多需要进行关系信贷的企业正是由于这些抵押和资质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导致了关系型信贷难以进行。
(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任度低
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一直存在,由此引发的融资困难实际上是双方信任度较低所导致。信贷本身除了对企业还款能力的预测还要基于对企业还款意愿的预测。这也是阻碍中小企业关系贷款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仅有税务部门监管,而在日常工作中,税务部门监管的有效性尚有不足,因此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同时由于银行担心抵押过少或没有抵押的情况下,企业还款意愿较低,不愿意降低抵押门槛,造成了企业关系贷款的局限。
(三)关系型信贷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关系型信贷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小金融机构在发放关系型贷款方面比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更强,但二者在对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信贷方面均没有发挥出优势。
小银行政策相对灵活,业务人员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掌握和了解根据深刻,对企业的关系更友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贷款额度和限制更高,难以让关系信贷企业达到满意。
对于大型银行而言,虽然大型银行资金充沛,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更宽广,但是大型银行的关注点一般都在效益比较好的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关注比较低,对中小企业内部信息了解较少。同时由于大型银行组织结构复杂,信息审核程序漫长,使得中小企业关系信贷的实际放贷方面数量很少。
(四)缺乏关系型信贷担保机构和风险分担平台
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构,无风险分担的情况下,关系型信贷中银行无法承担风险,缺乏政府方面的支持。对于担保机构和金融中介而言,由于这些金融服务机构或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很多信贷业务和信贷政策正不断的与银行业务规范接轨,甚至有些是直接照搬银行信贷政策,所以对抵押物品和贷款资质格外看重,而这些正是中小企业所欠缺的。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等级较低,信貸风险较高,很多风险分担平台都不愿意进行担保,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关系信贷的效果。
四、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型信贷的途径
(一)中小企业要积极建立互信关系
1.中小企业积极与金融机构发展关系型信贷。
关系型信贷要求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充分了解,银企之间保持稳定、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国外相关研究显示,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直接影响信贷发放的可信性。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要就需要与主办银行建立良好和密切的关系,分享企业重要的经营成果,取得银行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关系信贷的机会。这就要求企业与金融机构多沟通、都交流,开诚布公才能取得彼此的信任,为以后的关系信贷打好基础。
2.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多期博弈下建立良好信贷关系。在单期借款中,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会取决于对企业从事行业风险的一个经验判断,因此会向企业索取一个平均风险水平的借款条件,防止信贷风险的发生。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在关系信贷中,保持良好的还款行为和意愿,让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合作中建立信任,为以后几期的关系信贷铺路架桥。
(二)银行要制定和完善关系信贷政策
1.增强银行对借款企业的贷后监管认识。固然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资金构造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银行参与中小企业管理的深度和积极性还远远不够。在银行贷后监管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无法持有借款中小企业股份,贷后监管鼓励机制严重缺失,使得贷后监管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实践作用。减少政府对银行的干预是十分重要的,银行必需首先要具有贷款决策的自主权。假如政府迫使银行向业绩不佳的企业放贷,构成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和软预算约束,银行将失去监管企业的动力。政府对借款中小企业的硬性担保也是如此。假如银行知道产生信贷违约之后,政府将提供救助,那么银行的贷后监管也将失去动力。
同时加强贷后管理,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信贷项目投资的资产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违约风险的概率也会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可以对贷后风险进行分类和管理,有助于防范不同风险类别的风险。、强化贷后管理理念和制度,有效帮助信贷员对违约风险的发生情况及时反馈。反馈越及时,贷后管理的风险控制就越有效。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后管理理念和制度,要求中小企业相关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协调研发工作。
2.完善银行体系,建设相应的监管机制。银行首先要制定贷后监管义务,避免风险产生后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制定专人担任。制定专员派驻借款企业,与中小企业高管沟通,参与中小企业管理,及时搜集和反映中小企业严重决策信息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其次,银行应该实行严厉的财务检查制度。能够派审计员或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定期对企业财务情况予以检查,严厉监视借款企业的财务指标,有效避免企业作弊。
(三)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政策指导,分摊信贷风险
1.为关系信贷提供政策指导。我国关系信贷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运营标准和经营规范还不科学和完善,这阻碍了各银行的顺利转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依托传统的信贷形式,过于依赖财务指标和抵押担保,对企业的“软”信息并不十分注重。缘由是银行没有参与足够的关系信贷。重点在于当前的很多银行没有制定的关系信贷标准和制度能够依赖,并且缺乏相应的指导。对此,银保监体系应给予银行一定的政策指导和硬件支持,如出台一些新的信贷标准和政策,鼓舞银行开展关系信贷。应用监管组织数据从企业搜集“软”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协助银行顺利开展关系信贷。
2.成立政府担保平台,分摊关系型信贷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小企业实力弱,难以提供很多有效的抵押;信用低,无法获得足够的贷款;风险高,使得很多银行及金融机构不敢给予过多的资金支持。因此应该以政府为核心成立多方参与的信贷担保平台,共同分摊关系型信贷风险,为中小企业关系信贷提供保证。
五、结语
鉴于中小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不断增加,银行及金融机构需要大力发展关系型信贷,解决中小企业关系型信贷运行问题,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信贷的良性发展。本文总结了中小企业和信贷的相关概念,并通过中小企业关系型信贷运行的问题、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任度低、关系型信贷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关系型信贷担保机构和风险分担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现有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中小企业要积极建立互信关系;银行制定和完善关系信贷政策;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政策指导,分摊信贷风险等改善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獻:
[1] 吴旭,王磊.关系型融资与中小企业信贷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7(03):280.
[2] 胡一立.信贷关系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3.
[3] 颜白鹭.关系型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绩效[J].金融监管研究,2013(0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