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上雪峰,充满神奇的龙峰夕照

2019-06-25北寒

旅游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岩羊门源西王母

北寒

如果冬日来门源,无论是岗什卡雪山,还是永安古城和鸳鸯花海的雪湖以及茫茫雪原上的牦牛群,都充满了梦幻般神秘般的美丽。这里是摄影的天堂,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季。若是在冬季来门源,不用人挤人,也不用提前预订食宿,这个季节可以享受难得安宁。这才是休闲旅行的最佳状态。

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光熠熠,宛如一条玉龙,也是门源境内群山之首。在那塔顶,万年浇铸的晶莹透明的冰川上恒有的银光如创世之初,空濛中挂着剔透发亮的冰凌山洞,挺立着透明的冰塔、冰笋、冰菇。四季缠绕的云雾,穿透冰塔林打着呼啸的长风,不期而至的一次次降雪,和它耸峙大地之巅,迎接着最早的一抹阳光,告别着最后一缕晚霞的独特物象,隐含着自然的启示和玄奥。

远眺山峰,一片洁白,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辉映,山顶五彩缤纷,暮霭升腾,被称为“龙峰夕照”,是门源八大景之一。岗什卡雪峰海拔不高,是旅游爱好者登山探险的理想场。

岗什卡雪峰周围山峦叠嶂,垂直植被分布明显,山顶古冰川人迹罕至,冰瀑冰挂气势雄浑,流水潺潺彩瀑缤纷,山脚草木苍郁,鲜花怒放,牛羊成群,野生珍稀动物经常出没,是神话中西王母的水晶宫。

夏季,岗什卡雪峰下,百万亩油菜花开成金色的海洋。放眼望去,远处巍峨雄伟的岗什卡雪峰下,百万亩油菜花铺满平川,熠熠耀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阳光下油菜花的色彩显得异常斑斓夺目,青稞油菜相间播种造就的大色块简单构图、铺天盖地漫无边际的金黄色彰显着独属于西北高原那豪放、大气、阔达的风光特色。草原、雪山、村庄、油菜花,在天地自然面前,语言文字的描摹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岩羊是岗什卡雪峰的常驻居民

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山而上,在距离山路不远的河谷,时不时可以遇到成群的岩羊在雪地里寻找干草。它们在山区内自由觅食,并下到河谷饮水,最近距摄影车辆不到100米。岩羊,常年生活在海拔2100至63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耐寒性较强,具有极高的攀岩技术,可以在绝壁、高山峭壁上自由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

岩羊,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

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它们无固定兽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10多米而不致摔伤。在岗什卡雪峰区域,它们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

岩羊躺卧在草地上时的身体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

在岗什卡雪峰遇到岩羊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千百年来,一群群岩羊守护着岗什卡,它们和雪峰一起目睹着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日升日落,寒来暑往,可以说,它们才是这片山峰的真正主人。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关于岗什卡雪峰还有一段传说。当地学者介绍,明朝洪武年間西平侯沐英,西征将军邓愈,曾追羌至此。另有史册记述,公元345年,酒泉太守马岌对前凉张俊说:“酒泉南山即昆仑,昔日周穆王西征昆仑,会西王母于此山,西王母虎身豹尾,人面虎齿,全身皆白,居雪山洞中,此山系古昆仑支脉,宜立西王母祠,以禅朝庭无疆之福。”得到了张俊的同意,就立王母祠于岗什卡山上,命名“昆仑”。唐穆宗长庆年间,也就是公元807-821年,遣使臣刘元鼎至吐蕃和议时登上了此山。其山日光映雪,雾呈紫色,又名“紫山”。山下灌林密布色呈青黧,因而古羌语称“闷摩黎山”。在广大的华热藏区所崇拜的十三大山神中,被尊为第一神山,享有阿弥岗什卡之盛誉(藏语意为老爷雪山),当地藏族将白色认为吉祥来崇敬。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奉祀岗什卡山神日,活动规模隆重,不但请喇嘛诵经,还举行赛马、摔跤、射击等活动。还有一个奇特的祭祀内容,每年要用纸糊制一只1.5米高,3米长的大鸟藏语称为“夏杰强琼”(意为百鸟王)登高放飞,为的是纪念西王母和其青鸟使者。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郭璞解释说:“这三只青鸟都是王母之使者”。后人都把传信使者也称为青鸟,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句中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猜你喜欢

岩羊门源西王母
西王母信仰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青海门源地区克克赛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大通河风光(青海门源)
岩羊
战胜狼的岩羊
战胜狼的岩羊
女娲补天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西部放歌八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