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摩禅音圣湖,寻找神明的眼泪

2019-06-25北寒

旅游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达摩格萨尔峡谷

北寒

美景绕不过去的仙米

探访门源,寻找美景,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总是绕不过去的。去这里,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驾,这有这样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这里。开着车边走边停,在仙米处处是美景,点点皆诗画。

仙米森林公园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林区,公园覆盖门源县东川、仙米、珠固三个镇,南北宽55公里,东西长95公里。公园地处祁连的冷龙岭和达坂山两大山系的汇合处,北侧妖研多姿的冷龙岭,南侧巍峨起伏的达坂山遥遥相对峙,气势磅礴。由高山、峡谷、奇峰、悬崖和溶洞构成了复杂的地貌群。仙米森林公园高大伟岸的山体不但形成了气势磅搏的高山景观,同时造就了雾山、奇峰、悬崖、峡谷和溶洞等奇特的自然景观。 峡谷中大通河水蜿蜒急流而下,涛声不绝于耳;两岸峭壁耸立,松柏桦树遮天蔽日;林间鸟声鸣啭、鹿獐隐没。有着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

丰富的历史沉积,奠定了仙米的文化地位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历史的兴衰嬗替,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宋代西藏佛教传入园区,15世纪宗喀巴创立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帽,俗称黄教。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仙米寺和珠固寺。其中,仙米寺位于仙米峡谷的讨拉沟,建于明启三年(1623年),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建,由大经堂、小经堂、佛殿、僧舍、花园等组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群。珠固寺位于珠固峡的解放村,建于清明治三年(1644年),因遭洪水1672年迁建于西山根,重檐歇山式大经堂是全寺的主体建筑,高达四层,1911年遭火灾,1915年重建。仙米寺和珠固寺凝聚着建筑、宗教、雕塑、绘画等不朽的艺术精华,是园区藏传佛教活动的集中场所,主要宗教活动有正月十五日法会、十月二十五日灯节、萨噶达瓦节、祭俄博等。

除了两座寺院,公园内还有黑岭子卡约文化遗址。遗址于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证明了早在青铜期时代就有先民在这蒙山峻岭生存。此外,还有巴哈古渡,诉说着隋大业六年,隋炀帝斩杀造桥大巨黄亘的血淋淋的故事,以及克图三角城、宁缠营盘台、初麻古城遗址为灰飞烟灭的西夏王国的研究提供了实证。

深林深处凝固的格萨尔史诗

仙米原始森林茂密,河溪交错,泉瀑飞溅,峡谷莽林中常有珍禽异兽出没,河峦湖泊周围拥有无数名贵花草的原始生态林区。传说中,这里也是藏民族英雄格萨尔征战霍日的主战场遗址,至今还有他们生活战斗的各种遗迹,并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这些传说被后人称之为“凝固的格萨尔史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寺沟地区是传说中格萨尔最美的王妃珠牡居住的地方。珠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王妃,她在三道峡被格萨尔圈禁的岁月里,闻天籁鸟鸣,观云飘鹰翔,创作了美丽的华热歌舞,并教会了当地的群众,慢慢这里就形成了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风。青年男女在草原相会,离不开歌,年长者在酒宴相会也离不开歌。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格言,“不会唱歌的人犹如一头牦牛,不会跳舞的人好似一根木头。”所以连清心向佛的僧人们也创作出了载誉藏区的珠固喇嘛藏戏。

达摩禅音瀑布原来在这里

在仙米国家森林公園,聚阳沟是最著名的核心景区。这里景色奇异,变化万千,春季杜鹃盛开,夏日林海叠翠,秋天色彩斑斓,隆冬银装素裹。景区内沟谷相间,溪水长流,森林植被茂密,野生动植物繁多,风景秀美宜人,民俗风情浓郁淳朴。

景区内就自然风光而言,“水清、山险、林密、景奇”是它最大的特点。善事八塔、三色塔、“达摩神湖”、石刻、栈道、“达摩禅音瀑布”、达摩塔群、转经筒等,每一处景点都会让你有驻足的理由。其中,在一块山崖上,崖壁中间犹如虎口的自然裂口,与山顶山洞相连,细细观详,像一人脸,开口是嘴,上面还有两个眼圈,更像的是开口如一半闭的眼睛,甚至能看出双眼皮来。“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一挂瀑布倾泻而出,如泪水奔流,如翠玉碧流,清澈的令人惊叹不已,颇为壮观,旁边石崖隐约有一仙风道骨的老者守护。特别是在雨后天晴时分,伴随着流光溢彩的祥云,从山崖上流下的水声如诵读佛经一般美妙动听,令人叹为观止,如痴如醉。因而,便有了“达摩禅音瀑布”这一绝美的称谓。

数千年以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早就将此处的“自显像”当做达摩祖师来供奉,每到初一十五总有善男信女前往香薰祭拜。于是,许多关于达摩祖师的传奇故事与遗迹也就流传了下来。

猜你喜欢

达摩格萨尔峡谷
达摩祖师
太行峡谷之冠——八泉峡
峡谷里的悄悄话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峡谷阴谋
《格萨尔》的音乐体系
40年西藏《格萨尔》工作回顾
马岭河峡谷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