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似看山不喜平

2019-06-25卢钰

关键词:贝尔曼杰作模特儿

卢钰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第二板块“陨落与升华”的第一篇文章。它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同学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同学们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清代散文家袁枚在《李觉出身传评语》中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这里说的是,写文章要像山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平淡无味,要写出点波澜,有曲折起伏,那才吸引人。欧·亨利的小说一向以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吸引读者,《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作品正体现了这一点。

小说的开端,描述了在纽约的格林尼治村,有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主人公苏艾和琼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她们租用了同一间画室并在一起生活、工作,但很不幸,琼珊感染了肺炎,生命垂危。情节不断发展,尽管好友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琼珊就是不理睬,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凋零的藤叶。此刻的她,已经放弃了求生的努力,而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随风飘零的树叶上,深信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时,她也该离开人世。故事的高潮,出乎琼珊和读者的意料,正是那最后一片叶子使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第二天早晨,当苏艾拉开窗帘时,苏艾和琼珊都惊呆了:“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这使得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最终,琼珊脱离了危险,最后的常春藤叶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叶子?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地永不飘落?最终,苏艾揭示了谜底,原来是老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身的杰作,而正是这幅作品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在我们赞叹老贝尔曼的杰作时,他却付出了生命。整個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读者的心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而起伏不定。

在叙事表达的情节设计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精妙的结尾,原来拯救琼珊的最后一片叶子不是真的,而是贝尔曼画上去的。故事的结尾被称作“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说“出人意料”,是指小说结尾没有给人平庸、直率之感,而是宕出读者常规的阅读轨迹,从而让读者产生深深的惊叹;说“在情理之中”,是指小说结尾虽然出人意料,但避免了生硬、软弱之病,其实作者在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暗中作了交代。这种结尾有“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艺术性。

其实,这篇小说的结尾还有另一个被人忽视的地方,那就是贝尔曼的去世。贝尔曼本来活得好好的,却在画完拯救琼珊生命的最后一片叶子后,突然在医院去世了。这个结尾,也同样“出人意料”。细读文本,我们其实也不难找出贝尔曼突然去世的蛛丝马迹。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当“肺炎”先生光顾华盛顿广场西面的“艺术区”时,住在琼珊和苏艾楼下底层的贝尔曼自然难以幸免。令人不解的是,贝尔曼为什么只病了两天就撒手人寰呢?通过解读贝尔曼的精神世界,也许可以得到答案。

首先从贝尔曼的经历说起。贝尔曼是一位画了四十年画的老画家,却依然住在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里,平时只能画些商业画或广告画,或者替艺术区那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当模特儿。可见,贝尔曼虽然失意,却壮志不减,有一种浓厚的艺术情结。

与所有失意的艺术家一样,贝尔曼脾气暴躁。他那“充血的眼睛”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自认为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也许由于共同的艺术追求,贝尔曼与两个青年艺术家琼珊、苏艾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关系,贝尔曼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楼上她们,故而对别人的“温情报以极端的态度。善恶总是相对的,一个“恶”字,折射了贝尔曼内心世界中善恶交织的矛盾性。因为当琼珊将生命寄托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上时,老贝尔曼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但随后,他又说道:“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心灵中的善良,和对琼珊真诚的守护,促使着贝尔曼不自觉地想为琼珊做点什么,让她从苦痛中解脱出来,这里其实也是为最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与“看家恶狗”同样重要的是“隐土模特儿”。当苏艾请求贝尔曼做个隐居的老矿工的模特儿时,贝尔曼却讽刺道:“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何谓“隐士模特儿”?从语境上看,主要是指贝尔曼的任务是扮一个隐居的老矿工:“贝尔曼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衬衫,坐在一口翻转过来权充岩石的铁锅上,扮作隐居的矿工。”从语意上看,这个模特儿确实是隐蔽躲藏了,“苏艾把窗帘拉到窗槛上,打手势让贝尔曼到另一间屋子里去”;而更重要的是,贝尔曼这个模特儿这次扮演的角色绝非一个老矿工那么简单,他要扮作一个隐身的画家,完成一幅杰作,却隐蔽不外露。直到小说结尾,我们才得以想象:贝尔曼在凄风苦雨的夜里,提着灯笼,爬上梯子,拿着画笔在调色板上调着颜料……具体的情节,欧·亨利也将其隐去了,仿佛留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贝尔曼的人生理想是画一幅杰作,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他最后的作品。从艺术水平看,最后的常春藤叶虽然可以以假乱真,却未必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从艺术价值看,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一片挽救生命的叶子,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叶子,是凸显人类高尚灵魂的叶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算得上是杰作,同时,它也兑现了老贝尔曼的誓言:“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

雅贝尔斯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挽救了琼珊的生命,贝尔曼隐遁尘世,才能凸显出贝尔曼灵魂的高度,从描写贝尔曼的细节中可以窥见他突然去世的“合理性”。因而,贝尔曼突然去世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欧·亨利式结尾”更深层的意蕴所在,也是整个故事情节设计的匠心之处。

另外,小说还巧妙地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最后的那片常春藤叶,这片珍贵的树叶,放在深秋时节,放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对琼珊来说,得之则生,失之则死,生命系于一片希望之叶。它是琼珊生命的支点,琼珊通过最后的常春藤叶赢得了生命,这是一条明线,它让读者感受到琼珊与死神的搏斗、与命运的抗争。另一条线索则是贝尔曼,他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画家,他在风雨之夜画常春藤叶而生病,又因病重住进医院,最后死去,这构成了一条暗线。通过老贝尔曼这一人物的塑造,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一片温暖。

《最后的常春藤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温暖而曲折的故事,这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它是琼珊生命的寄托,同时也是贝尔曼生命的奉献、贝尔曼生命的杰作。常春藤叶的“常青”象征着朝气和活力,给人以蓬勃和生机之感。这片常春藤叶寄托着作者对普通人人性美的赞美,寄托着作者人性的理想。

故事的结局是残酷的,但读者感受到的却是脉脉的温情,我们也一定会和琼珊一样,含着泪,微笑地在人生路上坚强地走下去……

学法指导

一、把握小说情节

要读懂小说,首先应理清小说中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思路。弄清楚事件發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小说中的明线、暗线,从而把握小说的基本内容。《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绘制这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故事简单,但感人至深。

二、感知人物形象

小说都是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揭示主旨。因此,有时着墨不多的人物恰恰是主人公。正如这篇小说中所塑造的老贝尔曼形象。罗丹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贝尔曼在人生的画布上描绘了真善美的丹青:他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通过塑造,贝尔曼的形象,赞美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义,看到人间真善美的人性的光辉。

三、鉴赏叙事艺术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富有戏剧性的“欧·亨利式结尾”上。小说的结尾突如其来,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谜底揭开了,小说达到了高潮,但也戛然而止。其实这一切又在情理之中。回味一下前面的故事情节,便会发现作者隐隐约约埋的伏笔。我们应从中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多层意蕴:作者写的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写的是一个他理想中应该有的样子,他把艰难的底层生活中的美好加以放大了。

猜你喜欢

贝尔曼杰作模特儿
最后一片藤叶
难得的生日礼物
疯狂的雕塑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画笔一挥,神奇“隐身”!
杰作武器公司MPA 6.5BA狙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