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育游戏化

2019-06-25张小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教育意义

张小芹

摘 要:幼儿教育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许多教育案例证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特长的发挥。幼儿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应实施游戏化教学,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幼儿教育游戏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意义;对策

对幼儿的成长而言,游戏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幼儿的认知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索能力等都可以在游戏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幼儿游戏,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收获经验与生活知识,并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童年应有的乐趣。本文结合幼儿教育游戏化的意义,探索现代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游戏化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年龄基本集中在3-6周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乐玩好玩的年龄。游戏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首先,游戏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游戏是丰富多彩的,以传统游戏为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都能够让幼儿乐此不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其次,很多幼儿游戏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幼儿在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中学习到知识。以丢手绢的游戏为例,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但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懂得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2.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游戏能够实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是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发挥幼儿个性的有效途径。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游戏,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同时对幼儿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例如,“拉小猪走”的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规则意识,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身体。因篇幅限制,笔者在这里简要叙述游戏过程:用小凳子围成很多“猪圈”,两名幼儿一小组,一人扮演拉猪人,一名扮演小猪,拉猪人为小猪戴上头饰,然后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把小猪送到“猪圈”即算完成。整个游戏活动通过接力赛的方式完成,拉猪人与小猪之间必须密切配合,不能脱线,脱线即失败;而小猪必须蹲着走,不能站起来。这种富有趣味性的幼儿游戏,是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对幼儿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游戏尤其是很多儿歌,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就通过很多“手指游戏”“肢体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幼儿小班教育中,为了让幼儿充分认知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通过一个“手指游戏”并伴随儿歌的方式,取得了好的效果。游戏的过程很简单,以儿歌为主:“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嘟嘟嘟嘟……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服,搓搓搓……中指是哥哥,哥哥拍皮球,啪啪啪……”等等,通过变成儿歌,边做手势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手指名称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另一方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幼儿教育游戏化开展的对策

1.深入挖掘幼儿游戏,丰富游戏形式和内容。

作为幼儿教师,要想实现幼儿教育游戏化的目标,必须深入挖掘幼儿游戏,学习丰富多彩的幼儿游戏,丰富幼儿游戏的形式和内容。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网络资源游戏,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学习幼儿游戏活动的形式等,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幼儿游戏教育的效果。例如,拍球游戏、绳球游戏、各种儿歌等,都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提高幼儿游戏教育的效果;其次,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交流活动中学习他人的教育的精髓,并将一些优秀的教育实践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要想实现好的幼儿游戏教育效果,需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游戏教育经验,方能取得好的游戏教育效果。

2.强化幼儿主体地位,提高游戏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阶段亦是如此。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游戏化教育的效果。首先,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游戏。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对同一个游戏感兴趣,并不是一个游戏能够激发所有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达到激发幼儿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游戏方面,男宝宝和女宝宝的兴趣就有所差别,男宝宝格外喜欢运动类的如拍球游戏,而女宝宝则比较喜欢各种过家家的游戏活动,这就是性别导致的游戏兴趣差距;其次,在幼儿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结构。如小班的宝宝,因年龄小,教师应当设计一些运动强度不大、游戏规则简单的游戏活动,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活动难度、增加一些相对复杂的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幼儿游戏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献:

[1]张舒扬.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与对策[D].延安大学,2016.

[2]王万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教育意义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