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对多生的球技分层训练探究
2019-06-25童静
童静
摘 要: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有他们的梦想,这梦想并不伟大,他们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孩子能像普通孩子简单快乐的运动。当前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从本班学生的康复开始研究,基于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体质健康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运动发展能力也较普通学生望尘莫及。本班四位学生,两女两男,情况截然不同,个别化教学尤为需要,鉴于师资力量不够,又不能耽误特殊学生关键的发展期,分层康复训练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8届临安区特殊教育学校第一屆学前班学生的感觉运动进行分析,探究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临安区特殊教育学前班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新建的学前班康复训练课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实践依据,为实现家长的这个普通梦想而出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运动康复;分层训练;个别化教学
新学年来了,特殊学校迎来了一批小小的可爱的但是有那么特殊的人,他们好小,他们好可爱,但是他们却不是那么活泼。因为他们脸上永远有着那呆滞的目光。
生一(安安):威廉姆斯综合征,女孩,2103年出生,无语言。妈妈抱着孩子走进教室,她不会走路,生活自理都不会,连坐爬跪都不会,情感较好,有意注意较弱。
生二(辰辰):自闭症,男孩,2012年出生,这是唯一一个“活泼好动”,大运动最好的一个,但是他喜欢趴在地板上,爱大声叫喊,爱听球落地的声音,注意力极弱。
生三(亮亮):唐氏综合征,男孩,2011年出生,在此之前未接受过任何训练,运动能力较弱,任何一个身体运动都不具备规范性。
生四(璟儿):自闭症,女孩,2012出生,各方面能力都较弱,眼神对视,运动能力异常。
当这些学生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时,康复运动这门学科走进大家视野,一对一的训练形式也随之出现,个别化教学模式也随处可见。但是鉴于中国的师资力量是无法达到一对一的比例来实施教学的,那怎么办?我想用自己的一些课堂经验告诉大家,不是不可能达到一对一,而是老师的分层训练,目标设定被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
一、关察学生,寻找内容
本班四位新生,虽然特殊类型各不相同,能力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伙伴球,不过他们都没办法驾驭球。有句话说的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融入集体,球是他们中间的桥梁,这桥梁的建造者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建造,让他们融为一体又能单独活动。
(一)综合能力简单测评(根据各年龄阶段婴幼儿发展表做简单的测评)
安安:运动能力水平在两周岁左右,认知理解表达处于牙牙学语和肢体表达阶段,主动意识差。
辰辰:运动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理解和交往能力较弱,注意力极度弱,综合能力也在三岁左右。
亮亮:有模仿意识,但是动作模仿弱于语言模仿。粗大精细动作极弱,无生活自理能力,愿合作但方式不对。
璟儿:能生活自理,但是永远处于迷茫状态,世间一切都跟她无关,无法融入集体
(二)球技的简单测评
球的玩法千万种,对于高手玩家方法千千万,然而对于特殊的孩子们,我该怎么办呢?连坐在凳子上都有难度的学生,我该怎么测孩子的能力。我认为安安若能做到以下几点,我就可以让安安参与到球技的康复训练中。因为手脚是我们生活中完成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肢体,所以我要确定安安辰辰璟儿在单一情况下能否完成以下动作。
能否双手伸直举过头顶,并且保持5秒以上。
能否双手侧平举,手心向上,并保持5秒以上。
能否双手背后交叉相握,保持5秒以上。
能否坐姿下双腿并拢,脚尖点地,保持5秒以上。
辰辰需要以下这些项目的水平能力
能否拍球(任何形式的拍球);能否推球;能否抛接球;能否投篮;能否踢球。
(三)各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所在
两位自闭症孩子的主要问题是,有意活动和有意注意力少之又少,这是他们能否融入课堂的关键问题。唐宝宝的运动能力弱,持续性太短但还具有可塑性。威廉姆斯主要无法独立在课堂中运动,无生活自理,需要时刻陪读。
二、分析学生,分层教学
对于教师来讲,教学是一种工作,但更是一种创作。传统课堂是老师上学生听,在特殊课堂上,尤其是面对一群无语言又无社会交往的学生,你认为他会听你在说什么吗?
既然他不愿意听,那就让他们跟着一起做起来吧。
(一)找共同点
缺乏集体生活和集体意识,需要统一的步调,注意时间短暂,行为方式比较单一,这要求我设置课时,要统一组织,集体配合,方式多变。
统一指令:上课抱球。(边示范边指令)
统一指令:拍球问好。(边示范边指令)
集中简单的指令,让孩子知道球技课开始了。
统一指令:拍球说再见
统一指令:下课放球
注意这当中的指令必须是清晰明了,又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这一过程让孩子感知到这是上课的一个回合,也是一个流程。
(二)找出彩点
你会我不会的情况贯穿整堂课,从统一上课到统一下课就不断出现问题,而这个问题需要在他们的优势劣势中进行协调。
例如:对于无法完成拍球问好这一项活动的学生而言,需要老师的辅助和辰辰的正确示范。拍球问好是辰辰的强项,在其他学生无法完成时,需要通过辰辰的示范和老师的手把手辅助完成统一指令。这就是我们利用某学生的优势来帮助老师完成示范。
再比如说:安安没有独立站立的能力,但是她会寻求帮助,她会抓住旁边几位学生的衣服,并完成蹲下起来这一动作。趁这个时间反复训练她的站立能力。
亮亮总是先学习老师的指令,再模仿老师球运动,利用他的的优势,我经常让孩子发指令,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课不是老师一个人在上,大家要关注所有人的行为。
璟儿是何为球都无从知道,但是她有一点好,我一数数她就能在辅助下安静的做完每个动作。
我需要的训练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我也不是非要在一定时间内教会他们拍球的这一技能,而是借助这技术和兴趣,让孩子在每一个不同指令和不同训练方式中找到与人相处和交流的技巧。
(三)找突破点
在拍球、抛接球、投篮、踢球等单个项目的训练康复中每一个孩子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找出每个孩子每个项目的关键点是我教学的重中之重。
安安和璟儿的拍球能力为零,辰辰的单手拍单球已经炉火纯青了,亮亮的手指力量无法连续拍球,只能靠惯性拍1到2个球。
基于此条件,我为安安璟儿设置的拍球方式是,球放置学生正前方,学生蹲下双手共同用力有节奏地拍球。亮亮完全可以让他一个指定位置,练习单手拍球(左右手分开练习),辰辰练习雙手拍双球。
突破点找到,就要为他们的训练重点规划一下。虽然他们的活动都与球有关的,但是目标却不尽相同。
例如,安安蹲下拍球再站起来再蹲下再拍,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拍的过程,在于练习她的蹲起,因为连站都不会拍球拍得再好也无法融入社会。
璟儿也一样,她最缺乏的就是目的性连贯性训练,蹲下拍起蹲下拍起,过程连贯性和目的的明确性才是我对璟儿的评判标准。
亮亮拍球是为了解决他手无处可放这一大问题的,他只要手空闲着,就拿着小物件不停的敲打自己的下牙。
辰辰双手连续性拍双球,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左右脑,锻炼持续地注意力。
三、丰富内容,创造惊喜
教学内容是我们课堂的灵魂,所以丰富课堂内容,形式多样化是我们教育者创造惊喜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变换课堂
基本课堂内容是捡球、推球、扔球、抛球、接球、踢球、拍球。在这几项球技中,根据孩子的兴趣浓度,系统的循序渐进的适时更换内容,让孩子始终保持新鲜感。
其次变换场地,不断适应各种场所的球技练习。
最后根据各个孩子训练进度适当更换个别学生的课堂内容。
(二)整合课堂
让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球技仅是我们课堂内容的一种,而当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各项运动的集合,甚至可以说是运动能力都可在这项运动中体现,所以我们要整合课堂内容,不光是从形式上,内容上,还可以从某一个单一动作开始整合。他不会抛球,那就练习双手举高姿势为之后抛球做准备。就像读课文一样,指读不好就看仿读行不行,仿读不行就试试听,再不行就让学生在人的读声中感知其中的乐趣。
(三)深化课堂
当学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时,这时深化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换个内容,换个形式,换各场所,需要的是游刃有余,因为自闭症孩子有一个特点,他们学会了,就会一直乐此不疲地做这件事情,不愿回到最初的状态,比如说辰辰已经能够熟练地双手拍双球,但是你让他在单手拍一个球时,他会抗议并且甚至出现负面情绪。此时我们要做就是化繁为简,回到原点,快速让孩子在简单与复杂之间转换,此时其他学生还能向辰辰学习,从另一角度为辰辰树立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特殊学生的特殊体现在很多方面,任何一个特殊学生都需要我们去抽丝剥茧,在加工成美丽的成品,只有这样,特殊学生家长的梦特教老师的梦才能像中国梦那样时刻被提及,始终坚信这梦想我们是能实现的。因为每剥一层我们都看见了新的希望,每缝一针,我们又离目标进了一步。为了让更多地特殊学生进入社会我们尽量去刨根问底,细细盘问发掘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