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坪管制新技术新管理方法
2019-06-25薛飞
薛飞
摘 要:机坪管制移交是当前民航业的重点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机坪管制需求。文章首先对国内机坪管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机坪管制移交过程中的新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移交程序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机坪运行管理系统的管理新措施等,以期促进机坪管制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机坪管制;新技术;新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9-0205-02
0 前言
目前国内主要机场都已经陆续实施机坪管制移交工作,完成移交后,机坪指挥与塔台指挥的联系性更加紧密,相关工作任务也更加繁琐。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通过构建机坪管制移交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保证各项工作的系统化开展。
1 国内机坪管制现状
自2013年国家民航局颁布《关于推进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移交机场管理机构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后,国内机场陆续开展机坪移交工作。以往机坪管制中的航空器开车、滑行和进位等,分别由各分局塔台进行管理,在实际指挥过程中存在职责重复的现象,不仅运行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增加机坪管制的安全风险。在“通知”下达后,各地空管局也制定了落实机坪管制移交的指导文件,根据塔台指挥系统融入相应指挥功能的思路,从空管中获取飞行计划、飞行状态、雷达航迹数据等,由机场统一负责机坪管制工作。在此情况下,能够实现机坪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升机场综合服务和保障能力。在机坪塔台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引进场监雷达(SMR)、闭路电视(CCTV)等系统,提高机坪监视能力。然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划分机坪管制责任,重构管制程序,实现统筹协作目标,为机坪运行安全提供保障[1]。
但是从目前机坪管制的移交情况以及移交后的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管理技术、方法的落后,还未真正实现机坪管制移交的预期效果。从主体责任的划分情况来看,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跑道、机坪的航空器管制统一由空管塔台负责,另一种是跑道航空器运行由空管塔台负责,机坪航空器运行则由机场运行指挥中心负责。在实施机坪管制移交后,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只负责管理本公司机坪。但由于机坪管制移交的运行时间尚短,缺乏管理经验,关于管制移交程序、运行法则和移交区规划方面的技术研究较为薄弱,导致实际工作中容易容易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快机坪管制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创新,确保机坪管制移交过程及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
2 機坪管制新技术的应用
2.1 构建机坪管制移交程序
机坪管制移交具体是指在管制单位之间实现航空器管制责任的转移,目的是保证航空器指挥工作的系统化开展。同时通过合理划分管制责任,避免发生职责冲突、覆盖面不全等问题,最大化的为航空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在机坪管制移交过程中,需要与航空地面管制结合起来,从进港、离港航空器地面管制流程中的移交程序设计着手,通过构建完善的机坪管制移交程序,确保机坪管制移交工作的平稳进行。具体的移交任务包括前置移交、通信移交、责任移交等。
首先,前置移交是由管制移交方在管制移交前的一段时间,通过与管制接受方开展协调工作,确定机坪管制移交的具体事宜。前置移交方式包括直通管制电话、管制设备数据通信、对空电话和业务电话等。其次,管制设备数据通信是最快捷的前置移交方式。通信移交是在完成前置移交后,由管制移交方的管制人员通知航空器驾驶员,告知管制接受方和频率等方面的信息,知识驾驶员联系管制接收方的具体工作。最后进行责任移交,在航空器通过管制移交点后,自动完成管制责任的移交[3]。
2.2 合理设计进港、离港管制程序
在机坪管制移交过程中,进港和离港航空器的机坪管制移交程序尤为重要。其中进港移交程序是指航空器脱离跑道后,需要与地面塔台建立通信连接,地面塔台从现场指挥部门获取航班预分配信息,对进港航空器进行指挥,使其滑行至机坪管制移交点。然后与机坪塔台进行协调,此时需要密切监视航空器的滑行状态,如果发现滑行冲突,需要及时进行调配。机长报告航空器接近机坪管制移交点后,与机坪塔台建立联系。成功建立联系后,由机坪塔台指挥其滑行路线,同时继续监视航空器滑行状态,对滑行冲突进行调配,直到机长报告看到机位引导后,停止指引服务[4]。
离港航空器管制程序是在航空器关闭舱门后,根据规定的起飞时间,向管制单位提出放行许可申请。获得许可后,建立与机坪塔台的联系,采用VHF通信方式。机坪塔台根据航空器的运行状况,对其发出开车指令,然后对其开车动态进行密切监控,防止出现冲突。机长保持接受机坪塔台频率,带航空器推出后,根据塔台的滑行路径指令滑行到管制移交点。在接近前置移交点时,由机坪管制单位建立与地面管制单位的联系,协调移交工作,然后通知航空器前方管制单位的信息。在进港、离港航空器管制移交程序的完整运行下,可以确保机坪航空器的运行安全,同时明确责任划分机制,减少职责冲突,持续为航空器提供指引服务。
2.3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实施机坪管制移交管理是为了提高机场的整体运行效率,避免因航空器的机坪运行问题延误航班。针对国内机场航班起降量持续增加、客流量不断提升的情况,采取机坪管制移交管理措施的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需要执行新的管制移交程序,并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确保机坪实际运行效率。在机坪管制移交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机场、空管单位和航空公司都需要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为上述管制移交程序的执行提供支持。
其中,项目前期投入一般较大,机场需要投入上千万全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且由于机坪塔台收费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机场资金回收压力较大,需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缓解机场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应不断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在机场软硬件设施的更新过程中,加强人员培训,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各系统的操作方法以及机坪管制移交程序。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已经无法依靠人工管理完成机坪指挥工作,必须依靠场监雷达和多点定位设备等,完成对航空器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指挥工作,确保信息传递效率。此外,机场应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建立与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的紧密联系,完成电子移交功能,并基于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不断提高机坪管制水平。
3 机坪管制新管理方法的实施
3.1 创新指挥流程,合理选择移交模式
在机坪管制移交的管理方法创新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管制指挥流程的差异,采取适用的管理方法,并对移交模式进行合理选择。从航空器的进港、离港流程来看,进港程序主要包括建立联系、下达落地许可、接地、脱离跑道、滑行和进位等。离港程序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接收领航报、下达放行许可、指挥航空器的推出、开车、滑行和起飞等。在实施机坪管制移交前,离港流程的指挥工作主要由塔台完成,移交后的发布许可由塔台负责,指挥任务则由机坪指挥接管,航空器达到指定位置后再将指挥责任移交给塔台。
对于进港指挥而言,实施管制移交前的指挥工作基本由塔台负责,而管制移交后,航空器脱离跑道之后由机坪负责指挥,而且不再将指挥权移交给塔台。在这样的管制过程中,需要对管制移交的细节进行商议,明确移交模式。具体包括跑道头移交、停机位移移交和混合移交模式等。其中,跑道头移交的目标席位取决于所述塔台,停机位移移交的目标席位取决于空管单位。混合移交模式更为复杂,需要对管辖便捷进行定义,同时适用范围也更广,可以在复杂机场采用混合移交模式。
3.2 构建机坪运行管理系统,满足统一管理需求
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机坪管制需要依靠机坪运行管理系统的支持。在机坪运行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保证与空管系统的数据对接,并且满足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机坪指挥所需的数据包括航班信息、监视数据等,几乎全部来自空管系统设备,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避免数据传递受到干扰。在机坪管制移交的实施下,还要确保空管单位和机坪指挥机构都能够掌握所需的信息,从而保证航班指挥的连续进行。在划分职能的过程中,不能对实际指挥业务的开展造成影响。应建立权限控制机制、跟踪记录机制,出现问题时,满足事后调查业务的开展需求。此外,不能对现有空管塔台指挥系统造成干擾,部分职能移交机坪指挥,会对空管塔台指挥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将二者的管理流程紧密衔接起来,满足统一管理的需求。
3.3 利用系统功能模块,提高机坪管制效率
机坪运行管理系统为开展机坪管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在管理方法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模块的作用。首先是系统的数据支持模块,通过对空管自动化系统、多点定位系统和场监雷达系统等方面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为统一管理的实施提供支持。其次是机坪管理和移交模块,可根据运行管理协议,设计管理权限数字化移交功能,提高跨单位指挥的管理协调性。还有机坪管理的隔离模块,可以避免系统就会过程中产生影响,确保现有空管系统的正常使用。此外,系统还提供了应急管理模块,如果机坪管理功能暂不可用,可以有临时机坪管理软件接管,保证指挥业务的连续性。在这些系统功能模块的使用下,能够为机坪管制效率提供保证,尽可能减少各方面影响因素,确保机坪指挥的高效开展。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通过采用基础数据管理、查询模块,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掌握机坪运行状况,提高基础数据处理效率,降低出现错误操作和管理冲突的几率。
3.4 完善配套系统设计,保证管理服务的连续性
在开展机坪管制工作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上述管理系统的作用,还需要完善配套系统设计,确保机坪指挥系统的稳定运行。配套系统设计主要为机坪指挥系统提供底层数据支持,包括航班计划、电子进程单、监视数据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将其自动导入到机坪运行管理系统中,为开展指挥工作提供依据。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时间节点、指令信息、里程碑事件等的信息应用,并将结果返回给数据支持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闭环,从而实现对机坪管制过程的有效控制。机坪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掌握这些新的技术方法,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管理服务过程的连续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坪管制移交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创新机坪管制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失误的几率,提高机坪运行效率。在此情况下,能够为机坪管制的数据安全、航空器运行安全等提供保证,进一步提升机坪管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钰明,吴海云.机坪管制移交后机坪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2):76-79.
[2] 张一宸.机场机坪运行资源利用的探讨[J].民航管理,2018(11):42-47.
[3] 张序,周川,兰梓洲,等.机场机坪运行管理移交模式研究[J].民航学报,2018,2(01):19-21.
[4] 姜阳奇.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移交给机场带来新机遇[N].中国民航报,2017-04-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