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学反思
2019-06-25黄莹
黄莹
摘 要 教材从尿素在农业上的重要用途切入,介绍了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而说明这种细菌的作用是能够合成分解尿素的酶。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尿素以及分解尿素的细菌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自学-讨论-精讲-练习四个环节,使整节课内容充实,效果显著。
关键词 筛选菌株;统计菌落;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191-0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节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选修一专题二的第二个课题。专题二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贯穿整个专题,本课题是在学习了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之后学习的。从讲述尿素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开始,展开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研究,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进行加深和巩固。
正值我校掀起316课堂教学模式的热潮中,于是我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了一次课堂尝试,感想颇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首先,在本节课引入时,我用农民对两块地的产量不同设疑,体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反应发现,对于实际应用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并且对结果有很多种可能原因分析。紧接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假设一种可能原因,即尿素多了不一定有效,让学生在“背景资料”中找寻答案,发挥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本领。另外,通过“背景资料”让学生对尿素的有关发展历程及有关科学家有一定了解,结合维勒及巴斯德等人打破传统观点进行研究并取得成就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要人云亦云,敢于大胆设想,坚持己见,这样才能开辟新的天地。和简单的说教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比较,通过名人的真正事例,學生更易于接受。
其次,316课堂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因此,本节课的四部分主要内容,我都采用了先自学再讲解的模式进行。为了担心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无从下手,在每个自学环节进行之前,我先做一定的引导、启发,然后布置自学任务,即列出自学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对自学效果的检测。当然,这里我没有完全采用洋思模式,进行了稍微改动,自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以完善自己的自学成果。通过尝试发现,高二(12)班的同学自学能力还是不错的,因为通过三次自主学习之后的回答问题,他们基本上都可以回答的很全面,我只需要做稍稍补充即可。有部分学生竟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在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质疑:对于固氮菌某些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已经分解好的微生物来说,他们也能生存。对此,我也及时给予了回答,即这种选择培养基只能做到初步的筛选,要想继续深究,这样是不行的。可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他们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学习效果当然要比满堂灌要好得多,同时,学生主动学习的知识遗忘的也较少。另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特意安排基础不太好的几位学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样,对于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第三,实验内容的教学高中课本没有系统的讲解,但是却是高考的热点和学生的难点。因此需要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贯穿。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选择培养基配置,教学难点是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在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难点知识的情况下,首尾呼应,让学生解决刚上课时我提到的农民遇到问题,既检测了学生对本节课分离与计数的,又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节课看似没有专门的习题练习,其实对于这样的实验设计又岂会没有平时的练习有效。
第四,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学生们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我走下讲台,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而且适时的用一两句比较幽默的话语缓解课堂的紧张,即使有学生的观点有偏离或错误,我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激励他们,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收到了不错的成效,也基本上完成了三维教学目标任务。不管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课堂的驾驭以及对课堂的评价等等自身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涵,增强业务能力,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为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物教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