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研究

2019-06-25朱梦雨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6期

朱梦雨

【摘   要】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中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追溯历史它的产生和发展也共同见证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它的内容也不断的变化发展。在每个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理论化得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种种的磨难,但是依然蓬勃发展。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思想

Study on the thought of New Democratic Culture

[Abstract]  The new-democratic culture thought is a part of our socialist culture thought,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socialism.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cing history also witness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has experienced a long development of its content. In every period, the new-democratic culture thought has different performance. The theoretical process of the new-democratic culture is not smooth, and has experienced various hardships, but it is still booming.

[Keywords]  new democratic culture; the new democratic period; cultural thoughts

1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时间应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帝国主义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时中国处于一个水深火热的情况下。中国和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拯救中国的方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么多改革终究失败了。那么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够救中国呢?人们不禁深思。被长期压迫着的人民终究应该怎样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在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存亡攸关之际,谁将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的抉择。

1.1  新民主主义时期之前

洋务运动,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制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了改变其贸易逆差的国家局面。中国受到英国大量的商品输出和殖民输出,中国的传统经济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清王朝急需找到一个拯救其统治的办法。林则徐、魏源首先站了起来,他们提出开眼看世界。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也纷纷开始寻找维护清朝政权的办法,他们提出在不改变封建文化之根本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以此发展国家经济和民族振新。洋务运动的展开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开始形成具有中国色彩的民族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们,通过帮助光绪皇帝希望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洋务派们的失败让他们认识到光是器物上的改变并不能救中国,必须进行政治上的变革,然而清政府的权利都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并不可能让戊戌变法成功。

辛亥革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推翻了封建地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依旧没有改变中国人民仍旧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情况,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且恢复了帝制。学习了当时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依然没能救中国。但是中国人民没有放弃,我们始终在寻找一个能够真正救中国的方法。

1.2  新民主主义时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向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把目光移向了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并且试图从俄国的胜利中寻找一条救国的新方法。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下,一场关于“民主”与“科学”的运动展开了,反对一切的封建伦理思想,主张从文化到政治一起向外国学习。但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使他们在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后没能继续领导中国文化变革和社会变革走向深入,他们重进化轻辩证的思维在发展后期走向了激进的形式主义方向,没能科学地、合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西方先进知识理念的吸收和借鉴有效结合起来。

2  新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國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新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在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等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当时的革命任务,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们都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且具有相互作用,可以对政治和经济有一定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一定的影响。不仅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解释,而且也对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有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2.1  民族性

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有写到:“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底蕴及其浓厚的国家,而且国家文化的传承历经数千年而不断。中国的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民族性。而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我们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必须反映我们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压在我们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基本精神,有利于体现我们民族的魅力,让其他国家感受到我们民族的风采。

2.2  科学性

并且“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新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新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它的内容包括反对西方的帝国主义,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新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真理的客观存在性,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主张破除国内的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对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进行学习,辩证的看待他国文化。

2.3  大众性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我们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民主主义文化也需要保持大众性的这一特点。因为只有普通的人民大众都支持喜欢的文化才能長足的发展下去,就像我们的国家需要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广大的人民大众都喜欢的文化才是我们应该支持发展的文化,不能强迫人民去学习喜欢一些并不被他们能力接受的文化。

2.4  传承性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柏,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区分,面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就这样消逝。面对封建迷性思想文化则要坚决抵制。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具有民族特色的提升民族自信心的优秀文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昧的进行淘汰。

3  总结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依靠了它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实现了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生活更加幸福。我们必须坚持贯彻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作为我们党重要的指导思想不断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钦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民族意蕴[D]. 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金 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抉择[D]. 辽宁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