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现代葡萄产业全产业链道路剖析

2019-06-25石瑞赵润良周通李凡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6期

石瑞 赵润良 周通 李凡

【摘   要】 宁夏葡萄产业自“十二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却在近年来衍生出重生产而轻品牌文化建设、产业管理体系分散、发展水平不均衡、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等发展困境。本文探索了宁夏葡萄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提出发挥宁夏葡萄产业发展核心组织作用,以各类葡萄产品“互联网+营销”平台作为载体,建立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实现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和组织链的共享、共通,最终实现整个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高效益发展。

【关键词】 现代葡萄产业;全产业链框架;全产业链道路

The Analysis to Industrial Chain Road of Modern Grape Industry in Ningxia Province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ingxia grape industry since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has resulted in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the heavy production but light br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scattered industri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uneven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imperfect product circul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of grape industry in ningxia road, put forward to play a role of ningxia grap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re, to all kinds of grape products "Internet + marketing" platform as the carrier, a grape and wine culture, realize the logistics chain, information chain, value chain and chain organization sharing, common, finally realizes the helan mountain foothill grape produces sustainable, cost-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grape industry.

[Keywords] modern grape industry; whole industry chain framework;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road

作为宁夏“1+4”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截止目前,宁夏葡萄产业种植面积共计57万亩,占全国葡萄种植面积的1/4。即使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优渥,这两年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速度却逐渐放缓。本人与团队成员在进行宁夏葡萄产业机械化生产项目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增速放缓与区域葡萄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多方面现实问题密不可分。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以酿酒葡萄为主,在政策鼓励下,共建成酒庄185家,建成投产的不到一半,只有86家,这其中不乏生产能力弱或几乎无生产能力的“皮包酒庄”。酒庄前期的大投入与酿酒葡萄的迟产出形成鲜明对比,大批葡萄苗木产果量少或无法产果。而具有生产能力的酒庄,虽然已在国内外屡获大奖,但葡萄酒销路狭窄,价格亲民,使得收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而对于种植鲜食葡萄的农户与企业,则出现滞销甚至果子烂在树上的窘境。在一系列葡萄产业发展问题面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亟待有效的方案改善困境。

1  宁夏现代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重生产而轻品牌文化建设制约着现阶段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以下简称产区)“小酒庄 大产区”发展理念借鉴了法国波尔多等成熟的葡萄酒产区现状和产业集群理论,是在推动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产区实行列级酒庄管理制度,制定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1]。对产区进行列级酒庄评定,一方面激发了酒庄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却促使酒庄盲目投资。评选标准包括在本酒庄内完成葡萄酒酿造、陈酿、灌装和瓶贮的全过程,具有葡萄酒贮藏的条件和设备及一定的旅游休闲功能。自相矛盾的小酒庄建设理念阻碍着大部分葡萄与葡萄酒生產单位的发展,进而制约着产区的葡萄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各个酒庄在建设中过度追求葡萄酒酿造环节的精益求精,却忽视了葡萄酒文化的基层支持。产区内不但没有代表性的葡萄酒风格,且呈现的低端、同质化现象影响着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分散的管理体系影响产业布局协同发展

葡萄产业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葡萄苗木与品种的研发、葡萄育苗与种植的技术、葡萄生产与加工、葡萄销售、葡萄酒酿造技术与工艺、葡萄酒品鉴与营销、葡萄衍生品与葡萄文化旅游产业等。其中,葡萄的生产又包括种植、管理与收获三大环节。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带,覆盖银川市、永宁县、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四大产区的18个乡镇及12个农林场。

宁夏葡萄产业隶属于中共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即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管辖(后为产业局)。葡萄生产合作社、各类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协会及农垦集团也参与了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建设。宁夏葡萄生产业态主要由种植散户、种植企业与农垦集团构成,生产监控与管理属农牧厅管辖。据调查,产业局以政策、规范的制订为主,对于具体的落实却有些力不从心。宁夏已成立各类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协会8家,产业局隶书的50多家酒庄会配合管理,其余100多家酒庄则是产业协会管理。此外,玉泉国际酒庄属农垦集团管辖,负责与酒庄发展相关事务的管理。由此造成庞大的产业态隶属于不同机构、部门管理,使得体系建设与管理过于分散,对于产业整体把控缺失。

1.3  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不均衡

在扩张葡萄种植面积的同时,葡萄育苗与种植技术、苗木与品种研发水平欠缺,标准化建园技术尚未全面推广应用。由于资金、实力差距,种植农户与企业对于葡萄的种植、管理与收获水平差异明显,尤其体现在机械化使用率上。虽然酒庄数量连年增加,但葡萄酒的加工、储藏、酿造工艺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参差不齐,葡萄产业链的延伸手段落后,每年葡萄深加工不到总产量的8%,难以实现附加值增长和市场产业化发展[2]。在营销宣传、管理服务、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综合体系尚不完善,影响了整个产业的质量提升和效益发挥。

1.4  葡萄产业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产业立足的根本是经济效益。葡萄产业主要收益来自于葡萄及其附加产品,如鲜食葡萄、葡萄酒、葡萄干、葡萄汁、葡萄护肤品和保健品等。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以生产葡萄酒与鲜食葡萄为主,且均有各自的流通渠道。

除农垦集团外,葡萄种植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主要种植模式仍以小型化、分散化为主。因此,鲜食葡萄的流通以收购经销商、贩销大户、批发商或加工企业为主,许多小农和小販也是流通的主要执行者,如自产、分散流通和非契约流通等。葡萄酒的流通运行比较松散,流通方式依赖于各大小酒庄自身,各流通主体之间无战略合作或联盟关系,合作机制的缺失限制了葡萄产品流通大环境的形成。流通渠道包括酒庄现售、各类商超、线下酒水旗舰店和专卖店,以及官网、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

整体而言,葡萄产品流通一般要经过源头生产、多级中间商,最后才到达消费者手中,存在流通环节过多、链条太长的问题。由于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加之农户分析信息能力较弱,造成对于产品流通的风险预警能力差。

2  解析发展现代葡萄产业体系的全产业链道路

我国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包括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基于经济学在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加以界定的,重在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3]。

葡萄产业是宁夏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其作为经济产物确保了葡萄产品的供给,从产业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储运、营销5个方面实现产业链体系的构建,再结合可持续发展与葡萄文化旅游,充分融合一、二、三产业,有效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深刻把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内涵,组成符合宁夏实际的现代葡萄产业体系。基于贺兰山东麓现代葡萄产业体系的全产业链道路可从四个步骤加以实现,见图二。整个框架的关键是发挥宁夏葡萄产业发展核心组织作用,辐射全产业链发展的七个方面,组织各类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葡萄种植者、葡萄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尤其是酒庄运用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各类葡萄产品“互联网+营销”平台作为载体,建立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实现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和组织链的共享、共通,最终实现整个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高效益发展。

3  宁夏葡萄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与方向

习近平同志来宁视察时明确指出要打造集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而宁夏想要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最好的落脚点就是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的葡萄产业。基于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习近平同志来宁视察时的战略部署,从以下4个步骤提出未来宁夏葡萄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与方向。

3.1  进一步完善发展理念,开启全产业链发展道路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有着得天独厚地适宜葡萄,尤其是酿酒葡萄的自然资源。据此,贺兰山东麓在2003年成为继河北昌黎和山东烟台之后第三个被认定为葡萄酒产地的地区。宁夏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从苗木引进繁育、葡萄园管理到酒庄建设、葡萄酒酿造、销售,都制定了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了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基于“小酒庄 大产区”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改革“小酒庄”观念,降低列级庄评定门槛的同时,减少非生产性投资,把葡萄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培育葡萄酒文化,鼓励酒厂设备共享和租赁。通过产业融合,以葡萄酒特色小镇、产区葡萄酒体验集散中心、葡萄酒旅游车厢、精品酒庄旅游路线等方式加快试验示范区建设。以酒庄建设为契机,鼓励示范性酒庄从研发、生产、加工、储运、营销、文化、生态七个方面全面开启宁夏葡萄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道路,深入做好葡萄酒文化的培育。

3.2  充分调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全产业链道路奠定实施基础

葡萄产业因其自身价值链长,产品生产过程可分、产品可运输、生产分工明确,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具备集群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十分适合集群式发展。葡萄产业集群是以葡萄种植与葡萄酒加工酿造为核心业务,联系包装业、酒窖储存、商品物流、市场营销等企业和水平方向上的生产环节互补或配套行业,形成专业的分工与协作的产业空间组织[4]。

葡萄酒“七分原料 三分酿造”的说法,使得葡萄酒企业为获得优质葡萄原料、节约运输成本,在贺兰山东麓区域内发生空间聚集。第一步以葡萄酒酿造促使葡萄酒企业集聚;第二步是率先建立知名的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和品牌,推动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跟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加工企业和不同档次的丰富多样的产品,扩大产业集群规模。第三步随着葡萄酒产业集群的发展,助推集群区域的葡萄酒文化及旅游业和为葡萄酒产业集群提供服务行业的发展。通过扩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的所有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及加工企业聚集,整合所有酒庄,使之以产业集群的方式成为一个整体,为宁夏现代葡萄产业全产业链道路奠定实施基础。

3.3  以核心组织辐射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构建

培育核心组织,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并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构建。具有协调与带动作用的组织除了各类葡萄酒及葡萄产业协会外,就是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作为区直属单位,产业局应该首当其冲,积极联合农牧厅下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农垦集团、各类葡萄酒及葡萄产业协会等,以产业局为首,产区内与葡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所有组织、单位为成员,成立“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发展联合会”。通过“联合会”这一核心组织对产业链的上下游组织、部门或企业进行协同管理和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关系紧密、合作共赢、分工明确、运作一体的产业链体系,凭借其辐射带动作用,进行业务协调和系统控制,使产业链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根据其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价值链中的分工,充分利用自己的功能和价值创造。

3.4  将“互联网+营销”作为全产业链道路实施的突破口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5]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生产、流通、营销、服务可以提高企业乃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环节融合、链条融合,互联网便能够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立體服务于现代农业。例如,应加强葡萄修剪和采后分级,提高鲜食葡萄和葡萄酒加工产品的质量,培育一批知名的葡萄产业品牌,建立品牌文化。

4  总结

全产业链道路是未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困境,从产业整体发展高度提出适应宁夏实际的现代葡萄产业全产业链道路。然而,发展葡萄种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应与葡萄产业文化、旅游建设同步进行,贺兰山东麓葡萄生产应以葡萄文化为导向,确立形成集文化、休闲、度假、娱乐和旅游的综合产业框架这一发展目标。建立城市酒窖、全国重点城市的葡萄酒直销店、体验店,集葡萄酒品鉴、销售、葡萄酒文化观光旅游、葡萄酒教育等为一体,让广大消费者一边品尝着宁夏产区近百种优质葡萄酒,一边接受葡萄酒知识教育,用夯实的脚印打造宁夏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建立高效、稳定的产业链。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只有贺兰山东麓产区这个品牌响亮了,才能助力宁夏葡萄酒获得更高更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换梅.“小酒庄 大产业”是否适合现阶段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J].中国酿造,2017,36(6):193-196.

[2] 马宁心.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贺兰山东 麓产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21-26.

[3] 曹 慧,郭永田,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华中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1-38.

[4] 王 微,周 蕾,温淑萍.基于GEM模型的宁夏葡萄产业集群分析集群[J].江苏科技信息,2018,12:29-32.

[5] 李 仪.“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农业全产业链闭合平台的视角学习与探索[J].学习与探索,2016,9: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