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转变背景下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探析

2019-06-25孙瑾何秋萍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孙瑾 何秋萍

【摘   要】 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专业群是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向的主要途径。本文研究分析了商贸专业群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重塑课程体系等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普通高校商贸专业群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应用型专业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A probe into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Business and Commerce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 of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s a new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roup is the main way to turn to application-orient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e and commerce specialty group,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siness professional group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professional grou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curriculum system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为了让更多青年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培养各种技术人才为经济发展助力。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方位构想。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作了具体指导意见。“应用型”就是要求高校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不仅让无缘名校的普通学子拥有更强出彩能力,也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使难以与“双一流”高校比肩的普通本科高校带来了新机遇,培养出更多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可谓互惠互利。

1  专业群建设现状分析

专业群建设是普通高校转向应用型的主要途径,指利用资源共享,将一些相近专业组合成群,实现群内专业的优化整合。因此专业群建设应突出学科特色,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近几年来商贸类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使得商贸类专业招生人数持续上升。大多数院校都开办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相关商贸专业。为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将本省多所普通高校专业群作为试点示范项目。除少数高校以学科特色建设商贸类专业群之外,绝大多数专业群合力优势并未得到发挥,群内各专业联系不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不明显。

2  商贸专业群建设现状分析

建设初期学校以优化整合校内资源,组建现代商贸服务专业群等各个专业群,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人才,通过多方调研,不仅发现近几年各省高质量商贸专业人才缺乏, 特别是快递物流、市场营销、连锁经营、国际商务等人才供不应求。为适应本省“四区叠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们按照“四度”即“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行业企业岗位的紧密度、专业群相关专业的关联度、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支撑度”标准,重点建设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三个发展主线和 五个专业群,如表 1所示,其中商贸专业群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资产评估、市场营销等专业组成,对接现代商贸服务业领域。

学校组建专业群的初衷是为更好地服务教学,只是大家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2.1  专业群建设对接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

人才培养的方向必须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群建设必须整合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首先,从培养规划来看,专业群建设强调是群的发展,以整体优势对接相应的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单个专业的闭门造车。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专业群整体的优势体现不明显,尚未真正发挥专业群的优势,单个专业产业对接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其次,从培养方向来说,地区经济发展决定人才需求,因而要根据地区产业发展的变化决定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向.商贸专业群建设虽然注重产业特色,但前期忽视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专业群变化发展较落后于产业变化,造成了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性.最后,就人才培养内容而言,专业群建设不但要传授专业技能,更需要传承行业精神、服务意识和工匠精神等。

2.2  专业群内资源短缺问题

整合共享资源是专业群构建的重要优势。如何实现资源互惠互利是专业群建设的首要问题,校企合作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是专业群建设的主要资源。专业群建设中必须对校企合作资源予以充分考虑。一方面,校企合作中学校直接为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为学校提供了行业资源和实训机会,实现校企双赢局面。目前商贸类专业群虽与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校企合作程度尚浅,合作企业流动性大,合作项目未涉及行业重要岗位。实习实训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实习实训教学是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从校内资源方面看,兴建众多模拟实训室,但各种实训设备更新成本大、速度慢,容易造成专业群实训教学与实践工作脱节。而在校外资源上,学生顶岗实训时间短,有些所学专业与实习专业不吻合,未能将实践实习发挥出最大优势。

2.3  专业群内双素质型师资短缺问题

在商贸专业群建设中缺乏具有行业经验和实操能力的双素质型(双证书+双能力)教师。一方面,高校教师每年能争取到企业挂职锻炼机会,但局限于时间短、实超能力偏低、专业技能提升空间较小等因素,不能很好地达成学习锻炼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也考虑到专业群建设不能脱离行业的发展变化,也请进具有实践经验企业技师参与专业群建设,但企业技师缺乏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企业导师教学能力也是商贸专业群建设重要问题。

2.4  专业群行政组织管理机制问题

从专业群发展的角度,为了更好将群内各专业资源做到共享,需要各专业组成一个整体,统一协调管理.但现实中,群内各专业分属不同的教研室或系部,常常会忽略了专业群的整体协调发展。专业群建设如果没有统一协调管理,就会限制共享资源优势的发挥,实现不了互利共赢的目标。

3  商贸专业群建设改进措施

3.1  创建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实现产教融合

在我省“四区叠加”的建设精神指导下,迎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商贸人才需求导向决定了商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向,因此商贸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群建设需以“统一规划,整体发展”为导向,创建动态专业群管理机制,建立由行业专家和高校商贸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管理协调共享教学资源和行业资源,实现专业群发展与产业对接。委员会定期组织研讨会议,对专业知识进行“取或舍”动态化管理,及时淘汰专业群内落后的观念,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将专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密切联系。以动态集群的方式管理和建设专业群,让学生在掌握商贸专业各项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又能够熟悉最新的行业动态,增强了行业就业竞争力。

3.2  开发优化资源,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來,由于商贸专业招生人数上升,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实习实训资源短缺。专业群建设为了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实习实训资源有效管理不容忽视。学校可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争取建设资金,新建各类专业实训室,及时更新实训设备,并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对实习实训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资源的闲置率,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实训资源。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力度,让更多企业参与到专业群建设中,拓宽实习实训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专业群的建设中,校企合作资源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资源。校企合作资源开发中,既需要保持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也要构建深度合作模式。从校企合作层面看,校企之间必须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并通过合作章程加以规范,才能构建稳定且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二从合作内容看,企业提供的实习资源不仅要数量多,而且要提供关键的技能基础岗位,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资源岗位。为了使校企合作形成常态化共赢局面,校企应共同协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图一所示)完善商贸专业群建设,具体举措如下:一是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专家与专业教师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每年定期进行行业调研,充分了解产业发展,掌握人才需求变化,培养拥有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在将企业案例及时引进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例如《国际贸易基础》、《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案例 70%以上来自合作企业,建立企业案例库,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落实“三实”教学,即实务教学、实训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是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可以由企业专家参与授课,并以企业角度对专业技能要求出发,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例如《商务技术谈判》、《网络营销实务》等。在毕业实习环节,可由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协商制定实践实习环节具体计划和要求。积极引进企业导师,既加深校企合作深度,又达到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理实一体课堂和模拟实训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实现校企合作的融合,加快商贸专业群建设。

3.3  重视师资建设,重塑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质量直接影响商贸类专业群建设。为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鼓励教师到各高校进行访学研究,吸取专业群建设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提倡教师定期到企业基层实践学习,以提高实践技能。二是积极引进行业精英加入到专业群教学队伍中来,让企业专家参与实训教学。教师与企业专家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交流行业发展动态信息,构建更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课程体系:

3.3.1构建专业群基础课程平台,让学生对现代商贸服务业有整体基础的认识  群内各个专业相互协调为主线,打造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构成的课程体系基层,例如将《电子商务概论》、《物流基础》、《管理学基础》等课程开设为专业基础的平台课程(如图二所示)。

3.3.2根据群中各个专业特色,开设不同专业的核心课程  构成课程体系中层,配合商贸专业实践性的特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适量的实训课时。

3.3.3按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标准,开设学生必修或选修课程  构成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在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实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课余的时间,培养了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培养相应的行业精神和服务意识。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创新才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商贸专业群的建设, 产教发展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出具备商贸知识且有实操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 宇.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群建设探讨——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教育科学论坛》,       2018-03-30.

[2] 王承娜;安增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成效探析-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现代商贸服务专业群为[J].《当代教育        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9-10.

[3] 谢人强;叶福兰. 应用型本科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索——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J] .《辽宁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15.

[4] 徐斌华.财经商贸类专业群构建实践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贸实践》,2018-12-06.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