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略读教学方法的尝试
2019-06-25胡蓉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略读教学的目标控制展开探究,具体以小学语文《顶碗少年》一课为例,从四个层面阐述了略读教学中自主学习、导学达标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目标控制
作者简介:胡蓉,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孱陵小学教师。(湖北 荆州 4343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0-0111-02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比重很大,启发性强,与精读课文是举一反三的关系,是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运用的延伸,侧重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笔者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略读教学方式,力求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以读为主、以导为辅、导练结合的风格,总结了一套自主学习、导学达标的方法。其过程如下:自拟目标——独立尝试——学习汇报——目标调控——导练结合——讨论交流——学习评价。本文将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顶碗少年》一课为例谈谈略读教学的基本做法。
一、在尝试中提出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针,也是学生学习的标准,目标明确了,学生才会学得主动。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变为学生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前篇课文及单元训练提示中寻找与该篇课文学习目标的联系,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到合理的定位,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大多数学生能明确自己能从该篇课文中学到什么。
学生找到了略读的切入点,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因为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教学是一个从扶到半扶半放及全放的过程。教师还要给学生指明一条学习的路子,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学,在实践中让学生回顾前篇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将其迁移到该篇课文的学习中。笔者经常指导学生按八步常规读书法完成自定目标任务,具体要求是:读,进入情景,边读边想象,感知课文内容;划,划重点句、中心句、佳句;思,扣住重点问题,读有所思;释,联系上下文解释字句,查字典理解难懂的字词;问,提出疑难问题;赏,评品佳句佳段并记诵;列,列课文提纲,理清文脉,体会作者思路;结,归纳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学生明确了方向,就能围绕自定目标去自学,教师应该放心、放手让他们去读、去理解、去思考、去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充裕,大多数学生能够借助旧知识来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积极性也高。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悟到的、想到的说出来,使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在引领中目标调控
因为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学习目标的定位标准不一样。自学中快者快学,慢者慢学,老师则不能喊“齐步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目标的难易程度,随时进行目标调控,提出适宜的训练目标。在《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前篇课文掌握的知识要点迁移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来。学生给自己定了五项学习目标:第一,初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保底字,理解生疏的词语,划出文中经典句子;第二,弄清课文内容,了解写作顺序;第三,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第四,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第五,学习作者写人的写作方法。学生在自学中显然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自读中容易掌握第一、第二、第五个目标,所以教师要把第三和第四个目标是本课的突破点。
教师在学生自学中对学生采取大胆放手之后,“再扶”学生才有针对性,这也是学生求知的需要。因此,对于重点目标,老师应精巧地“扶”,授之以渔。怎么“扶”?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把练习穿插在定向的自学中,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沿着思维的台阶迎阶而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思考,掌握学法,内化新的知识点。如在学习《顶碗少年》这篇略读课文时,教师按照既定目标“边扶边放”激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完成第三个目标。例如,先从题入手质疑问难,引出学生思维的深度:“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然后再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你想从文中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质疑。再次让学生带疑自学、以读理文,也就是让学生进入情景默读课文,弄清自疑问题。
填充练习:
我知道: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使我体会到什么;我会想:如果去掉这些词语,你脑海中会不会出现顶碗少年的形象?为什么?学生在自读中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进行审美,达到思维与语言训练的统一。之后再轻声读文划出周围观众对顶碗少年几次顶碗所表现出的神态与动作。
针对第三个目标,教师要确定训练的内容,为学生设置训练的坡度,使学生在读读、思思、划划、点点中形成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动机。
三、在交流中突破目标
上好略读课文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该怎么办?教师应把问题还给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也能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营造一種和谐民主的探讨氛围。实践证明把问题还给学生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会,而且有利于学生会学的好方法。
针对难点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展开热烈讨论(如小组讨论、同桌议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在讨论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巡回了解学情,疑难处适当点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顶碗少年》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生对此在前篇课文《桃花心木》一文中已经有了认识和理解,在这节课中学生要注重深化和运用。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抓住表达作者主旨的关键句子,但怎样体会作者的内心呢?学生感到棘手了。例如,文中最后一段写到:“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学生能体会作者心中“微微的激动”吗?在这种激动中,作者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写下来。这是训练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疑难。教师把难题留给大家,组织大家互相讨论,在讨论中启发学生抓住顶碗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及观众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神态的句子,借此来细致研读分析他们的内心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台上这位少年经历了无数的磨炼,才有这样高超的表演?如果你是他,面对着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你会怎样想?如果你是观众,对这位少年的表现你又怎么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在讨论中教师要肯定学生独特的见解,不必过分强调学生的见解必须和老师的相同,通过师生互评互议从而达到第四个目标。
四、在检测中修正目标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达到。”评价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学生对已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回顾,能更好地积累经验来指导后面的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使教师能从实际出发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一篇课文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回顾全篇课文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所用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并主动评价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吸取新的学习方法,主动整理读书笔记,从而为自身的学习迁移打下基础。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形式、方法多种多样,但学生应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学生明白一篇课文应学什么?怎么去学?学得怎样?主动进行自读、自思、自议、自练、自结,才能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邵冲.师者,授之以渔——刍议“略读”课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教研),2011,(4):35-36.
[2] 叶建松.巧用自读卡,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J].小学语文教学,2011,(22):53-54.
责任编辑 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