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

2019-06-25吕晓伟刘雨萌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生命教育问题与对策

吕晓伟 刘雨萌

摘   要: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乐观生活与独立发展,从而创造生命的最大价值。《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大量关于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等核心素养的内容,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是该课程开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合理安排。文章在探究生命教育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生命教育;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吕晓伟,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刘雨萌,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研究生。(陕西  宝鸡  7210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0-0055-03

一、生命教育的发展背景

生命教育是使人面对生与死的教育,它旨在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最终成为独立的人。笔者认为,生命教育不仅是所有教育的保证,还是教育的最高理想,生命教育不仅关系到今天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明天生命的发展。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国家之一,其生命教育理念主要指公民教育、个人教育、社会教育和健康教育,突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特别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注重使学生养成珍爱生命和尊重他人的品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基本普及。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并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以确立自己的生活态度。美国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包含死亡教育、健康教育、生计教育、挫折教育等,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在各国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二、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实施现状。第一,生命教育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的规定。由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爱惜生命,不做伤害自己以及他人生命的事情。

第二,生命教育已渗透进相关学科之中。比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就有诸多关于生命教育的教学课题,如《生命可以永恒吗》《敬畏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等。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并深刻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生命教育已进入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中。比如,针对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的现状,学校举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此活动不仅落实了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预案,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加深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又如,在中考前夕,学校对初三学生家长举办了一场题为“如何帮助学生度过中考前后”的专业心理辅导,在此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師从多个方面为家长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使其在家庭教育中及时对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使之顺利克服中考的困难。

2. 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对生命教育缺乏深度认识。首先,虽然多数政治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里的内容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但由于其自身对生命内涵认知模糊,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落实生命教育的目标,导致生命教育缺少立足点和落脚点。其次,有些教师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德育部门,生命教育与自身教学距离太远,所以在教学中很少全面、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最后,道德与法治课中关于生命教育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多数教师都支持开展生命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大部分精力仍然集中在教材知识内容的讲授上,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贯彻生命教育的内涵,实施的水平如何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都缺乏必要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

比如,多数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敬畏生命”一课时,多数教师仅停留于传统的说教,只是生硬地灌输“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珍爱他人生命与珍爱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等知识要点,而很少结合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进行分析,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并接受这种方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很难真正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就更不用说贯彻于平时的生活实践中了。

第二,学生对生命教育缺少深刻的理解。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希望不断完善自己、善待别人,保护动物、环境,渴望世界和平,能正确认识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希望发掘自我的潜力以实现自我价值,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各个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完善,个别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极端化,在遭遇某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甚至选择暴力手段,对个人、同学、教师甚至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盲目性,且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由于青少年还未能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因此对生命的认识较为肤浅。当前,大部分中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并没有认识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行为的准则以及利益的捍卫者。另一方面,中学生所接受的生命教育未能行之有效,生命教育的实施未能从深层唤醒学生的内心觉醒。学校和教师开展的生命教育仅停留于表面,教材所揭示的人生哲理过于抽象,在家庭中,家长也未能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致使学生对生命内涵的认识还十分模糊。

比如,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先入为主地对生命的内涵持有一种消极、错误的态度,这就导致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更加艰难。因此,教师更加需要采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加深对生命内涵的认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师就必须转变自身的生命观和教学观,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态度和行为方式,结合新课标指导下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增加实际体验,减少传统说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的内涵和意义。

1. 以多种教学方法拓展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生命教育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地实现学生对生命内涵的感知和理解,让课程教学不再是简单、机械地死记硬背,而使学生自发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上关于“善行”的插图编排成小短剧,要求学生课前自行组队排练并在课上表演,通过表演切身体会帮助他人、关爱生命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养成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尊重、爱护他人生命的品质,通过此种方式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这样的活动设计增强了课堂的开放性,实现了教材严肃性与教学活泼性的有机统一,这无疑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所在。

2. 充分探究和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当前,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缺乏可供参考和学习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主要依靠《道德与法治》教材,但由于教材还承担着多方面的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在生命教育方面有所遗漏和欠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积极主动地开发和挖掘教材以外的资源,包括生命教育的相关书刊以及网络资源,并及时关注社会中有关生命的热点事件,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再充分将其运用到课堂生命教育中,增强生命教育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命教育的内涵,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挖掘教学资源,课前观看、阅读一些与生命有关的电影视频、刊物书籍,筛选、截取一些与本课教学相关的素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如在导入新课时播放“马航MH370”客机失事营救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是脆弱、艰难的,更是坚强、有力量的,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在“珍爱他人生命”的教学中,可列举近期热点事件“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引发学生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生命至上的意义,当遇到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我们应当见义勇为地站出来维护生命的安全,但与此同时,也要冷静考虑自身的能力,不能盲目地帮助他人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3. 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友好的交流环境。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是生命教育开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只有构建起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开展的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通过自主或同伴间的探究,实现自身知识的生成和对生命的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和谐、融洽的課堂氛围。比如,利用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堂小短剧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之实现知识的自发生成和道理的切身感悟。通过对材料的深入挖掘、提升,让学生逐渐理解教材蕴藏的深度内涵,使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心理素质,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是一种直面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教师应该运用学科特点,发挥生命教育的独特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使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内涵,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郑晓江,张名源.生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王定功,路日亮.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3] 侯岩峰.“生命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廖美盛,雷斌根.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上饶市为例[M].宜春学院学报,2010.

[5] 姚黎.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路径探索——“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例[M].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0).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程生命教育问题与对策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探讨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