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典藏工作的现状和发展分析

2019-06-25段知雨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典藏公共图书馆现状

段知雨

摘 要:做好典藏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当前的主要任务,它是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重要組成部分,书库藏书是图书馆文献资源中的核心后备力量,与此同时,也是读者服务的基础资源类型,典藏书库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读者的服务质量。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现状加以分析,提出优化调整方案,推动公共图书馆未来更好更优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公共资源得到了有力拓展,各大公共图书馆均开始进行办馆模式创新整改,从最开始的合并到今天的独自壮大,尽管渠道不同,但是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实际上便是图书馆本体文献资源和整体布局以及结构的真实写照,之后在此基础上彰显图书馆信息存储效能和作用。上述综合指标,对公共图书馆综合实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做好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推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改进和创新,为达成全民阅读夯实根基。

一、当前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现状分析

图书馆是民众学习和阅读的主阵地,是搜集资料和整理图书的重要场地,以优质文化教育机构形式出现。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主要是对加工处理操作之后的文献,实施优质的物理空间分配和安排以及设置等,对相关文献物质载体加以良好的保存,保障阅读资源“多”“实”,主要涵盖了文献在各个部门内的分配工作和包装工作以及上架工作等。但是当前图书馆典藏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运行弊端和不足,我们要充分的加以认知。

首先是管理思想落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忽略了典藏工作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工作主要分为采购环节和编目环节以及典藏、流动环节,这几个环节都十分的关键和重要,此时典藏工作在整个图书馆工作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起到了纽带和桥梁式的衔接效能。现在因为公共图书馆规模日渐扩大且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图书馆典藏工作要求也变得愈加严苛起来。老旧式思想中,普遍认为图书采购才是图书馆工作基本点,典藏工作只不过是采购环节的整合与拓展,典藏和服务的关联性较小,典藏和编目工作之间才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显然,此种思想是错误的,遗漏了典藏工作重要性,也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工作原则与宗旨,降低了读者阅读兴趣,整体服务效果可谓大打折扣。

其次是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问题且未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主要分为图书配置部分和图书调拨部分以及图书排除部分,但是因为图书馆机构安排不科学现象出现,加之职责难以明确,部分工作就是重复又重复的做,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典藏工作仅是表面式的应付上级部门要求,走走流程和过场,典藏工作职能未能得到透彻履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空间受限问题,新书分配过程中,属于典藏范畴内的图书剔除工作和调拨工作,都交给了流通人员和兼职人员来操作,职责尤为模糊,假设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的漏洞就会显现出来。

二、图书馆典藏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

首先是利用率高低原则。将常用图书藏在一线位置,常用图书会入藏到外借部,少用但具备保存价值的图书需要在二线图书库中加以保存。

其次是复本量原则。只要是采编部门加工整理的图书资源,复本量数量按照规定,保障合理数量的书本数流动,并对外开放,阅览室和典藏库都要及时收纳。复本量很大的时候,外借部和阅览室需要酌情加本,假设复本量的数量相对较少,要在综合保障外借部基础上,剩余图书部分投入到阅览室中加以使用。

三、问题成因分析

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时刻注重典藏工作现状和发展态势,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踪检查机制创建和评价反馈机制评价。专业典藏工作进行阶段,应该将专、藏、用的特点均透彻彰显出来。身为采编机构,专业典藏工作阶段,应该将民众需求和公共图书馆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对图书馆典藏内容加以确定。典藏入库书籍,要具备一定的广泛性和有益性以及时效性,典藏使用率高和质量优良的图书资源,不应该让没有价值和利用率低的图书进入馆内。

通过不断调查和分析可看出,很多图书馆典藏工作人员并非专业人士,有时还会存在兼职人员,此种状况出现,使得图书馆馆藏人员没有统一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约束,不能建立层次化、高涵养的工作团队,岗位设置方面十分的简单,不能根据工作量来加以分工操作。一般均为定位单人岗位,通常都是由一个人来进行新书收纳和上架和剔除以及服务读者,这样的工作效率不高且成效欠佳。

图书馆管理人员和专业典藏书库管理人员,二者应该做好和读者之间日常交流沟通工作,这是进行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和核心前提,但是当前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此环节进行了简化,此类人员并不会关系书籍利用情况,与此同时,也对读者需求和相关反馈信息等漠不关心。因为反馈机制和沟通机制的双向缺失,专业典藏书库就像孤岛一般,信息出现封闭发展态势,长期下去,民众的阅读兴趣就会降低,来馆阅读和借书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四、公共图书馆典藏工作操作方案与发展途径分析

公共图书馆典藏书库以基础部门形式出现,尽管不会直面民众,但是建设好坏对最终的服务质量来说起到了决定作用,和图书馆职能履行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所以应该分析图书馆藏书基本要求。第一就是要分析读者需求,方便读者找寻图书,提升读者服务水准,基于此,最大限度上彰显藏书效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诸多资源,管理人员一方,要了解排架信息和类目分布信息等,循序渐进提升服务质量,另外就是书库位置,要和图书馆各个组织间达成有力协调,使得图书收藏和图书流动变得有条不紊,存书环境要全面保障,提升安全性的同时,防止图书资源消极流失和损坏,从根本上维护藏书系统完整性和安全性。

典藏书库划分标准方面。根据习惯进行基本书库划分和辅助书库划分以及专门书库划分。广义之上的基本书库,便是公共图书馆总书库,它是藏书基础。基本书库对图书馆馆藏保存本加以收集,涵盖了常用图书资料内容和公开图书资料内容以及限制流通图书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基本书库对辅助书库和专门书库一方,均起到优质协调效能。

藏书数量控制和优化十分重要。当前公共图书馆藏书补充工作不断进步和发展,馆内藏书数量连年攀升,书库饱和问题凸显出来,所以持续的进行书库扩建来抑制图书增长趋势并非长久之策,要适时进行藏书增长速度和数量控制,因为藏书数量是呈无限增长趋势的,这将和物质设备和人员配置以及管理工作之间产生一定矛盾。第一要务便是持续维护图书馆藏书稳定进步,要制定详细且科学的文献采购标准要求,制定出相对合理且科学以及可行性高的图书采购计划,科学控制新晋文献资源数量。此时新增文献资源和原有资源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好,采访组织需要到流动部定期调查整改,核查复本是否需要补充,严格控制新书购进流程和细节。对不同类型学科文献比例也要进行科学确定,学科发展速度和文献增长数量呈正比关系,藏书购入工作和资源收藏工作都要酌情操作,按照公共图书馆性质和工作任务进行购入,适度和适量是基本原则。

清点工作。需要全面清查公共图书馆馆藏方法理论可行性,但是清点阶段需要投入诸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还需要大量时间,但是图书馆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运行的有机体,我们在进行书库清点工作中,新书会不断进入,民众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彻底清点举步维艰。所以全面清点较不现实,但是不定期清点可操作性高,也可使用随机抽查在架图书,以有效清点,最大限度上保障公共图书馆重点藏书完整性。

藏书布局,按照书库规模加以恒定,从而顺利进行后续规划操作和设计操作,通常涵盖了密闭书架类型和开架书库类型两种形式,而现在的典藏书库则将闭架管理视为重点。闭架书库无需为读者提供预留活动场地,所以可以更好更优的提升有效藏书区域范围。闭架书库一般使用高度250cm的七层平面书架和双面书架,此时行距要维持在80cm左右。书架容书量方面,要求线装图书为500册,中文图书数量为450册,外文图书数量为250册,期刊合订本数量为120册,报纸合订本数量为90册。具备优越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应该适时引入密集型书架,此时的容书量通常可增加大约70%的额度。有效空间达成合理的书库比例分配最为重要,社会科学图书类型和自然科学图书类型,二者比例为3:1,平面空间比例需要维持在4:1的比例,从而满足社会科学图书增长诉求,要综合分析社会科学藏书区书架层板密度,如此,处在同一立体空间范畴内,平面空间就会增加,藏书量便会得到保障。

权责到位是馆藏工作的重点,需要进行专人管理,此种安排模式可以帮助书库管理人技术提升,馆藏书库安全也会得到保障。要确保工作区域排架质量,工作人员要负起责任来,全身心的投入馆藏工作之中。因为分区管理实施,工作人员责任区范围内的图书分类印象深刻,为读者借阅和浏览图书提供优质服务。旨在优化人力资源,全馆统一管理势在必行,根据图书使用范围进行库区划分,假设出现不同库区藏书量,亦或是工作量迥异现象出现,此时可将书库进行小区域若划分,专人专管。

馆藏负责人员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综合素质,熟悉图书分类法内容和排序章程,了解科學排架模式,了解操作和使用修复工具,对损坏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恢复,与此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来胜任图书搬运工作,也要拥有主动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精神与态度,全心全意的为大众服务。

五、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愈加之高,公共图书馆身负全民阅读责任,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做好图书馆馆藏工作,从根本上提升馆藏质量和效率,紧随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满足民众阅读需求,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精神根基。

参考文献:

[1]岳红良. 浅述读者需求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导向性作用[J]. 大众文艺, 2017(12).

[2]余美萍, 丁玉玲. 我国图书馆藏书索引编制之现状与对策——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书为例[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5(3):92-96.

[3]童蕾. “零增长”理论视域下的图书馆藏书复选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8, v.38;No.185(3):51-54.

[4]汪然. “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立体阅读”模式探索——以金陵图书馆藏书票项目为例[J]. 新世纪图书馆, 2018, No.262(06):36-39.

[5]徐时云. 地市级图书馆古籍藏书排架体系研究——以扬州市图书馆为例[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 37(10):128-130.

猜你喜欢

典藏公共图书馆现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