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康养e站”项目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新发展

2019-06-25刘佳童章倩茹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互联网

刘佳童 章倩茹

摘 要: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以安康市“康养e站”项目建设作为实证依托,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工作”这一创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倡导将社会工作服务与互联网应用结合起来,以期不断提高服务落实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工作;康养e站

自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提出“智慧地球”以来,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信息技术先后进入信息化建设领域,呈现出日益繁华的盛况;而现今“互联网+”的新时代也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时代背景解读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一种工具、一个平台,为大众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机会。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起,党中央积极鼓励各类行业融入互联网的大家庭中,以实现智能化综合管理。几乎与此同时,在第九个“国际社工日”中,时任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在访谈中提出要与时代接轨,推动社会工作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更好地促进网络新时代社会工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利用“互联网+”的利好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提供契机,优化服务资源配备方式,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助力社会工作智能化发展、社会工作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等新任务成了每个社会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问题。

在逐步推进“互联网+”的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多方因素以实现共同目标。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了个人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藉由此可以得知,人类对于“互联网+”积极探索的行为也会随着自我认知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相应地作出调整。所以,社会工作者要立足于社会环境和自身认知作出相应的行为决策,同时要积极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致力于引入“互联网+”的新型模式助力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实证项目分析

本项目基于安康市实际,拟建设的“康养e站”是一个集健康、养老、运动、心理、文化等于一身的网络平台,网站设计采用B2C模式,将安康地区线下康养类机构进行汇总、分类,使其入驻我们的线上平台;主题以健康和养老为重点内容,将广大的消费群体与各类型的养身保健等实体机构直接联系起来,为顾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选择体验。这一平台的创建不但对于安康市康养服务市场的发展有所推动,而且能够为社会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工作模式提供助力和参考。

项目依托“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者服务)”的方案,倡导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互联网手段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并拓展服务宽度。在探索“互联网+社会工作”的历程中,应主张以国家政策为目标导向,相关部门合作为具体方式,共同做好社会服务。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责任

社会工作者在本项目中一方面作为政府政策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另一方面也作为项目倡导者和管理者,其承担的具体角色责任如下。

一是资料收集,精确判断。在项目设计前期,社会工作者应运用社会调查方法进行民意调查。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实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继而对于人们的需求作出初步的判断,像是藉由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可以得出保健与养生类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度会比较高,从而发现本项目推广的契机。

二是重组资源,把握优势。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优势视角理念,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分配、整理。如选择专业构成合理的大学生为项目提供对口的人力资源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依托学校的有利资源,如专业老师的指导、良好的创业环境等。

(二)项目实施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社会工作”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可以为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社会工作向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互联网+社会工作”的进一步融合,为信息时代市场的拓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有利于信息畅通和扩大市场,继而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项目的建立可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选择,项目在线平台的设计能够将安康本地线下所有康养类商铺进行归类和整理,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真正做到即时性的“货比三家”,从而节省消费者的甄别时间。

对入驻网站的商铺而言,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看到同行业的发展内容和发展方向,从而互相学习、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自我竞争力。平台也是企业自我宣传的一个窗口,可以帮其获得更多的订单,增加盈利。同时也有利于进行市场监督管理,做到信息的透明化;有利于市场的安全保障。

对参与项目的大学生来说,这也可作为一种自我锻炼。学生参与平台建设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处理实际问题,同时有利于自主就业、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培养创新精神。

对社会工作专业本身来说,“互联网+社会工作”的项目设计有助于改善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更好地让社会工作者走进千家万户开展更为多样化的精准服务。

三、实施优势论证

在“互联网+社会工作”的大环境下,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双重实践条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开放式交互實验平台体系。在平台创建上可以融合相关知识,对接社会资源、服从社会需求、增强合作的互动性、并最终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互联网+社会工作”的发展创新弥补了社会工作所涉及不到的方面,也让社会工作者更加注重自我能力的反思。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专业社工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延伸,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各类案主。

(一)智能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

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可以帮助我们落实智能化管理,丰富的数据和先进的技术可以为社会工作进行中具体的资源分配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互联网,可以整合多方资源、实现私人订制、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服务者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得并准确掌分析信息,从而对服务对象进行统筹安排。例如通过互联网即时互动,服务者可以清楚地知道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再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实现个性化的私人订制。

(二)创新型模式有利于满足多元化需求

互联网的开放性可以打破单一的信息沟通,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服务者可以获得详实的资料并整合运用,不仅有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可以通过集思广益创新服务模式和细节,使具体服务的开展从单一走向多元,并且能够及时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以获得反馈,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诚然,这里势必需要服务者能够自觉、自主、自立地学习有关互联网与社会工作融合方面的新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社会工作服务与互联网应用结合起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小结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对于社会工作发展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康养e站”项目的创建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才能拓宽和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万林,张洪英.互联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践与伦理议题[J].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2).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韩璐.“互联网+”环境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应对策略[J]. 泰山学院学报, 2017(5):127-130.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互联网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