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

2019-06-25郑绪诚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郑绪诚

摘 要:处在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时代,刑事犯罪的形式也呈现出智能发展趋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刑事犯罪所造成的危害比较大,这就要求在刑法的规制上能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跟进。本文先就人工智能时代对刑事犯罪产生的影响和主要风险进行阐述,然后就刑法的应对进行展开探究,希望能从理论层面的深化,研究能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容。

关键词:刑事犯罪;人工智能;刑事风险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能给犯罪工具带来新的变化,刑事犯罪利用智能化技术成为犯罪的重要工具,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也更大。如何防范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人工智能时代对刑事犯罪产生的影响和主要风险

(一)人工智能时代对刑事犯罪产生的影响分析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对刑事犯罪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在犯罪行为方面的影响就比较突出。人工智能產品可能就会被使用者以及研发者利用作为犯罪的工具,实施犯罪行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结合下,就能形成新的犯罪行为,大数据的过度集中化对社会所产生的安全威胁就比较大,由于大数据有着其多样化的价值,过度集中就是风险,信息越是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就会越大[1]。如果数据受到攻击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就可能会对这些信息加以利用危害社会和国家的安全。

再者,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过程中,也给刑事犯罪危害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危害程度进一步的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已经应用在各个发展领域,如金融领域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施股票投资操作等,这样就会造成市场和个股暴涨暴跌,这就会直接威胁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而将人工智能在商业中的应用,收集客户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料如果被窃取,就会给个人以及企业等带来很大的损失,所带来的危害性要比一般的刑事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要大。

另外,人工智能时代所对刑事犯罪造成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犯罪主体方面,使得犯罪的主体在发生着一些变化[2]。人工智能产品的实际应用当中,主要有强弱产品之分,如弱人工智能产品能在设计以及编制程序范围中独立判断以及编制程序,而强人工智能产品就能在设计程序中编程以及独立判断,以及能够超出设计程序范围。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深度学习后就可能形成自我意识,这样就会对数字编程和程序控制,如果产生错误意识,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在犯罪的主体上就会发生转移。

(二)人工智能时代刑事犯罪主要风险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刑事犯罪的风险体现在多方面,容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刑事风险来看,有着不同的风险呈现形式。强智能机器人的控制能力以及辨认能力是超出设计编程范围的,所以能够自主决策和采取行为,这样就能实现自身意志,所造成的刑事犯罪在主体上发生了转移[3]。强智能机器人和自然人是一样的,遇着控制和辨认能力,所以不受设计编程范围影响,就会彻底的违反设计人以及使用者目的以及意志,能够将强智能机器人作为独立刑事责任主体,所以这就需要将刑事犯罪的结果归责在机器人身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和自然人责任主体的自然规律有着独立意志是有着区别的,因为其没有生命体,独立意志能追溯设计者的编程以及使用中可能会触及到的敏感点等造成的危害社会行为。这是强智能机器人所带来的刑事犯罪风险。

而从弱智能机器人的刑事犯罪风险层面来看,由于其没有辨认和控制能力,故此实现的是设计人以及使用人意志。通过弱智能机器人的利用下进行实施刑事犯罪带来相应的便利,以及提高犯罪行为的效率。如常见的恐怖分子通过携带爆炸物的弱智能机器人在公共场合进行爆炸行为,由于这一情况下不会对刑事犯罪者造成生命威胁,所以更方便的隐藏恐怖分子,这就对实际刑事案件的处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4]。在利用弱智能化机器人后就会产生新的犯罪类型,所造成的刑事犯罪风险也是比较突出的。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刑事犯罪风险刑法应对

人工智能时代对刑事犯罪的风险通过刑法进行规制显得愈来愈重要,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时代也有着其必要性。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法律所产生的冲击也是比较大的,主要是技术使得法律滞后,这样在处理人工智能刑事案件的时候就会增加很大的难度。所以从刑法方面进行相对就可从几个方面加强重视:

刑法上设置人工智能犯罪条款。当前的人工智能应用在刑事犯罪中的案件愈来愈明显,所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较突出的,这就需要对这一方面加强重视,从刑法上要进行增加相应的条款,主要是增加滥用人工智能罪的条款,这样能从源头上对人工智能刑事犯罪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5]。由于滥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刑事犯罪的危害较大,会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个层面,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具备刑法当中犯罪主体主要条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可将滥用行为作为条款进行规定,未来进行司法解释等相关活动的时候进行详细的规定,达到刑法规范的稳定以及前瞻平衡,这样才能有助于控制人工智能刑事犯罪等风险的蔓延。

增加适用机器人犯罪刑法处理方式。从刑法层面进行积极应对,就要对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地位能充分的考虑,增加适用的刑罚处罚的方式。强智能机器人能脱离人类产生独立意志,所以对人类产生的安全威胁比较大,由于强智能机器人是人类模拟自身神经网络进行创造的事物,刑法就要尊重自由意志要进行考虑赋予法律主体资格[6]。然后就要对其行为完全成为法律意义行为,刑罚的处理如增设删除数据以及修改程序和永久销毁等方式,通过有前瞻性的刑法设计对人工智能的犯罪风险加强控制力度,才能有助于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而减少带来的多样化风险。

可进行增加人工智能事故罪。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犯罪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对此从刑法层面进行规制,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从整体上提高刑法规制的科学性。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其特殊性,所以在实际中就要能确定人工智能使用者和开发者义务权利等,并对整个过程加强控制,通过刑法设置相应的条款,提高设计研发以及使用中的水平,在权责上明确化。人工智能研发中需要对生产步骤环节和人类社会价值体系和法律等进行融入,保障人工智能产品能严格遵循人类社会的规范,开发使用中要注重做好数据信息的安全控制等,避免数据被误用以及滥用等问题的发生。增加人工智能事故罪,能够从预防的角度出发,从而降低人工智能犯罪风险的发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刑事犯罪风险的控制,就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考虑,最大程度的保障发挥刑法的规制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应用,未来的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是不可知的,所以从刑法角度出发进行增加相应的风险防范条款就有着其必要性。上文中从几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犯罪风险等相关理论进行展开了相应探究,从一定程度上能深化了解刑法应对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05)

[2]刘宪权.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J].政治与法律.2016(09)

[3]周玲敏.关于人工智能及其法律问题的思考[J].法制博览. 2016(17)

[4]杜森.人工智能的法律与伦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5]翟振明.“强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飞跃与应用伦理前瞻[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07)

[6]孟涵.人工智能下的刑事风险与风险防控[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1).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用“小AI”解决人工智能的“大”烦恼
当人工智能遇见再制造
AI人工智能解疑答问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人工智能,来了
人工智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