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口海岸线演变特征及沿海滩涂特性分析

2019-06-25陈文熙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主槽辽河滩涂

陈文熙

(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辽宁省水文局),辽宁 沈阳 110003)

辽河口地区是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东起大清河河口,西至小凌河河口[9- 10],河口地区滩涂演变趋势及再生能力分析对科学制定辽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管理规划[1],实现河口区海岸滩涂可持续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当前,河口演变趋势及其滩涂特性分析逐步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3- 8],但对于辽河河口演变趋势分析还较少,为此本文对辽河河口近20年演变趋势及其岸线特征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其滩涂特性进行分析。

1 辽河河口概况

辽河口地处辽宁省南部的区域,起源于大清河河口,西部起点为小凌河的河口,北面从大辽河的三岔河水文站(距离辽河口的距离为96km),绕阳河的王回窝堡站(该站点距离辽河口的距离为63km)以及辽河干流六间房水文站(距离辽河为121km),以这三个站点为界线。该边界区域有三个独立出海口,从东向西分别为大辽河口、辽河口(双台子河口)以及大凌河口,位于盘锦市、营口市以及锦州三个城市,总面积达到6330km2。其卫星影像如图1所示。

图1 辽河河口卫星影像图

2 辽河河口岸线演变特征分析

2.1 岸线变化分析

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对辽河河口不同区域的岸线演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辽河口的岸线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2可看出,相比于其他几个河口,双台子河口岸线变化最小,从1991—2000年其海岸线总体向渤海东侧方向推进28.3m,向西侧推进62.0m,对于整个渤海海域而言,海岸线的总体推进速度较慢,双台子河口岸线处于一个较稳定的侵蚀基面,岸线变化较为稳定,从图中还可看出大凌河口岸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且逐步向东侧进行转移。

2.2 冲淤变化分析

2.2.1大辽河

大辽河属于典型的感潮河段,在枯水期,大辽河潮流边界可达到太子河的官草沟区域附近,潮流变化最远可以达到三岔河区域,1963—1975年期间,田庄台以上河道主要是受到洪水冲刷影响,河道主槽泥沙冲刷量为8064万m3,受洪水影响,河道的冲刷深度达到0.48m。1975—1982年由于无大洪水,大辽河区域主要受到河道淤积的影响,主槽河道的泥沙淤积量达到3700万m3,具体冲淤变化情况见表2。

表1 辽河口岸线演变统计表

图2 辽河口岸线变化

表2 三岔河~田庄台河段冲淤情况

大辽河1982—1996年间经历两场较大的洪水,洪水发生于三岔河~平安河段,河床水流冲刷作用明显,从河段冲刷转移的泥沙达到5328万m3,河床纵向断面下切为2.92m。两场洪水对于河床冲刷作用不同,1985年发生的洪水使得河段纵向断面呈现较为明显的下切变化,1982—1985年三岔河~平安段河底平均比将下降1.77m。1995年的大洪水对河道泥沙冲刷影响较大,冲刷的泥沙达到3232万m3。从河段的冲淤变化情况可看出,总体河床冲淤变化达到平衡,受到上游来水的影响,河床呈现明显的洪冲枯淤变化。

2.2.2双台子河

双台子河在未建盘山闸前,潮区界在距河口约88km的贝家窝铺,建闸后潮区界在闸址处,闭闸期潮流可上朔至闸下。其建闸前各河段河槽年平均冲淤厚度估算结果见表3。盘山闸下建闸后历年冲淤情况见表4。

表3 建闸前各河段河槽年平均冲淤厚度估算结果 单位:m

表4 盘山闸下建闸后历年冲淤情况表

从表3看出,在1951、1953两场洪水冲刷影响下,1940—1953年间河口的主槽受到洪水冲刷影响,1953—1962年间由于没有大洪水,河口岸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情况。从1964年的大洪水发生后,河口的总体比将呈现下降变化趋势。但总体上河道主槽还是受到冲刷影响。从河口岸线冲刷状态可以看出,每年冲刷的深度在0.025~0.064m。从表4可看出,盘山闸修建以后,由于1965年的枯水期作用,盘山闸下游泥沙淤积量为3230万m3,年平均淤积速度为162万m3,年河道淤积的厚度为1.42m,河底淤积的平均厚度为7cm,从1965—1985年汛前盘山闸下游河段的主槽缩减率为45%,特别是在闸下~太平河口,主槽的平均缩减率达到2/3,大大减少了盘山闸及其下游河道的防洪能力。从盘山闸的防洪能力和下游河道地形变化条件可看出,下游的防洪能力总体下降约为45%。

3 辽河河口滩涂特性分析

本文滩涂资源按照岸线~-5m范围考虑,规划岸线结合《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成果,0m、-2m、-5m等深线采用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二版海图中的等深线,底图采用2010年卫星遥感解译图。现状滩涂资源见表5。并结合遥感影像分析其滩涂变化,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看出,辽河河口河底最深变化出现在1985年,其总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相比于1980年,2000年的河底下降约为0.6m,相比于2002年和1965年,除河底呈现略微上升变化趋势外,其总体呈现冲刷的变化趋势。这表明辽河河口岸线总体保持冲刷和淤积变化的两向平衡。考虑到辽河河口的总体基面稳定下,利于河口岸线比将以及冲淤平衡变化,从而使得河口岸线滩涂变化总体向单向淤积变化发展。

表5 辽河河口现状滩涂资源

图3 辽河河口各年份滩涂遥感影像

4 辽河河口滩涂开发治导线分析

综合岸线和滩涂分析结果,对河口治导线进行分析,作为滩涂开发治理布局的控制线。并对滩涂开发控制线以外的滩涂进行开发治理布局规划。

4.1 大辽河治导线

4.1.1依据和主要控制条件

大辽河河势稳定,淤积问题不突出,基本上能维持一个较大的泄洪纳潮主槽。荣兴以下河道主槽泄洪能力大,约99%的洪水在主槽通过。

4.1.2治导线的布置

左岸以现有堤防为治导线。右岸从荣兴到D2断面,主要利用现有的防潮堤,其中有5km段是盘营公路,这是利用现有工程的方案。对现有防潮堤已靠近主槽的河段,参照上游河道的堤宽,按照堤形顺畅的原则,适当后退,给河道的横向演变留有一定的余地。

4.2 双台子河治导线

4.2.1依据和主要控制条件

双台子河的淤积问题较为突出,主槽断面小,主要靠滩地行洪,因此必须给洪水留有足够的行洪宽度。

4.2.2治导线的布置

左岸从育新五连~干鱼沟口,利用现已基本成形的防潮堤,其中有一段约10km为油田公路,对转折过大的地方适当改线。右岸从绕阳河口开始基本沿油田公路,也利用少量的防潮堤至小道子结束,按控制两岸行洪宽度1~3km布置。

5 结语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分析近岸河口岸线及其滩涂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可极大解决传统大面积岸线及滩涂测定的局限,为其他区域河口岸线及滩涂分析提供重要途径。

本文未就20世纪80年代的岸线及滩涂变化进行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入更多遥感数据系列对辽河河口的岸线及滩涂变化进行分析,提高河口滩涂规划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主槽辽河滩涂
辽河口
洪水对黄河下游淤滩刷槽影响试验研究
霞浦滩涂
辽河记忆
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段持续淤积期的主槽摆动特点*
上岸的鱼
倾听
福建莆田木兰溪防洪工程白塘段滩地及河道整治方案探讨
河床横向摆动计算方法及其在黄河下游游荡段的应用
滩涂上的丹顶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