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友白描

2019-06-25高逢

金秋 2019年5期
关键词:墨宝大野白描

文/高逢

我年轻时兴趣就很广泛,爱好文学、摄影和书法,约在而立之年,跟随著名书法家张兴斌先生专事书法,临池数十载后,于2013年出版了我的书法集《大野之风》。为提高书法品位,我欲将《大野之风》分赠给省内外的书界同道,广泛征求指导意见。首先想到的是泾阳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先生。

首先感谢的则是陕西泾阳籍前辈李若冰先生,我的书法集就是他命名的,李老曾说:“白描是位有文才又有帅才的作家。他会当领导,组织协调能力过人。人缘好,人脉广,写文章,编辑,出版,教学,样样在行,称得上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位全才。”而我与白描先生从未谋过面亦无些许交往。不过,我和白描是乡党,都是泾阳三渠乡人,我家在贵家庄,白描的村子叫手巾白。而且我俩同是一代名师刘羽升先生的学生,早闻白描先生于撰稿的同时还精研书法,我俩似乎是同道。

然而,当我决定赠书于白描先生时又心生疑虑:白描早已是中国当代文坛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型作家,会不会接受我这个草根临池者的赠书再提出指导意见呢?于是我向恩师和诗人马林帆讨教。马老师听后不假思索地说:“好,好!马上寄。白描人缘好,书界朋友多,眼界宽,你多给寄上几本。而且白描对家乡的文化事业非常关心,不只口头提倡,而且付诸行动,亲自参与策划、实行,为的是繁荣家乡的文化事业。”说着,马老师取出他的电话本,让我记下了白描先生的电话号码。

果然,我和白描先生电话联系后,他很高兴地说,给我寄来。于是我认真地写了几幅字连同《大野之风》一并寄出。数天后我就收到了白描先生的电话,说我的字很大气,运笔流畅,颇具功力,还让我再写几幅字寄去他要赠几位书友,并且要寄他的几幅字给我作为回赠。

从那以后的数年间,我和白描先生多是通过电话、短信交往,还常把他赠给我的墨宝在书友前“炫耀”。未曾想到的是,这种举动竟给我和先生都招惹了许多麻烦:许多书友死缠烂打地央求我为他们向白描求字,令我感动的是,白描先生每次都慷慨赐字。一次,原淳化县民政局局长、慈善协会会长唐芳琴同志(她退休后继续从事慈善事业,创办了“芳草园”,为中老年书画爱好者设立了一个交流的场所)为布置场馆,欲求白描先生的墨宝,便求我引荐,去北京拜见白描并求字。为此我又向马林帆老师征询意见,马老师说:“你先打电话问一下,他如果在北京,是会见你们的。据我所知,这几年去北京想见白描的泾阳人,他都是热情接见的。况且,你俩虽然没见过面,可关系不错么。”

我在电话中征得白描先生的同意,便于10月初偕唐局长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我们到北京的第二天,先生开车接我们到烤鸭店,品尝了北京美味。席间,先生和乡党一见如故,使我忐忑的心理和局促的举止一扫而光。餐罢先生领我们到他的寓所做客,在他的书斋里,先生顺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薄册子对我说:“这就是您的书法集子,我已拜读多次了。”闲聊间,他不时地为我们沏茶,谈笑风生,举止平常,自然儒雅,精神立见。忽然他问我:“您来时带笔和印章没有?”因我压根就没想也不敢在此献丑,哪会带印章?便直说:“没有。我回泾阳后,用心为您写几幅字。”谁知他竟说:“你现在就写,随便给我写两幅。”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写了两幅。然后,他挥毫泼墨,为唐局长写了几幅字。

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满载着大作家的墨宝和乡党的盛情乘机飞回故里。一路上,唐局长眉飞色舞,对先生的书法水平和为人德行赞不绝口。我也因为帮朋友办成了一件大事而得意洋洋。在飞机上,我的思绪也在飞:我等何许人也,竟受到大作家抬爱并给予如此之高的礼遇。想着,想着,忽想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猜你喜欢

墨宝大野白描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云山梅咏
陈墨宝作品
陈墨宝作品
登黄金台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写给远去的路遥
林混的诗(组诗)
墨宝非宝:我也曾想“轻易靠近”你
吴绪经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