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醚菌·氟环唑防治水稻穗期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2019-06-25邵文捷丁春楠江苏省宜兴市屺亭街道农业服务中心214203
邵文捷 丁春楠(江苏省宜兴市屺亭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214203)
石 磊(江苏省宜兴市植保植检站 214206)
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好报)是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于2018年生产的高效杀菌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多种病害。为明确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穗期多种病害的防治效果,掌握其适宜用量及田间施用技术,笔者于2018年进行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今后防治水稻穗期病害尤其是穗颈瘟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西渚村进行,供试田块土质为板浆白土,地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稻麦连茬。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6”,于2018年5月18日落谷育秧,6月10日进行机插,机插株距30 cm、行距12.67 cm,每667 m2基本穴数控制在2.1万穴左右。防治对象为稻瘟病(穗颈瘟)、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
1.2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有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禾技,美国世科姆公司)、15%井冈·噻呋悬浮剂(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0%氟环·咪鲜胺悬浮剂(扬州禾乐植保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处理(每667 m2用药量):(1)23%醚菌·氟环唑SC 40 g ;(2)23%醚菌·氟环唑SC 50 g;(3)23%醚菌·氟环唑SC 60 g;(4)75%戊唑·嘧菌酯WG 10 g;(5)30%氟环·咪鲜胺SC 40 g;(6)15%井冈·噻呋SC 50 g;(7)空白对照(CK1);(8)清水对照(CK2)。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66.7 m2,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于2018年8月31日(水稻抽穗破口期)用药1次,每667 m2兑水50 kg,用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细雾。
1.4 天气资料
施药当日(2018年8月31日)平均气温为27.1℃,最高气温为34.4 ℃,最低气温为24.9 ℃;施药当天有雨,降雨量为57.6 mm,施药后8 h内无雨,药效基本正常发挥。
试验期间(8月31日—10月18日)平均气温为24.6 ℃,平均最高气温为29.6 ℃,平均最低气温为20.6 ℃;试验期间阴雨日有11 d,总降水量为212.2 mm。
1.5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于施药后48 d(病情稳定时),调查各处理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1.5.1 稻瘟病
每小区采用对角线取样法考查,每点调查50穗,共查200穗,分别记录病穗数、各穗发病级数,然后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稻瘟病病情分级:1级,个别枝梗发病,每穗损失5%以下;2级,1/3枝梗发病,每穗损失20%左右;3级,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饱,每穗损失50%左右;4级,穗颈发病,瘪谷多,每穗损失70%左右;5级,穗颈发病成白穗,每穗损失90%左右。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数×5)]×100,防效(%)=[(清水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区病情指数)÷清水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5.2 水稻纹枯病
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进行考查,每点调查相连的10穴,合计50穴,调查记录总株(枝)数、病株(枝)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株(枝)率、病株(枝)率防效以及病指、病指防效。
以株或枝为单位,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为害症状程度进行分级。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2级,第3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3级,第2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4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数×5)]×100,防效(%)=[(清水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区病情指数)÷清水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5.3 稻曲病
调查参照常规。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药后不定期观察,各药剂处理的水稻均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现象发生,表明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2.2 不同处理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经Duncan’s新复极差法分析,药后48 d,6个药剂处理间对稻瘟病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处理(3)对稻瘟病的病指防效最好,为72.68%,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对稻瘟病的病指防效次之,为66.05%,高于处理(4),但两个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5)和处理(6)对稻瘟病的病指防效较差,分别仅为11.67%和36.34%,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以上结果说明,每667 m2用23%醚菌·氟环唑SC 50、60 g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各对照药剂。
表1 不同处理防治稻瘟病的效果比较(药后48 d)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试验药剂23%醚菌·氟环唑SC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也较理想,每667 m2用23%醚菌·氟环唑SC 40~50 g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在84.81%~95.71%之间,对稻曲病的防效在71.43%~85.71%之间。以上结果说明,23%醚菌·氟环唑SC在本试验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均优于各对照药剂。
表2 不同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效果比较(药后48 d)
3 小结与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23%醚菌·氟环唑SC对水稻穗期各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随药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综合防效也明显优于75%戊唑·嘧菌酯WG、30%氟环·咪鲜胺SC、15%井冈·噻呋SC等对照药剂,同时对水稻生长安全。
根据试验结果与和苏省宜兴市水稻穗期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23%醚菌·氟环唑SC在水稻生产中应用,建议第1次施药时间控制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若施药后雨水天气较多,在第1次施药后7~10 d进行第2次施药,每次每667 m2用药量以40~50 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