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来袭猪场生物安全的认识与思考

2019-06-25孟柏金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3期
关键词:抵抗力猪群断奶

孟柏金

(北京伟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1400)

对习惯于依赖疫苗和药物保健的中国养猪业来说,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让大多数猪场措手不及。没有疫苗、没有药物,生物安全成了唯一的防控手段,然而变生肘腋,有多少猪场能深刻理解并执行到位?

1 对猪场生物安全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安全是指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拒病原于场外,通过层层设防来达到“越来越少”的目的,为此,猪场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不但要具备完善的防疫设施,更需要建立严密的防疫制度,对进出猪场的车、人、物采取不同的隔离、消毒措施,杜绝一切携带病原进场的可能。在生产中,通常根据饲养动物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安全级别高的原种场、祖代场对人员的要求是:员工休假返场要在生活区隔离2~3d 才能进生产区,进出生产区、每栋猪舍都要洗澡、消毒、更换工作服,每天只允许进1 栋猪舍,正常情况每人每天要洗4 次澡、更换2 套干净的工作服,如遇突发情况,1 天进2 栋猪舍,那就需要洗8 次澡、更换4 套工作服。SPF 动物实验室,具备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甚至对进入实验室的空气都要经过三级过滤。

猪场生物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很难、相当难,可以说是防不胜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细节决定成败,做得再好,百密一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预防非洲猪瘟,仅仅靠隔离-消毒的生物安全措施是不够的,还需要给动物自身增加一道免疫屏障,杀灭那些随时可能出现的“漏网之鱼”,非洲猪瘟虽然没有疫苗,但能不能利用非特异性免疫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非特异性免疫和保护易感动物

消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是控制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保护易感动物,首先想到的是免疫接种(特异性免疫)和药物保健,往往把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的非特异性免疫抛诸脑后。

动物的抵抗力(免疫力)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非特异性免疫是具有遗传特性的先天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三个方面,建立外围和内部两道天然屏障(如图1),具有反应快、作用范围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等特点。当病原入侵机体以后,首先发挥作用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而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护能力的基础,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对提高机体整个免疫功能意义重大。

3 提高猪群自身抵抗力

要提高猪群自身抵抗力,首先是仔猪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强壮,其次是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让猪吃好、喝好、睡好,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减少逆应激。

3.1 母猪是根本

母猪健康才能确保仔猪健康,产房乃至断奶的诸多问题与母猪的健康息息相关。习以为常的便秘、妊娠期饲喂不合理、饲料维生素贫乏、营养不平衡、霉菌毒素、环境压力(尤其是缺氧、有害气体浓度超标),这些都是影响母猪健康的重要原因,相较于传染病,这些因素更隐蔽、作用更广泛、危害更大,也是造成猪场蓝耳等某些疫病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2 断奶是关键

从液态母乳到固体饲料是猪一生的转折点,因断奶应激而造成的保育猪难养是许多猪场的通病,大多数养殖者看到的是猪病,其实问题的根源是离乳不成功造成的。传统的干料断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受母猪健康、断奶日龄、早期教槽、教槽料品质等因素影响,不知道仔猪断奶后什么时候开始吃料,更难保证每头仔猪尽早吃料,断奶后前3d 采食量下降,维持需要的基本营养得不到满足,仔猪失重,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拉稀和感染猪场常在病,保育猪问题多多,前期发育不良影响后期健康和生长,甚至出现病弱僵猪、断奶应激综合症。干湿二槽断奶能很好地解决仔猪断奶难的问题,做到断奶当天吃料,提高断奶后前3d 采食量,减少断奶应激,提高仔猪抵抗力,不但能极大地降低断奶仔猪拉稀和猪场常在病感染、发病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超常的采食量能刺激肠道发育,提高后期采食和消化饲料的能力,有利于后期健康和生长。

3.3 卫生是基础

猪场的粪便和生活垃圾不但会恶化环境,更是病菌孳生的土壤,因此,控制传染病,搞好猪场卫生十分重要,从生物安全的角度,任何消毒药都不及冲洗干净来得重要。一个猪场的生产成绩与空舍期清洗-消毒和平时的环境卫生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因用工紧张等原因放任猪场卫生,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加强消毒和药物保健来控制疾病,那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3.4 环境是保障

猪舍的气候环境是猪群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冷、热、潮湿、缺氧、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等不利于猪群生存、休息、生长的因素,都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影响猪群的健康,尤其在高密度饲养的今天,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凸显。

环境由温度、湿度、通风(气流)三方面组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组成猪舍的气候环境。每一头猪都是一个热源,环境温度影响体热的散发,因此,不同年龄、体重、生理阶段的猪需要不同的环境温度,以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体温恒定),冷或热应激会引起猪的生理指标改变,影响猪的活动和采食量,造成猪的抵抗力和生产性能下降(如图2)。湿度和气流影响猪的体感温度,湿度的可接受范围是45%~70%,超出这个范围都会影响猪的健康,湿度过高,湿冷或湿热对猪的影响更大,湿度过低,灰尘大、呼吸道黏膜干裂,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散热,具有降温效果,在室温偏低的情况下会产生风冷效应。

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控制舍内气流非常重要,一方面及时散热,另一方面把呼吸产生的水汽、有害气体尽快移走,避免局部高温和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这对保持猪群的健康非常有效。通风可以排除舍内的湿气、有害气体和尘埃,补充新鲜的空气,但要根据环境和猪的生理需要,控制空气的流向和速度,避免降温(散热过快)造成冷的应激。

气温转冷,当通风和保温产生矛盾时,是猪场最容易出问题的时节,尤其是呼吸道疾病高发,许多人把问题归结于受凉感冒和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黏膜受损造成,不惜牺牲通风提高舍温,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各种添加剂减少粪便中的有害气体,殊不知这样做会使问题更严重。通风不足,舍内湿度高,体感温度远高于温度计温度,人为造成热应激;减少粪便中有害气体,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缺氧的问题,相反,缺少了刺鼻、刺眼的警示,容易出现思想麻痹,忽视缺氧的现实。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温度和通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温度够不够,都必须保证最低通风需要,确保供氧;其次是要明白缺氧的危害,不像温度有适度的物理调节能力,对动物的伤害与有害气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是正确理解温度(温度计温度≠体感温度)和科学通风。一个好的冬季通风系统完全可以做到猪没有风的感觉,只是换了一下空气,不气闷、不刺鼻、不刺眼,而对温度的影响不超过2℃,让猪群适应临界低温,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3.5 采食量是晴雨表

在猪场管理中,采食量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与前几天、与以往批次、与标准采食量比较,可以发现猪场存在的问题,包括供料、饮水、设备、环境等管理有没有问题,同时能预警猪群的健康、预测猪的长势,因此,可以说采食量是猪场管理、猪群健康和长速的晴雨表,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有困难的猪场可以每天测饮水量来代替采食量作相应的分析,但要注意饮水量与冲洗猪舍的生活用水分开。

4 猪场疾病泛滥的原因

国内养猪业的现状是对疫苗和药物保健十分重视,不惜代价,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对猪的营养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挑战动物的底线,猪群长期处于逆应激状态,免疫力低下,非特异性免疫防线失守,甚至危及特异性免疫应答,影响抗体滴度和离散度,这也是一些猪场免疫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凡疾病泛滥的猪场往往存在以下通病:

1)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防疫设施或防疫制度执行不到位。

2)猪场卫生差,猪群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饲养设备、养殖环境)得不到满足。

3)免疫负担重,无节制地增加疫苗品种和次数,频繁的接种疫苗给猪群增加负担。

4)滥用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破坏肠道健康和饲料营养平衡。

5)人员不稳定,员工素质差,为节省用工成本,不惜使用老、弱、病、残。

5 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几点建议

1)养重于防、防重于治:要养好猪,首先要满足猪群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吃好、喝好、睡好,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减少逆应激,增强猪群非特异性抵抗力。

2)建立和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非洲猪瘟没有特异性疫苗,生物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根据非洲猪瘟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特性(不通过空气传播),利用生物安全完全有可能做到将病原拒之门外。

3)抓好离乳-保育关:猪群健康才是免疫成功的关键,离乳-保育期是建立基础免疫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健康和发育影响免疫效果,影响后期的健康和生长。

4)控制好猪场免疫抑制性疾病:尤其是蓝耳,容易变异,免疫效果差,一定要重视猪舍的环境,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提高猪群自身抵抗力。

5)提高肠道免疫屏障功能: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少用抗生素,多用益生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壁结构的完整性,提高肠道免疫屏障功能,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6 结论

人若变猪场就会改变,思路决定出路,养殖环境差、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一直是猪场老大难的问题,非洲猪瘟逼着我们觉醒,除此以外,已别无选择,但如果以此为契机,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强化生物安全,使猪场养殖水平跃上一个台阶,对净化猪场疾病、实现无抗(限抗)养殖、控制食品安全,何尝不是不幸中的万幸。█

猜你喜欢

抵抗力猪群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Hunter—Gatherers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当动物画上眼睛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