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舍与赵清阁: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2019-06-25行者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18期
关键词:才女老舍

◎文/行者

杜宣先生曾说:“我原本以为才女高标,洁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可是看到赵清阁的结局,大受刺激。独身可以,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

赵清阁是民国才女,亦是老舍先生的红颜知己,为了老舍而终身不嫁,孤独终老。

童年悲惨,被迫出逃

赵清阁出身士族名门,祖父曾经是前清举人,她的母亲亦是能书善画的才女,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赵清阁,在赵清阁5岁的时候,母亲便因病去世,自此赵清阁的人生再也没有了颜色。她曾在文章《母亲》中追忆道:“我曾多次梦见我的母亲,只是梦醒了,一切依旧,我依旧没有母亲,依旧孤独……”可见失去母亲后她内心的孤独。在赵清阁上小学不久,赵清阁的父亲便又娶了妻子,继母并不喜欢她,而父亲也总是偏袒继母,在家中,她好像是个多余的人。

赵清阁15岁的时候,继母和父亲给她悄悄订下一门亲事,想要让她弃学成亲。赵清阁心中自然不愿接受这种包办婚姻,她想要继续求学,可是父亲却以家中不富裕为由拒绝了她。赵清阁对自私冷漠的父亲和继母彻底寒了心,无可奈何之下,赵清阁只能选择背井离乡,远赴他处。1933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赵清阁离开河南,奔赴上海。

才女初展锋芒

来到上海后,赵清阁继续她的求学之路,1933年,她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主修绘画,又兼修写作。在学习的道路上,赵清阁刻苦努力,从来没有一丝懈怠,她也因自己的努力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毕业刊上她发表的《高尔基画像》素描被评价为“鲁殿灵光,弥足珍贵”。

不仅如此,赵清阁在写作上亦展现出她的天赋才华,1934年她给鲁迅寄去了自己的小说、散文和旧体诗,几天之后,鲁迅便回信约她在内山书店见面,并亲自接待她,力主她写新体诗,而非旧体诗,并对她说道:“写散文要富诗意,作新诗对写散文有帮助。”可见赵清阁的才华亦为鲁迅认可,不然他也不会亲自接见她,并给予她建议。

后来赵清阁被上海女子书店聘请为总编辑,并担任《女子月刊》的编委,在赵清阁的努力下,该杂志大受欢迎,22岁的赵清阁也因此扬名一时。之后赵清阁又策划出版了《女子文化》,用自己的文字传递出新女性的精神,影响颇大。除了文字才华外,赵清阁在戏剧上也有一番作为,她曾经在天一电影公司负责宣传写稿,因此结识了剧作家左明、导演洪深、剧作家田汉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赵清阁亦开始创作戏剧,先后创作出《生死恋》《花木兰》《清风明月》等20多个剧本,以话剧的形式抒发爱国热情,激励着热血青年救亡图存。

结识老舍,互生爱慕

1937年,随着抗战爆发,为了展开救亡图存活动,激励更多的中国人,赵清阁和华中图书公司一起合作推出了抗战杂志《弹花》,即为“子弹开出的花”。1938年,经由胡绍轩牵线,赵清阁和老舍得以认识,共同筹划《弹花》的编辑,从此也开始了他们的不解之缘。老舍负责写稿,赵清阁负责编辑宣传,两人合作也颇为默契,在《弹花》中老舍先后发表了近10篇文章,大大丰富了《弹花》的精神内涵。在朝夕相处中,老舍亦被这个勇敢坚毅的女子所倾倒,他曾写道:“流亡到武汉,我认识了许多位文艺界的朋友,清阁女士是其中的一位,那时候,她正为创刊《弹花》终日奔忙。她很瘦弱,可是非常勇敢,独自创办一个刊物已非易事,她还自己写稿子……”

不久,赵清阁和老舍又通力合作,创作出《桃李春风》,该剧上演后引起全国轰动,为此国民政府教育局还特别奖励1万元,之后赵清阁和老舍的关系就更加亲密,成为了交心人。报人刘以鬯曾经说道:“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赵清阁的名字常与老舍联系在一起。此时二人比邻而居,梁实秋说老舍搬到马路边的一排平房中的一间,我记得那排平房中,赵清阁住过其中的另一间。”

而且这种暧昧的合作关系,已蔓延到了生活上。1943年,老舍突然得了阑尾炎,住进了医院,是赵清阁一直守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可见两人当时确实是情深意笃。

为爱成全,出走重庆

1943年10月,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从北平千里迢迢来到重庆找老舍,她的到来打破了老舍和赵清阁建立的暧昧关系。胡絜青曾为了老舍的事业,独自扛起了一家的担子,养育子女,侍奉老舍的母亲并为她尽孝送终,老舍欠她的实在是太多了,老舍不忍也不舍抛下原配妻子和赵清阁在一起。而赵清阁亦有底线,就是一定要老舍和胡絜青离婚,并安排好胡絜青和子女的生活,才能和他在一起。

这两难的境界,老舍确实难以抉择,一方是兴趣相投的红颜知己,另一方又是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赵清阁也深知老舍的难处,她爱他,但也不想他为难,于是一切点到即止。

1945年,赵清阁决定离开重庆返回上海,临行前老舍赋诗一首相赠,“风雨八年晦,霜江万叶明。扁舟载酒去,河山无限情。”满含深情,却又无可奈何。

天各一城,为爱一生

虽然赵清阁离开了老舍,但她的心里却从来没有一刻放下过他,而老舍亦割舍不下这段情爱。

1946年,老舍远赴美国,赵清阁一路相送。

1949年后,在周恩来授意下,赵清阁曾写信要老舍回国。但老舍回国时,赵清阁却并没有去接他,而是托人带去一封信:“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逼迫赵清阁写一部歌颂“三面红旗”的剧本,不写就不发工资,老舍知晓此事后,骗妻子胡絜青说是外婆生病,必须前去探望,其实是去取了一笔钱托人带给赵清阁。

两颗心若是连在一起,又怎么会在乎是咫尺还是天涯,只要心中存着对方,便是最大的甜。

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后,赵清阁伤心欲绝,“晨昏一炷香,遥祭三十年”。能如此这般坚持的,也只有真心相爱过的人,才能做到吧。此后,赵清阁一生未嫁,她生前一直将老舍的手记悬挂于客厅,足以见得老舍在她心中的分量。

赵清阁晚年的时候,绝口不向外人提及她和老舍的恋情,临终之际甚至将自己一直珍藏的和老舍来往的信件全部烧毁,因为害怕流言会借着这些信中伤老舍,损害老舍的形象。

作为旁观者,我们想对老舍和赵清阁的恋情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委实很难。老舍为了婚姻,斩断了情丝;清阁因为爱情,错失了婚姻。一方面,婚姻光鲜的外衣包裹着的却是干枯的内核;另一方面,爱情艳丽的火苗又蹿出了道德的屏障。尽管老舍有难脱“枷锁”的苦衷,清阁有独守空闺的凄楚,但两人“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却那么炫目!

或许,美丽的感情,总显得不羁,总带有一丝异端的色彩。

陈思和教授说:“如果当人们意识到人类的感情世界比道德世界更崇高更重要时,像老舍跟清阁先生之间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好遮蔽的了。”学者傅光明一语中的:“他们的感情是美好的,却也是悲剧。”

猜你喜欢

才女老舍
老舍的旧体诗
北平的秋
印象·老舍纪念馆
我们班的“四大才女”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老舍的求婚
独立独行的才女,另类美的歌颂者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