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朗读教学谈
2019-06-24杜映衍
杜映衍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面对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呢?
明确朗读要求
首先,要正确地读。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字认得不多,学生好动,自制力差,思想集中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做小动作这个特点,我为了锻炼他们的专注力,所以在朗读之前必须先教会他们要怎样坐,书要怎样拿,手应该怎样摆,指着字读。指导学生读准音,着重强调儿化音、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及前后鼻音和刚出现的生字,并且做到“六不”,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从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其次,要流利地读。指导朗读技巧,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快、慢,学生在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小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看着文章一字一字地唱读,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告诉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同样的一句话不是“这样唱着说的”,于是我干脆让一年级的学生也合上书,老师“教一句”,学生跟着“说一句”,这样多“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读”完一句完整的话语,然后再翻开书看着文字读。这同时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能帮助学生认识以前不认识的生字,帮助理解新词语。
由字连词,由词成句
一年级学生虽对词、句认识不深,但在平时口语中经常运用,在学习汉语拼音中也接触了一些词句,学习课文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句中的词做上记号,让学生连词读,也能较好地避免一字一顿唱读的现象,如:“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这个句子由于学生找出了词,朗读时能连字成词,连词成句,效果明显好转。对有些较为复杂词组,老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读时连成词,指导学生认识了词,能连成词读,老师再加以示范读,句中的换气停顿学生较容易把握。如上面例句中,教师稍加示范,学生朗读时在“冬天”“小树”的后面就会形成换气停顿。
掌握标点符号的读法
标点符号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语言朗读训练时应指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一年级主要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老师应做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习,把好训练关,在教材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1”教学时,主要训练学生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时间和语气,初步认识问号,在课文学习中巩固逗号、句号的读法。《比尾巴》是进行问句训练指导的典型课例,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文中词句的读法。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侧重指导学生认识感叹号,并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在第二册教学中,结合课文对几种标点代表的不同句式的读法进行巩固训练和综合训练,并注重课题与课文段与段之间的朗读停顿。而有些句子比较长,并且句中没有标点符号,这时候,学生就不易把握了。有的同学会一直读,也不会换气,感觉很累,我们教师听了也觉得累,气不顺,所以此时就可以教会学生做适度的停顿了。比如: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多样化朗读,体会乐趣
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都比较差,若在朗读过程中只采用一种形式,再生动的语言也会令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就不能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势在必行。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导读、想象读、表演读等。下面就列举几种常用的形式:
1.情境渲染。简单直接地让学生接触课文内容,无论教师多么声情并茂,学生都不会有太深的感情体验。而借助音乐,烘托渲染课文内容,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情境,获得情感的体验,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第二册《识字1》是一篇描写春天景物的课文,教学一开始,我就用深情的语调导入:“小朋友,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听,多热闹啊……”接着,我播放了一段春天山涧中清泉叮咚,鸟音婉转的配乐录音,让学生凝神静听,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录音结束,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清清的泉水从山中流出。”有的说:“小燕子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还有的说:“桃花、杏花开放了。”……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此时,教师已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行情感朗读已不是难事。
2.个性化朗读。尊重学生的喜爱和个性差异,激发朗读兴趣。如《荷叶圆圆》一课指导朗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喜欢小蜻蜓的学生读小蜻蜓一段,喜欢小青蛙就读小青蛙一段,喜欢小鱼儿就读描写小鱼儿的段落……表演读时喜欢那种动物就表演那个段落,最后齐读时愿意到讲台上读就到讲台上读,不愿意坐着读,站着读都可以。表面上看学生没有规矩,课堂乱糟糟的,但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中读熟了课文,这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
3.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尤其是一年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谁是朗读小能手”的活动,并贯穿于每一课的朗读教学中。竞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对朗读进行及时评价
朗读之后,趁学生还在对其回味之际,就应立即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来自同伴的称赞和认可,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归属感等。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也可以全班互评。在初读课文时,学生读完后,我经常这样组织学生评读,如“你觉得他哪个词读得特别准”“你觉得他哪句话读得特流利”“你想给他提点什么建议,让他读得更好”“假如你来读,该怎样读”在感悟之后组织学生朗读评价,学生也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同学的朗读,以善意的提醒去帮助同学朗读,使学生在评价后都能在朗读技巧上有所收获。
总之,要想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就要重视低一级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話语、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