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与城市文明
2019-06-24张若岩
张若岩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文明是指人类创造的城市这种形式本身,以及以城市作为物质载体而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
一个著名的网站曾经做过中国城市文明最发达的城市评选,中国香港高居第一。去过香港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里道路虽窄却很少堵车,城市繁华却非常整洁,人人忙碌却很讲礼貌,警察或公职人员服务态度和意识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公民意识的基本概念
公民意识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包括:维护、争取自身的自由和权利的强烈意识;对社会中其他每一个个体、群体的自由和权利的关注、尊重和维护;对公共社会的自觉监督,强调、认同、信仰社会公正、社会正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公共责任的主动担当;追求真相、真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视历史、关注未来,自觉的怀疑倾向和批判精神;努力强调、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融入、达成良好的社会合作关系;高度的道德自省,言行一致。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监督意识,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责任意识,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
二、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社会精英阶层有相当部分的并不具备最起码的公民素质。诸如缺乏责任、道德沦落、制假造假、不学无术、粗俗无礼、贪婪腐败甚至徇私枉法,公民意识的缺失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大学生的公德践行水平远在大众的期望之下,甚至一些取得了高学位的人,满腹经纶,却缺乏基本的公民教养,不懂法律,不遵守公共规则,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普通居民在平时的生活中,不遵秩序、不讲卫生、攀比消费、大声喧哗。
造成公民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1.千百年的封建专治强调的是民众的驯从,封建社会的臣民意识、草民意识、家族意识阻碍了公民意识的生存与发展。2.教育体系对公民意识培养的淡漠。现代的教育常常只为考试,只为文凭。这种思潮摧折了受教育者的自信与个性,破坏了公民意识成长必需的营养与环境。3.道德教育拔高,脱离实际。我们过于强调“高尚”道德的培养,忽视普世价值的社会公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我们强调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教育,而忽视基本的人际关系教育,强调了奉献,忽视了公德;重视了服从,忽视了尊重。
三、公民意识对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公民社会。而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得以形成的思想前提。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产物,也是政治文明的根基。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诚信体系、法治社会、政治文明等的真正落实和完善,都不能离开公民意识的支撑。
2.城市文明由公民个体形象所彰显,公民意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的。社会的一切进步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本身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脱离人和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城市文明的发展每时每刻推动着居民的公民意识发展,一个不具备公民意识的城市,其文明是没有内涵和素质的。
3.公民意识是建设城市文明的内因,是建设城市文明的根本动力。公民意识涵盖了城市文明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市民的公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城市的文明才会提升。城市管理只是作为一种功能在起到协调和管理的作用,只能算是城市文明的外因,内因起决定作用。
四、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培养是指以现代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而实施的各项教育活动的集合体,其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城市文明的发展,最难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的素质和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发展。
香港善于用多种手段并行进行公民意识培养。其环境卫生的公民教育和全民參与的工作,宣传方式灵活多样,同时还将环境卫生信息纳入中小学课程,渗透到社区。此外,香港政府和专业协会大力提倡公益服务精神,社会团体、专职社会工作者及义工在城市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香港,满大街看不见几个监督市民行为的工作人员,一切文明行为全靠市民的自觉。这种强烈的规则意识,不仅仅是因为有法律的硬约束和环境的潜移默化,也缘自于长期不懈地宣传教育和引导。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