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呼唤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2019-06-24张晓田
张晓田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积淀与传承下来的,在人的道德伦理、行为模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新时代,我们应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学校做好引导、教师做好表率、学生做好践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融共生。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两者实践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最佳渠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两者的互赢共生。
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如果不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充分理解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破除当前文化传承、文化发扬中存在的现实难题。
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革新发展的题中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将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作为关键,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可以说,中华民族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精神源泉”。
最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两者实践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最佳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开展。显性教育方式,就是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關课程,使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隐性教育方式,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先贤创立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为丰富。从孟子的“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到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再到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历代文人先哲对理想信念的深刻认识,这样的观念也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以一腔爱国热情书写壮美民族情怀。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他的忧民之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显示了他的历史担当。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教导大学生守得住信念、站得稳脚跟、立得住人格,自觉担当起历史使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是思想道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大要义。文化的沃土孕育了多彩的中华文明,培育了丰富的道德文化。比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与人交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孔子的“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强调做人要明理守规、仁爱向善;墨子的“言不信者行不果”,强调要坚守诚信。这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均有重要启示。
通过学校做好引导、教师做好表率、学生做好践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融共生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知行合一”。
第一,学校要做好“知行合一”的引导。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主要以“90后”,甚至是“00后”为主,他们既具有眼界宽广、思维活跃的优点,也具有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缺点。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要自觉践行“知行合一”的要求。首先,应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并将其列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次,应将学生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列入考核范围。最后,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或者中华传统礼仪培训,满足学生兴趣;应通过社会调研、社团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了解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认同度。
第二,教师要做好“知行合一”的表率。学校领导和教育者必须要做好表率,在理论和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在小事细处做好表率,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思想道德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第三,学生要做好“知行合一”的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德育“树人”,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践行“知行合一”的要求。首先,应在生活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应在课程学习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习重点,多看、多读、多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做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引领者。最后,在学习、工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传播正能量,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实践价值,是教育大学生、培育大学生和塑造大学生的宝贵资源,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学校做好引导、教师做好表率、学生做好践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融共生。
(作者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夏喜元、代艳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研究》,《文化学刊》,2018年第11期。
②陈翠芳、李小波:《价值维度视角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0期。
③张哲、王永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人民论坛》,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