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内容呈现与编辑策略
2019-06-24孙苏
孙苏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期刊;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碎片化阅读
许多传统媒体面临着失去受众的风险。近年来,失去订户和广告已导致许多报刊倒闭,余下的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中。然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对受众的行为塑造也让人始料未及。曾几何时,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和学生还在图书馆的报刊室查阅文献,构思论文,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都习惯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关键词,用机构提供的免费账号下载文章。这对科技期刊带来的挑战不只在于发行量的损失,更在于期刊越来越受制于数据库。如果数据库是大海,每种期刊就相当于一根针,何其渺小。更大的危机是,一些力量弱小的科技期刊将面临彻底失去读者的可能。因为检索者在海量数据中,在有限的精力下,难免只选择更有影响力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献。这样造成影响因子低的期刊进一步失去被征引的可能,继而进一步导致科技期刊阵容的两极分化,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对于科技期刊而言,不被征引一定意义上就是没有影响力。正如鲁迅在其小说中所说,没人来赞成,也没人来反对,那办刊的人将是孤独的,并且期刊本身也难以为继。因此,对于许多“弱者”来说,就需要找到走出困境的办法。笔者认为,梳理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内容呈现方式,调查新时期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而在内容生产、产品投递等方面做到更有针对性,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思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科技论文的呈现方式
“新媒体”的概念,经学者梳理,可将其本质总结为“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尤其强调互动性。并且,“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体也在日日更新。[1]我们无疑已经进入一个新媒体技术更新频率很高的时代,但是,对于电子化阅读而言,则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内容以某种方式显示在某个终端,而某个终端又具有更先进的技术,使阅读更舒畅。我们将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科技论文的呈现方式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 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数据库
目前,国内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它们提供科技期刊的电子版,主要以PDF格式显示,读者可以下载后在电脑或平板等终端阅读,也可以打印出来。这种呈现方式的优点是,文件源于直接扫描的纸质期刊,排版比较规范,不容易出现错误;缺点是,PDF文件的电子阅读要求终端具有较大的显示屏,一般手机难以呈现较好的阅读效果,同时,对阅读场所也有一定要求,比如我们很少遇到一个人在地铁上拿着9寸IPad阅读。
(二 )以超星为代表的手机客户端
超星数据库开发了“学习通”等APP,将期刊的内容数字化并重新排版,以便适合手机阅读。中国知网也开发了类似应用,目前有部分内容专门为手机阅读进行了排版优化。这一形式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点击量。人们已经习惯新闻客户端的阅读方式,即单手滑动,容易复制、截图,参与讨论甚至“打赏”,等等。超星开发的APP借鉴了新闻客户端的模式,将科技论文的内容以新闻页面的方式呈现,界面显得更友好,便于阅读和分享,读者不用考虑字体大小、页面显示不完整等PDF文件在手机上常常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记录用户的阅读历史,所阅读文章的具体位置,也方便插入书签,这更符合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对普通读者尤其有用。经过甄选的数据库所提供的内容往往质量较高,如果一个人养成了习惯,每天抽空阅读一定量的段落篇章,长期积累,可以增加知识,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有人指出,期刊数字阅读由任意向理性逐渐过渡,而“原貌版的阅读更倾向于浏览”,那么对于片断的“浏览”就更易于让人集中注意力,让理性发挥作用,有更多收获。[2]科技论文作片断化处理,借助超星等新媒体介质,便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当然,这种方式存在的缺点也是难免的,碎片化(片断化)阅读可能适合小说和新闻,却并不一定适合科技文献。对一部分逻辑严谨的文献的不连贯阅读,究竟会对读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往往见仁见智。
目前,國内还有中邮阅读、读览天下、博看书苑等类似数据提供商,新的论文呈现方式的开发正方兴未艾,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阅读界面将更加友好,更加方便各种阅读需求。
(三)自媒体推送
许多办刊力量较强的科技杂志,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地向订阅用户推送文章或目录。这类科技期刊在新媒体上未必会将自己的纸媒内容全部免费呈现出来,它们往往只提供几篇重头文章,其余的还需要读者去数据库检索。但这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传播方式。微信已培养了庞大的用户群,一些文章一经推送即可获得巨大的阅读和转发量。采用自媒体推送的最大优点是,它借助于微信等新媒体的社交功能,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传播,进而提高影响力。缺点在于,由于微信本质上是一种社交媒体,不时弹出的社交信息容易干扰正在进行的深度阅读,考验阅读者注意力集中程度,对读者自控能力要求高,可能导致实际阅读效果不佳。
二、碎片化阅读习惯为科技期刊带来机遇
我们可以发现,读者接触科技期刊的方式有多种,更有潜力俘获用户的是APP和新媒体。它们共同具备的特点是,良好的阅读界面和完善的交互功能。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期刊的读者转换为用户,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信息,而不一定是某种具体刊物”。[3]有用的信息往往具有篇幅短小的特点,它可能只是一篇长文献的部分段落。这种情况下,科技期刊为满足读者需要,应该尝试在发表整篇文献的同时,将其作碎片化处理,这样更容易让产品参与到“大数据”时代“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中去,使原来纸介质的期刊增值,特别是内容实现增值。这种增值的特点是,知识网之间的相互关联、互动、搜索使内容大幅度增加,这个增加是几千倍、几万倍的概念。[4]
目前,国内许多期刊社只是一个编辑部,强项在于内容制作,弱项在于发行和经营管理。[5]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部分期刊为避免本文所述的彻底失去影响力的潜在风险,应打破纸质出版的思维和操作模式,在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业务流程重构和创新。[6]着重考虑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让自己的内容尽可能覆盖到目标用户的点击范围。
碎片化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思路,但针对“碎片化”本身还需要有更精细的研究和理解。有人认为,“碎片化学习产生的原因,与大数据时代巨量资料的产生、阅读范式的改变、微资源的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7]“碎片化”一词的原始意义,是对现代性所蕴含的精英垄断和权力中心的背离,随着社会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文化兴起,开始出现追求个人喜好的社会潮流,并且得到了供给侧的积极配合。以传媒为例,市场不再是由权威媒体把按照议程生产并“封装”后的信息投放到受众群,而是产生了大量细分市场,同时,个体门户也加入生产大军,并通过关系网进行传递、分享、筛选,以及与传统媒体的交互再生产,最终形成新的社会传媒机制。[8-9]
相对于科技论文等文献,碎片化阅读或碎片化学习与新闻信息有不同的特点。新闻具备社会监测和娱乐功能,与受众日常生活或工作直接相关,更容易得到注意和传播,因此新闻信息的碎片化采集与传播具有广泛的生活基础和群众基础。科技期刊往往只有特定的受众群体,科技论文的撰写、编辑和传播只在比较狭窄的圈内进行,此时的碎片化意味着针对科研工作者在现代社会里的空闲时间碎片化进行文献生产工作的碎片化处理,方便读者在一个时间点接受一个知识点,并且上一个时间点和下一个时间点所获取的知识有逻辑联系,这是科技论文的碎片化阅读与新闻信息的不同,新闻信息包罗万象,读者不需要从不同类别的信息里去建立联系,因而是散漫的;而以获取系统知識为目的进行科技文献的碎片化阅读,则需要碎片时间所获得的知识之间有较紧密的逻辑关系,因而是严谨的。
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应对策略
科技期刊的生产程序一般是来稿(约稿)、审稿、编辑、排版、发刊。为适应读者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编辑在处理文章时应该注意各个细节,力求至善。最重要的原则是,内容可拆分,做到即使将每个单元独立分开,也具有阅读价值,让即使偶然点进的读者,仅仅抓取某个片断也能有所收获,并且产生对前后论述的进一步兴趣。笔者认为,从标题到结语,科技论文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编辑用心处理。
标题(包括后面的关键词)要做到一目了然,尽量用常规词汇组织,让读者因为所呈现的内容与所需检索的文献高度一致或类似,而毫不犹豫地点击进去。摘要的语言组织要凝练通顺,并尽可能做到可读性强,让人读后能把握文章要点,愿意继续浏览正文。正文的每个段落都尽量做到逻辑自洽,语句通达,并且又意犹未尽,与上下文千丝万缕地联系着。章节标题要醒目,让人阅读完一部分后过一段时间回来“续读”时容易找到思路。正文的精彩段落或观点可以用特殊标识加以强调,让时间紧迫的读者容易找到,并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如果某篇文章的作者有一定权威性,也应予以突出,以吸引读者点击阅读。总之,编辑需要配合(辅助)作者对全文进行精心组织,以工匠精神进行精品化生产,让论文章节拆分后再碎片化拼凑起来时,甚至产生出大于原文整体的效果。在碎片化阅读习惯下,即使一篇文章整体价值一般,也可能因为段落精彩而获得较大的阅读量,进而增加被征引的可能。
结语
科技期刊面对的是较小的受众群体,如果不能获得领域内学者的关注,则很难实现自身传播价值,这一趋势对许多非核心期刊来说已经越来越明显。如何才能力挽狂澜,让编辑们重拾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工作不仅对需要评职称评奖和拿毕业证的作者,也对业界的读者有一定价值,并逐渐提高期刊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每一位科技期刊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叙述了当下科技期刊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碎片化阅读时代科技期刊可资借鉴的应对办法,希望为面临挑战的编辑们提供一点思路。
注释: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06):66-69.
[2]李传伟.数字期刊的传播与阅读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3):190-193.
[3]叶金宝.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186-187.
[4]赵东波,赵洪波.数字化呼唤传统期刊走向创新[J].情报资料工作,2008(05):93-95.
[5]孙冕.《新周刊》与传统期刊的数字化之路[J].传媒,2007(05):12.
[6]万晓琼.期刊数字化趋势与出版业创新——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数字化转型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5(05):252-256.
[7] 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26-30.
[8] 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8-11.
[9] 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06):6-12.
(作者单位:重庆建筑杂志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