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式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2019-06-24景芝玉
景芝玉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只有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学生才能获得期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将这种学习方式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驗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深度思维,体验数学的魅力。下面,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1.在观察中培养数学兴趣
上课后,我先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先出示一个正方形的教具,然后通过拉伸将其变成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然后,再将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与长方形相比,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此时,学生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说周长和面积都没变,有的说周长没变但面积变了。这时,我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
看到这样的“魔术”,学生们都很兴奋,虽然对有的问题的回答不一致,但是都积极地投入到观察思考中,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思考中厘清数学关系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它的底和高的关系,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具:将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固定住,将左右一组对边同时拉长、缩短,然后再固定平行四边形的高,将上下一组对边同时拉长、缩短。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变化后的平行四边形与之前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有哪些不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又有什么关系?
通过几何框架的演示,学生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底不变时,它的面积随着高的变化而变化;高不变时,面积随着底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理解了正比和反比的关系。
3.在体验中发展深度思维
在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分组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它的底乘高。这时,我追问:“为什么底乘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们纷纷开始思考,慢慢地,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一个学生结合格子图,向同学讲解计算的过程:“平行四边形的底占( )格子,高占( )格子,我们可以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底乘高。”在这样直观的展示和深度的探索中,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了思维。
在体验中学习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思考能力得以提升,深度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堂也变得更加精彩!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