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四个自信”关系研究
2019-06-24白孝天
白孝天
摘 要: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来面向世界,改革开放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三大里程碑之一。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四个自信”作为重要政治屏障,只有以“四个自信”为前提和基础的改革开放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特色自信”、理论自信的“信仰自信”、制度自信的“优越自信”、文化自信的“民族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有了“四个自信”才更好地确保人民主体地位,同时也是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保障。因此,改革开放与“四个自信”,两者相辅相成、互补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3-0184-03
一、改革开放与道路自信的“特色自信”
道路自信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带给党和人民群众的自信。这股自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信,而“中国特色的自信”与改革开放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邓小平同志以其独到的政治魄力冲破”两个凡是”,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全党上下拨乱反正,将党的工作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序幕就此拉开。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很快便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门便开启,依据中国具体国情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见,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举是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因此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社会主义的真理性、时代性,时代性和真理性即代表了“中国特色”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特色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找到了一条合适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道路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一条符合本国具体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伟大功绩都归属于“中国特色”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时代真理所指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发展是具有巨大推动力的。在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下所探索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归元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于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使其生产力释放经济腾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其人民性主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的大繁荣大发展使其自我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使其稳定康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其健康美丽。中国“特色自信”便因此而来。
因“特色自信”所带来的伟大成绩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发展,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正是对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发展与完善,可见“特色自信”的发展同时,也补充了改革开放的宽度与广度、内容与领域,将改革开放从单一到多样、从表面到内化、从国策到人。可见,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所带来了经济成就不仅使国家富强起来同时使人民群众富裕起来解决几千年来困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和肯定其成果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成功。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从另一维度来看体现警惕性与政治性。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国门的打开,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也便趁虚而入,国内便出现一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潮,习近平便提出,“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2]可见,“道路自信”在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背景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其紧迫的。“道路自信”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屏障,意味着无论今后怎样改革开放都必须坚定不移走这个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道路自信下的改革开放才具有“社会主义性”“中国共产党党性”及“人民性”。
二、改革开放与理论自信的“信仰自信”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依据什么来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为了谁?从這三个问题可以引申出改革开放的理论渊源,改革开放本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产物,所以改革开放便具有了“社会主义性”即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的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改革开放之所以是唯物的,因为它是在过去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曲折性上社会意识的能动反应,改革开放是一个“活体国家”主观能动性的反应,正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一个国家的主观能动性的释放发展成果便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是实践的产物,通过实践来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实践也是改革开放重要的动力源,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改革开放的真理性,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理性。改革开放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产物,它的联系都以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为联系,它的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发展,它的矛盾与改革开放所流入的非主流意识相矛盾,它对立统一于社会主义。因此,改革开放全程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有远大共产主义为信仰的重大举措。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国外的先进思想,只有一群开放、包容的马克思主义者信仰者们依据自身国情进行了中国化。这一群人便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信仰的、开放的、包容的、自主的、革新的。所以,“开放”这一词汇在当今共产党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与完善的理论,它在某一程度上与“改革开放”存在某种联系与契机。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开放性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视角来看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科学性便保障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就有了“改革开放”的特性。因此,改革开放的理论自信便由此而来。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手段,改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的“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在某一程度上自然的达到某种契合,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的改革才具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彰显中国特色。“改革”原本只是“理论”的一部分,在理论高度科学性地统一“改革”,才能彰显出理论自信。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改革”都是缺乏灵魂的改革,缺乏主心骨的改革。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之下的改革开放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的改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即坚持党的领导,党统领指导一切改革事项。“改革”与“开放”两个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改革中从实践实际认识出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认知的真理进行联系发展转化进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有具有开放特性,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色。
改革开放的理论信仰自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科学的领导以及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信仰自信”不仅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仰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自信”的力量最终散发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福泽于每一个中国人。因此,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受益最深的便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事实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才实现真正解放,中华民族才真正迎来民族振兴,伟大的中国梦才更进一步实现,这一切力量的源泉便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力量的“信仰力量”。
三、改革开放与制度自信的“优越自信”
改革开放今后无论怎样深领域的践行,中国始终都是姓“社”,意味着改革开放仅仅是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成功的某一环节其探索与实践仅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完善和补充。因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某一关键部分,其是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的“新开的大门”。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是个“大房子”,而改革开放则是在此基础之上“另开的大门”。“大门”打开便意味着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的另一方向,而“新大门”最终还是属于“房子”的一部分,只是出去的路径变了,只是出去的“路”变近了,离共产主义主义社会这一目标更“近”了。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取得的伟大成绩可以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领导的一切工作中都散发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能力,才使当今中国屹立世界舞台中央,在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会实现。制度的优越自信便源于党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指导下党执行国家事务质量高、速度快、人民满意。可见,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改革开放之后,党工作的中心便都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来,真正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大部分功能便被“看不见的手”所支配,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党在领导当今中国社会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便形成了自然的、顺畅的、人本的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的、僵化的、教条的社会便一去不复返了,这便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以体现。
改革开放之后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开始慢慢转移到“人”上面来。邓小平理论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她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结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最终都聚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高理想上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社会矛盾转化的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可见人民为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落脚点便都指向了党和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而“优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生活的中国人民也感受到了制度自信的“优越性”。
人民的“优越”,国家成就的“优越”最后都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光明,而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民依据自身国情自己选择的“优越制度”。
四、改革开放与文化自信的“民族自信”
文化自信与改革开放两者相伴同行,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这里的民族文化就是“大民族文化”,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5]可见,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就是对自身本“民族的文化”的自身信仰。既没有脱离改革开放的文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也不可能单独存在而发展,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离开改革开放的文化自信,则会走近代的闭关锁国,故步自封。脱离了文化自信的改革开放,则容易丢失自己民族文化的灵魂。因此,要高度有机地处理好改革开放与自身本民族文化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如今改革开放的中国一定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证一元文化的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这便是赋予“改革开放”文化时代背景下文化的“时代特性”。
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始终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我所用。特别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今天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文化领域的多样性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一些外来文化以及国内引发的思潮。对于外来思想,我们一律审慎对待,对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积极吸纳使其中国化,而对于一切消极文化则要勇于迅速摒棄。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推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一系列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凝练地提出文化自信的命题,反复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所以,在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更需要文化的“民族自信”,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灵魂,只有将“灵魂”作为政治保障,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优秀中华民族文化才更具“民族自信性”。中华民族文化的“民族自信”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即是文化民族自信的高度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即在改革开放着个大时代下机会迸发,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的引领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实现“文化的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