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作用

2019-06-24王丽娜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通识美育人才

宋 戈, 王丽娜

(1.济南大学 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2.河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近年来,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备受关注,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最终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出有品德、有涵养、有能力的完整的“人”[1]。专才和精英已不再是国际人才标准的首选,让每一位大学生接触到优质的人文、社会、政治和美学等通识教育,并在通识教育学习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充分运用到各专业的研究和实践中,已成为各国现代培养创新人才的共识。哈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率先实行大学通识教育[2]。顺应国家创新人才战略,我国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高校发起“第二课堂”学分制,把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相融合,努力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模式。

1 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通识音乐教育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是我国高校美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加强通识音乐教育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战略、完善高校美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1 通识音乐教育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中国美育方案

据“2017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新时代引进外国人才研讨会”统计,中国排在2017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第54位,较2016年下滑了6位[3]。基于这一紧迫形势,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今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推广。回顾“通识教育”,100年前我国教育家梅贻琦先生首次提出这一理念,旨在培养通识与专识相结合,能适应社会所需的各方面人才。碍于当时局势,这一理念未能实现,但其内涵仍对今日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启发。近代通识音乐教育的典型——“学堂乐歌”的推行,让深陷于闭关的中国百姓认识了世界、科学与艺术,《送别》《竹马》等脍炙人口的通识乐歌让现代教育走进中国社会和生活,并深刻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时至今日,再次倡导通识音乐教育,不仅是继承中华优秀美育传统,更是同步于国际创新人才发展方向的一次通识美育探索。在欧美国家的“博雅教育”“普通教育”中,音乐教育以培育人文精神为目的,用以培养精英和普通民众,与哲学、科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在日本的“一般教养教育”和“一般教育”中[4],音乐教育保留了传统贵族武士乐教修养理念,并结合欧美精英化教育模式,旨在培养人才的人文情操。针对当今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目标,加强高校通识音乐教育,注重包容性(即要同时关注世界性和民族性),让学生更多的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境,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

1.2 通识音乐教育是顺应国家创新人才战略的美育需求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5]。对照这一目标,美育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提升精神素养,更要延展到能力培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在讲求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关注生活品质的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和保护传统等中国软实力迅速崛起。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是科技创新和中国神话的时代呼应;共享单车用新的生活方式保持了中国“自行车王国”的历史记录;昆曲英文版翻新传承中华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而这些成就的背后均蕴藏着美育的巨大能量。是美育的精神,才能有科技与神话的浪漫结合;是美育的性格,才能让“美美与共”深入人心;是美育的品质,才能让中华传统历久弥新。因此,我们倡导美育应该作为一种通识教育辐射到国家建设的各项事业中。通识音乐教育可以通过音乐接受的广泛性、普适应、便捷性,在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更能于无形之中养成一种职业能力,兴趣、情感、思想、道德、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皆为现代创新人才的职业能力内涵。当下加强通识音乐教育,正是顺应实施我国创新人才战略的美育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关注当代青年审美动态,运用大众媒介传播高雅音乐、展示传统音乐魅力,并通过优秀音乐文化长期沁润,培养青年学生成为真正懂美、识美、辨别美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1.3 通识音乐教育是高等教育美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我国陆续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试点学院改革”[6]等教育改革,不断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大学教育正朝向意义建构、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衡方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通识音乐教育具有美育的特殊影响力,通过健全高等教育美育培养体系,推动高校通识音乐教育融入现代多元化教育领域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美育知识和能力,让音乐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涯发展全过程,促使高校学生从专业学习到职业规划、从知识补给到能力培养得到全面提高。通识音乐教育与其他专业优势互补,有助于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高等教育美育培养体系,也有助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 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新时代创新人才的标准关注思维、想象、观察能力等智力因素,更关注兴趣、性格、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依据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社科理论的科学解读,这些因素决定了创新人才的职业能力。高校通识音乐教育是涉猎人文领域最广泛的教育之一,特别是在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树立人才的创新精神、养成人才的创新思维、储备人才的创新知识、练就人才的创新能力、修行人才的品德人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音乐之于素养的教化

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倾向和状态,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指南针。一段流行的旋律和一句流行的歌词,让一群学生即刻找到共鸣,也能瞬间让既有“三观”迷失方向。社会心理以观念意识的方式,折射出社会因素中某些共同的趋势和取向,进而表现出某种普遍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7]。学生时代,心理共性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即时性。如因生活琐事而产生的消极情绪、逃避学习等心理倾向时有发生,若不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这种倾向的覆盖面将继续扩大,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进而发展成群体性的心理危机。通过音乐解压、音乐治疗等方式解决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失为一种自然而有效的调节方式。按照音乐时代划分,可分为古典和现代等;按照音乐风格划分,可分为流行、民族、古风和说唱等;按照音乐情绪划分,可分为悲伤、欢快、孤独和安静等;按照音乐环境划分,可分为学习、读书、工作和休闲等。多元化的音乐分类,使得音乐文化的审美作用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在熙攘的人群里听上一段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能安抚焦虑无措的心变得轻松自如;在失败的灰色世界里,听上一首《克罗地亚狂想曲》,能忘记苦恼的眼泪,重拾必胜的信心;在孤独无眠的日子,听上一曲班得瑞的《童年回忆》,能伴你在美梦中迎接明天的艳阳。高校通识音乐教育的作用,就是将积极的音乐文化审美倾向,通过音乐技能选修课、音乐欣赏讲座、音乐社团等方式传导给广大高校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从音乐审美活动中受益,少一些苦恼和叹气,多一份阳光和信心,在积极音乐审美的群体性影响下,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勇于尝试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品质。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学涯规划的调和剂,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起到帮助。

如表1所示,各类职业素质要求关乎毅力、专注力和创造力等,这些称之为大学生就业软技能[8]。在获得音乐审美习惯性倾向的同时,这些成才软技能也将转化到学涯过程中,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自我的学涯和职涯。

表2 职业技能和素质对照表(节选)

从表2可以看出,拥有审美倾向性思维的学生,亦具有与专业技能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中国“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在小提琴上颇有造诣,让钱学森磨砺出持久的毅力,也成就了新中国核弹事业的伟大壮举;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凭借敢为人先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取得了我国中医药学历史性突破,这一切离不开她对钢琴演奏的执着热爱。可见,音乐审美习惯的养成,可锻炼人的专注力和执行力,帮助青年学生疏通情绪,找回人生奋斗的目标,持续正常心态,激励人生奋进。

2.2 音乐之于思维的教化

音乐审美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维养成的传感器。讲求科学的现代教育,需要学生在逻辑思维和事实呈现中学会辨析和解答。学生在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感悟音乐的科学价值。音乐对于身心的影响不仅仅是感性的,也有着它理性的一面。音乐审美实践理性选择过程中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所确定或倡导的辩证关系[9],有助于增强学生思考的自主性和实践的参与度。如合唱艺术的合作模式,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实效,以及领会相互配合的意义。倡导掌握“功能技能”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将音乐审美实践充分融入到普通文化知识和其他知识、独立生存技能、社会交往技能、与人交流技能、休闲娱乐技能以及职业业务技能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生活中体味音乐审美实践的获得感。如在专业研讨课中,加入音乐艺术赏析的环节或内容,让音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这种听力习惯可以内化成一种观察习性和规律感知,从而传导到时间规划和专业学习中。举一反三,善于观察和把握规律的人不会轻易被打乱生活和学习的节奏,正如加里·克拉克认为,功能课程教学内容的中心是学生进行个人与社会交往、日常生活和适应岗位时所需要的理念和技能[10]。

音乐理性思维是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助推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衡量自我、充实自我和发掘自我的过程。大学教育将这一环节称之为功能衔接评价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必要技能方面的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对这些技能的需要[10]。音乐理性思维可在常模参照测试与标准参照测试(功能衔接评价的两种方法)中进行推演,让个体在学业、反应性、倾向性、兴趣、智力等方面的音乐表现和其他个体相比,从而养成获取知识的思维习惯。

2.3 音乐之于品格的教化

音乐理解共性[11]是高校大学生提升能力品质的奠基石。现象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态度、经验、意识存在同一性,即思维共性,扩大思维共性比例,则能促成习惯性、群体性意识的固态化现象。音乐教育亦需要扩大音乐思维共性的比例,达到“美美与共”的美育目的。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理念,并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持之践行,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2]的著世观点。通识音乐教育与古代的“乐教”存在一致性,对象均为大众,内容上也均注重综合化和体系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外音乐发展史、各国音乐文化特色,在拓展学生音乐理解知识面的同时,也让高校美育朝向培养“成于乐”的育人目标迈进。如将中国古代音乐史、世界音乐史等音乐历史鉴赏内容融入人文学科的人文史学或历史学课程中,让广大学生在学习历史大脉络的同时,发现音乐历史在社会发展中的嬗变,逐渐形成音乐理解共性,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乐教思想等音乐史实与中华历史文脉一同成为通识文化教育的主流。音乐理解共性的养成,将促进学生的音乐价值观更加明晰,避免无方向感、盲目追风、逃避现实等不良倾向的滋长。

音乐价值观是高校大学生坚守人生理想的度量仪。音乐理解的“音心对映”现象[13],让音乐价值的社会现实感更为强烈。特别是一种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深刻地影响着人的“三观”和社会音乐思潮发展走向。“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实际上是提出了如何寻求中华音乐文化本体的发展[14]。对于高校通识音乐教育来说,弘扬和普及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是塑造人才创新人格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国际音乐赛事中,不乏中国高校民族合唱团、民乐团的身影。如山东大学舜歌合唱团、同济大学学生民乐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管乐团等高校民族乐团在各类国际音乐大赛中屡获佳绩,这是我国高校通识音乐教育民族化取得的成果,也表明我国高校人才美育培养模式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在中华音乐文化的沁润中,让学生不断发现中国音乐、中国音乐之美,从而树立本民族音乐文化自信和养成民族音乐自觉意识;这一音乐价值观也将始终贯穿于学生自我学涯规划进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学会发掘自我,实现高校通识音乐教育真正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创新人格的新时代人才目标。

3 结语

当下,国家创新人才战略召唤着人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通识音乐教育更应看齐国际创新人才标准与时俱进,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坚持推广和加强通识音乐教育,明确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完善符合大学教育实际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努力营造大学校园音乐文化氛围,多途径有效实施通识音乐教育,真正助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高质量的美育保障。

猜你喜欢

通识美育人才
人才云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