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龙窑烧造技艺探析

2019-06-24白雅力克

陶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窑头烧窑窑内

白雅力克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403)

1 下窑村烧窑概况

2016-2018年之间对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民窑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下窑村烧陶用的窑炉基本上都靠龙窑烧制生产。下窑村目前有8条龙窑比较健全,而真正还在烧制中的龙窑只有5条(不包括2018年末以及以后正在新建中的龙窑)。这些龙窑归属于全村集体共同的财产,并采取合作社形式大家一起使用。下窑村这8条龙窑大小尺寸、结构都有所不同,建造年代也不同,有的300年前的老龙窑基础上不断修建烧制,有的搭建时间为建国以后直到现在。

90年代,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龙窑发展到了接近民国时期的生产规模。笔者经采访得知,从建国至2000年之间,90年代是整个广西地区民间龙窑陶瓷生产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广西民窑因市场销售情况较好而基本没有停过火,甚至出现这个村落都参加制陶的情况。例如,南宁市宾阳县邹圩镇附近的上窑村、下窑村和沙江村等村落基本上全村参与制陶工作。2000年以后这些制陶村落逐渐衰退,多条龙窑废弃。最近几年,由于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入,目前邹圩镇下窑村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并成为广西传统手工制陶村,并不断吸引外地游客、陶瓷爱好者和相关学者们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传统文化旅游村落。下窑村制陶模式基本上属于民间家庭式作坊组成,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使下窑村众多家庭作坊正在不断转型中,因此现在的下窑村逐渐失去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制陶文化基础和传统制陶理念。在这种背景下,老工匠的造物理念与新一代传承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具体说,年轻一代的传承者需要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从研发观赏性为主的艺术性陶瓷产品,并从经营管理、销售、产品设计等各方面尽量符合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并采取网络销售、私人定制、文化旅游、企业合作、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作坊扩大和转型等现代管理经营手段与老工匠们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是因为继承者们面临的生存环境与老一代工匠们年轻时代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日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审美标准悄然发生了改变,所以为了满足现代消费群体的市场需求也是为了生活所迫,新一代继承者们不得不放弃部分传统经营方式和产品设计理念。下窑村众多制陶工匠们在自身不断努力以及在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目前初步形成了手工陶瓷为主的文化旅游村落。笔者调查中发现,目前下窑村的这些家庭作坊虽然从设计、经营、管理、销售各环节上正在转型,但是制作工艺和烧造技艺方面还保持着传统技艺,这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也是吸引笔者调查研究的动因。(见图1)

下窑村的制陶村民装窑、烧窑和出窑劳动合作关系与其他地方的合作关系不同,有明显的小农业合作社形式的社会合作关系。例如,颜师傅家人准备烧窑,找廖师傅家庭来参加一起协作装窑、烧窑和出窑等工作,下次廖师傅一家烧窑时,颜师傅家人同样去帮助一起工作。另外,颜师傅产品未装满整条龙窑时,为了节能需要不能单独烧窑,而找廖师傅家的产品一起装满窑。为了公平其间,装窑采取龙窑内部空间对半分割装窑原则,假如廖师傅一家没产品烧,只能找其他家庭一起合作,如果始终找不到合作家庭,那么只能等待下一个家庭与你合作为止或者自己满窑。下窑村烧窑合作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形式,那就是几家人同时一起协作或者一家人烧窑全村人来帮忙等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一般在劳动力不够,每一家人的烧制产品数量不多而且必须马上交货,时间紧迫时出现。这种情况下这些家庭则采取分割式阶梯龙窑中烧制,其原因首先是,有一些家庭之间生产的产品种类、尺寸和形态类似,肉眼很难辨别,因此最好烧制在分割式阶梯龙窑中,这样可以每一家人的产品按着不同窑室分割摆放不会影响错拿产品。其二是,分割式阶梯龙窑独特的结构可以选择性装窑,不会影响满窑与否,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功能。笔者认为,下窑村这种独特的烧窑协作关系与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合作社生产方式遗留下来的协作关系变异后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协作关系的运作模式在传统小农业经济体系和特殊的小型社会中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其他绝大部分地区的民间窑业则基本上各自管理各自的窑炉,不存在这种协作共用关系。下窑村这种独特的社会协作关系,在广西钦州浦北县、灵山县伯劳镇邓阳村和山峒口村也存在。这种独特的文化人类学现象,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时代的中国还能看到是属于十分难得,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2 窑炉结构

下窑村龙窑有两种,分割式阶梯龙窑和贯通式龙窑,这两种龙窑结构上都有所细节上的不同,但是整体上,都采取20-30度左右斜坡,长20-35米之间,内部弓形窑顶,烟囱和窑身比例适中,窑身中间宽两头窄保持着传统龙窑结构。 由于下窑村的8个龙窑大体结构基本相似,因此,笔者采取其中的一条分割式阶梯龙窑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村落中央有一条无名分割式阶梯龙窑,它总长25米,坡度约20度,普通红砖和耐火泥搭建而成。机构上,整体龙窑中间宽、两头略窄(指窑头和窑尾宽度),窑顶呈现出弓形结构,每一间窑室四面墙壁则为垂直、平面,窑室底部用砖铺地阶梯式上下结构,整个龙窑总9个窑室组成。这里强调的是,每一间窑室内部大小尺寸都不一样,窑头和窑尾附近的窑室高度和宽度尺寸上比中间的窑室相对较小,这种设计是为了火焰的均匀走势以及燃料充分燃烧为目的的。其原理是,火焰的走向和力量跟烟囱抽力之间关系有关,如果整体龙窑从头到尾宽度和高度尺寸统一,形成隧道式筒形结构的话,火焰走势一次性通过,容易被烟囱抽走,火焰无法形成回流旋转走势,窑内温度不均匀,热量上升缓慢等现象,因此在漫长的窑炉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中间宽,两头窄,中间高,两头矮的拱形结构的龙窑,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符合气流和气压学原理,使窑内形成旋转式气流和稳定的气压,烧制中火焰上下、前后形成旋转走势,然后从出火口排出到另外一间窑室里。每一间窑室的尺寸变化规律是300mm—350mm比列来逐渐变大或变小,1-3号窑室最小,4-6号窑室最大,6-9号窑室适中的结构规律。下窑村这条阶梯式龙窑大小尺寸和内部结构具体如下:

images/BZ_79_359_2489_424_2520.pngimages/BZ_79_460_2438_490_2469.pngimages/BZ_79_557_2489_588_2520.pngimages/BZ_79_591_2540_621_2571.pngimages/BZ_79_658_2489_689_2519.pngimages/BZ_79_735_2387_766_2418.pngimages/BZ_79_869_2387_900_2417.pngimages/BZ_79_1115_2540_1145_2571.pngimages/BZ_79_1295_2565_1326_2596.pngimages/BZ_79_1195_2641_1225_2671.pngimages/BZ_79_292_2692_323_2723.pngimages/BZ_79_326_2768_390_2799.pngimages/BZ_79_342_2844_373_2875.pngimages/BZ_79_376_2945_406_2976.pngimages/BZ_79_591_2743_621_2774.pngimages/BZ_79_768_2844_799_2875.pngimages/BZ_79_693_2895_723_2925.pngimages/BZ_79_793_2895_823_2926.pngimages/BZ_79_749_2945_779_2976.pngimages/BZ_79_962_2692_993_2723.pngimages/BZ_79_954_2844_985_2875.pngimages/BZ_79_1021_2844_1052_2875.pngimages/BZ_79_1115_2743_1145_2774.pngimages/BZ_79_1212_2844_1242_2874.pngimages/BZ_79_1279_2692_1343_2723.pngimages/BZ_79_1346_2692_1376_2723.pngimages/BZ_79_1296_2768_1360_2799.pngimages/BZ_79_1312_2844_1342_2874.pngimages/BZ_79_1593_2692_1624_2722.pngimages/BZ_79_1509_2743_1540_2773.pngimages/BZ_79_1576_2743_1607_2774.pngimages/BZ_79_1517_2844_1548_2875.pngimages/BZ_79_1551_2945_1582_2976.pngimages/BZ_79_1676_2743_1741_2774.pngimages/BZ_79_1743_2743_1774_2774.pngimages/BZ_79_1747_2793_1777_2824.pngimages/BZ_79_1651_2945_1716_2976.pngimages/BZ_79_1718_2945_1749_2976.pngimages/BZ_79_1810_2743_1841_2774.pngimages/BZ_79_1887_2692_1918_2723.pngimages/BZ_79_2021_2692_2051_2723.pngimages/BZ_79_1977_2743_2008_2774.pngimages/BZ_79_2088_2692_2119_2723.pngimages/BZ_79_2145_2743_2209_2774.pngimages/BZ_79_309_3071_340_3102.pngimages/BZ_79_443_3071_507_3102.pngimages/BZ_79_557_3046_622_3077.pngimages/BZ_79_557_3096_622_3127.pngimages/BZ_79_1228_3071_1293_3102.pngimages/BZ_79_1329_3071_1360_3102.pngimages/BZ_79_1601_3071_1632_3101.png

图1 下窑村制陶简介牌

图2 下窑村贯通式龙窑内的窑具

下窑村龙窑结构设计原则是,20-25度斜坡最佳,如果斜坡超过30度的龙窑必须烟囱变矮。由于下窑村地貌不平坦,每一条龙窑的斜坡度也不同,因此窑身、烟囱和内部结构等尺寸上也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龙窑斜坡度越大,烟囱高度要变矮,龙窑身越长,烟囱也要相对变高;窑身中间部位变宽变高、窑头和尾部位尺寸要变小;每一间窑室拱顶结构必须中间部位要高,前后、左右逐渐变矮的整体设计原则,但搭建时还要看实际坡度、内部结构和搭建的材料、墙体厚薄等因素也要考虑其中。

3 窑具与装窑技艺

下窑村的大部分制陶村民采用裸烧工艺,而少数家庭则采取匣钵、垫饼等窑具。这些窑具的来源是,下窑村制陶家庭从邹圩镇附近就地取材,因地而制,自给自足,因此这些窑具与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窑具截然不同,逐渐形成了造型简练、朴实厚重、产量大和成本低等特点。原料配方上经实验分析后得知,这些窑具的成分主要由,耐火土和夹砂粘土配制而成。据文献研究发现,邹圩镇附近的制陶村落用的窑具原料与宋代广西容县城关窑的匣钵原料成分基本相似,这个论点在1987年广西《考古学集刊》中也提到过。报告中说:“匣钵原料配制上,宋代用耐火土一种原料制造匣钵的窑场主要有宋代广西容县城关窑。”[1]熊廖教授说:“宋代匣钵的原料和配方主要有六种:一是耐火土;二是泥池黏土;三是耐火土掺和夹砂黏土配制;四是胎泥的下脚料加入石英砂配制;五是紫金土加入磁石原矿淘洗出的淘渣料配制;六是石英、瓷石和黏土三种原料配制等。”[2]下窑村窑具原料成分正好是第三条中的耐火土掺和夹砂黏土配制而成。从实验分析和文献研究中可以判断出,邹圩镇附近的民间制陶用的窑具制作原料有宋代技艺之间有可能存在着某种传承关系。(见图2)

图3 分割式阶梯龙窑中对口套烧

图4 下窑村龙窑装坯规律

装窑方面,下窑村烧窑师傅们十分重视烧陶科学常识和艺术规律。下窑村装窑采取烧窑家庭为指导下其他来帮忙的装窑师傅们按着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器物,耗时1-2天。下窑村装窑规律是根据作品造型、尺寸、粘土种类、器型是否带盖子,以及是否要火痕、落灰等特殊效果等因素影响下,适当调整产品的装窑位置。

下窑村的阶梯式龙窑为例,由于地面是铺砖,所以形成水平面而且硬度强,无需使用垫饼等窑具,窑底直接摆放陶瓷坯体便可。装窑采取套烧和叠烧方式,装窑规律是:大小统一的器形口对口,底对底叠垒上升,中间匣钵泥做泥球分割。(见图3)大小不同的器形摆放时采取,大罐套小罐,中间匣钵泥球分割,(防止粘连)一个垒一个,垒至窑顶。装窑时不能堵住侧面投柴口和出焰口,而且充分利用窑内空间的最大值,合理摆放器物,不浪费空间的原则进行。器物之间的距离最合理的间距约30-50mm,另外器物与窑壁之间也要留50-100mm间隙,目的是窑内通风好,形成均匀的吸火力,保证器物均匀受热。装窑另外遵循大件器物在窑室中间,小件摆放在窑室前后两段的规律。“宋代龙窑的装烧凡大件瓷器置于窑室中断,取其火候均匀适度,小件瓷器置于窑室的前后两段,窑尾多半成品或烘烤的坯件。”[3](见图4)

下窑村贯通式龙窑为例,采用的窑具和装窑与阶梯式龙窑有一些不同,因为内部结构不同的原因,窑床底部铺河沙,由于明火痕和落灰对产品形成影响,也是为了避免叠烧和套烧形成粘连和受压导致坯体之间变形、粘连,因此下窑村烧窑师傅有时也使用匣钵和垫饼等窑具。贯通式龙窑中垫饼的使用首先把窑底的河沙清理后铺均匀,然后把垫饼插入河沙中找到合适的水平位,这与198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刊》中的一篇报告内容中所说的“宋代龙窑在窑底铺一层细沙土,然后将匣钵口朝下插入沙土内,并使匣钵底的表面保持水平”[4]的论点一样。另外笔者在很多宋代烧龙窑有关文献研究中所描述的装窑技法与现在的下窑村的装窑技艺之间十分接近,这一点上今后还需进一步认证。

下窑村龙窑烧制技艺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以及多民族融合统一的过程中,保留了部分地域性民间文化元素。例如,当地烧窑前女性不得参与装窑和烧窑全部过程;外人不得踩踏龙窑拱顶;烧制前窑头处祭拜窑神并以鲜花和树枝等绿色植物插入窑头上方,跪地敬酒用状语念叨吉祥语……等。另外,其产品中所包含的壮族特有的金坛、岭头鼓和糯米酒陶蒸笼等,以及装饰中经常采用渔猎、海洋、蛙、铜鼓和芭蕉叶等热带动植物等壮族图案元素,呈现出浓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特色。

4 烧制技艺

下窑村龙窑烧制基本上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指导当地中老年会烧窑的村民共同一起烧制。烧窑选用的木柴一般选用松木为主要燃料,另外再加其它杂木来与松木混搭烧制。一般情况下辅助燃料有桉树、柏树、荔枝树、杉树和板材废角料等。为了节省成本,窑内温度在达到800摄氏度之前基本采用压缩模板边角料烧制,之后改为杂木或者只用松木为燃料。

龙窑烧制一般分两个部分:窑头烧制部分和窑室烧制部分,窑头烧制分三个烧制阶段,分别为发火烘坯阶段、升温阶段和高温还原焰阶段。窑室烧制直接进入升温阶段和高温还原阶段。

4.1 窑头烧制

由于龙窑尺寸和结构的不同,各龙窑的烧制时间也不同。一般的龙窑(30米至40米长)基本上3天内烧制结束。下窑村颜师傅龙窑为例,窑头烧制第一阶段采用小火,这样不会因升温过快而导致坯体炸裂。窑头内部环境颜色变为暗红以前,基本上是烘坯阶段。这时烟囱起到通风作用,每次投柴量可慢慢增多。第一阶段烧制约12小时后进入升温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稳定升温,投柴量慢慢增多,但投柴时间变短一直烧到8至10小时就能到800至900摄氏度左右。而第三阶段烧制难度大,因为龙窑的还原焰烧制需要一定的技术,需要丰富的经验。“烧还原焰阶段将坯胎中的高价氧化铁质还原为氧化亚铁,因为氧化亚铁的熔点较氧化铁低,因而易和二氧化硅生成易溶的玻璃相物质。由于氧化铁是呈赤黄色,如果还原焰烧得不好,会使瓷器产生发黄的缺陷;同时由于氧化铁熔点高,生成的玻璃相物质少,瓷器断面较粗糙。如果坯体充分被还原,瓷器就会呈淡青色,而且断口致密。”[5]在800度以上的烧成中,控制好通风口的进气量和增加投柴量的方法来达到还原气氛。龙窑在点火24小时后基本烧透,此时观察窑内环境,坯体和匣钵颜色变为柠檬黄到白色后,可以停火封堵窑头上方投柴口留下方住进气口,进入窑室侧面投柴烧制阶段。

图6 (龙窑降温二次烧制曲线图)

4.2 窑室烧制

窑室烧制技法是离从窑头最近的窑室两侧投柴口开始烧制,烧制结束后封闭投柴口逐渐向窑尾推进烧制。具体烧制方法与窑头烧制法大体相同,只是龙窑左右两端投柴孔轮班投柴最后快速升温进入还原焰气氛中。(见图-5)有的专家认为,根据肉眼的观察,在添加燃料后,窑内燃烧生成的气体普遍呈现出不甚透明的浑浊状态(含有一氧化碳量在5%以上,达到一般7%左右)。如果看见窑内有明显的游离碳发生光辉,或是燃烧气体成为波状,那就是还原性过强的表现。此时往往会出现烟气从封闭好的窑门上或看火孔上的裂缝处喷出,或从烟囱发出比较浓厚黑烟的现象。[6]因此一定要每时每刻观察火孔内部颜色变化来把握好投柴速度与量。

每个窑室的保温烧1至2小时比较稳妥,因为保温烧制使窑内上下温差减少稳固还原焰气氛。具体烧法是:在这1-2小时内投柴次数加多,投柴速度要加快,但是投柴量要减少,这种烧制技法的目的是为了窑内少进氧气,保持缺氧和恒温,同时窑内的火焰流通变得细嫩,达到无烟状态。下窑村的烧窑师傅们烧窑时不使用测温椎、测温表等现代测温工具,基本上靠眼睛来看火焰、看器物来判断窑内温度,而且比较准确,这是常年烧窑累积的经验与传承技艺密切相关。保温烧制时眼睛观察可见到:窑室末尾的火焰变黄白色,产品上下颜色统一没有明暗区别,而且窑室内火光透明、没有明显气浪波动反而静止状态时,再去看烟囱出烟均匀而减少就即可断定全窑已经烧熟,可以停火烧制。不过有些龙窑烧制技术与要求的温度不同所以保温烧制细节上也不同,其中的原理是与柴料种类、龙窑结构、空间体积与内装产品种类、数量与温度等众多因素有关。

下窑村龙窑烧制工作结束后马上封堵所有投柴口,进入自然降温冷却阶段。烧窑师傅介绍,不能过于急着开窑取产品,如果过早开窑门会使冷气突然灌进窑内,使产品表面的釉色与坯体之间因急速降温而收缩开裂。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普通龙窑(30米至50米长)(如图-5中的8和9号窑室)完全自然冷却需要约4至6天后才可以开窑门。

下窑村烧龙窑技艺基本上以上所介绍,有明显的传统龙窑烧造技艺,烧制出的产品釉料发色稳定、器物少开裂、少变形、成功率高等优势,但是对于艺术陶来说,落灰小、火痕不明显、窑变不理想等弊端,因此笔者建议采取降温二次烧制技术来增加落灰釉、和火痕以及弥补还原焰气氛的不足。

5 解决办法

在笔者看来,上述下窑村龙窑烧制技术虽然稳妥合理,符合民间龙窑中正常烧制的日用陶瓷标准,但是对于窑变艺术效果角度分析,由于马上停火封堵投柴口的传统烧制技法容易使窑内温度迅速下降,而导致釉色因冷却时二次氧化变黄变黑,使还原焰气氛下降,窑变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采取以下烧制技术——龙窑冷却降温二次烧制技术。此烧制方法是经笔者多次实验后得出的结果,具体烧制技术上运用图-6的烧制曲线图来操作即可。采取降温二次烧制技术可以解决停火后还原焰气氛中的陶瓷产品二次氧化变色问题。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投小柴,且投柴速度和关闭投柴口速度要快,投柴间隔时间逐渐拉长,投柴量逐渐变少,每一次投柴窑内温度呈现出10度左右的幅度为佳,直到800度后封闭投柴口以结束降温二次烧制工作环节,让窑自然冷却降温。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1)下窑村龙窑烧制技艺在广西众多民窑中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对它的传承和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它的研究能使当代柴烧陶瓷提供烧制技术上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2)下窑村龙窑烧制技艺的研究从表层上看,就是传统民间烧窑技艺,对它的研究能给现代柴烧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从深层次上分析,对它的研究能挖掘出广西各民族辉煌的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一面,在学术上民间技术文化的研究也能使其他人文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6.2 研究不足

(1)本论文对下窑村龙窑烧制技艺的文字记录可能代表近几年部分烧窑师傅的烧制技艺,因此不一定能代表所有纵向和横向第一手资料,记录不全面,或多或少形成盲人摸象现象,其中可能存在片面性成分。

(2)龙窑降温二次烧制技术虽然提高落灰釉、火痕和还原焰气氛的保护,但是后期二次烧制会提高柴火和劳动力的成本,因此民间窑业是否采纳目前无法肯定。

注释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容县城关宋代瓷窑》,《考古学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7

②熊寥.中国古代制瓷工程技术[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345

③熊寥.中国古代制瓷工程技术[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345

④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浙江龙泉青瓷上严儿村窑址发掘报告[J].中国历史博物馆刊,1981,(08):4

⑤郭演仪中国质瓷原料[M]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98

⑥ 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四)[Z].郑廷桂补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影印神州国光社1936年第三版:55

猜你喜欢

窑头烧窑窑内
驼背伍烧窑
回转窑窑头密封改造
回转窑密封装置的优化改进
回转窑窑头密封的优化及应用
我公司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漏料治理
最后的砖窑
万安窑头豆腐
最后的砖窑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