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青花中缠枝莲纹分析及其艺术思想探究

2019-06-24郑泽婷

陶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莲瓣玉壶元青花

郑泽婷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403)

1 缠枝莲纹兴起和发展

莲纹最早在宋朝兴起,往后在各种工艺上都非常盛行。从宋代传世的磁州窑器物可见,此时主要是大莲花大叶脉的呈现,具有十分丰富的装饰性。元代的缠枝莲纹总体上看,大多数继承了宋的装饰布局和特点,但也是在继承中变化,此期的花体的比例比以前更大,花的形态也更加饱满,花瓣花蕊的边缘上留出一白边,均不填满青花料,显得透气的感觉。经处理变形后的莲纹主叶呈葫芦形状,这种叶纹的特殊组织手法使得装饰味更重,这也是此期缠枝纹的特点。装饰布局的经营,元代缠枝莲纹处理“青”与“白”空间关系,主要是放在青白比例上面,其画面繁而不乱,满而不散。从传世和出土的元青花作品来分析,缠枝莲纹在这水基本是作为辅助纹饰装饰出现,在盘、碗器型的内外口沿处和瓶、罐器型等的肩、颈部,也有用作主要部位作主题纹饰的时候。到了明清,缠枝莲纹作为主题装饰才真正地被应用得十分广泛,主要被大量运用在陶瓷上,同时也作为辅助纹饰装饰瓷器,尤其是到了清代也开始用刻划、印、堆塑、镂空、彩绘等各种技法表现,以及在铜胎上掐丝结合表现等。

2.缠枝莲纹作为主要装饰

2.1 作为主要装饰——元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为例

元代的缠枝莲纹作为主要装饰的较为少见。目前在烟台市博物馆中,馆藏的元代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图1),是发掘出来的墓葬出土瓷器,器型是元代典型的玉壶春瓶。其造型线条明朗,清秀修长,瓷瓶基本完整,釉色是青白釉,釉质温润透亮。纹饰疏朗,笔意流畅飘逸。瓷画釉完美结合,倩青欲滴。此玉壶春瓶也是元代高超的制瓷技术和绘画水平的反映,瓷、色、画相映辉彰,是元青花中的精品。此瓶腹部以缠枝莲纹二方连续伸展,颈部用蕉叶纹作为边饰,肩部和足部则用变形莲瓣纹(俗称:八大码)注①呼应。

图1 元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高29.5 口径7.9 底径9.1 腹围48.5cm山东烟台市博物馆藏

图2 元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高25.2 口径7.2 足径7.4厘米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藏

图3 元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高25.2 口径7.2 足径7.4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4-1 元青花缠枝牡丹玉马纹狮耳罐高39 口径16.5 足径20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由于元代钴料的原因,青花色调基本较为深沉,而且常有铁锈斑,但人们依旧能在青花调料的深浅,色调的明暗变化中得到其中的韵味。加上元代青花和透明青釉的结合,常常给人一种低调内涵的温润之感,其装饰纹样的笔意也不失飘逸潇洒。青花缠枝莲纹图案的设计美感十分强,其组织方式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方式或者随器皿延展横向和上下左右,构成韵律完整的图案布局,既提取了青花莲纹的形象特征,又进行概括。使得自然的莲纹和设计达到和谐。莲纹作为主题纹饰时以花为主体,作为辅助纹饰时则不强调花叶或枝,各部分和谐统一。花与花之间不互相叠加,叶之间基本没有交叉,既保持一定的距离空隙,又使花叶的形象清晰完整,所有的枝条都以曲线穿连,符合自然情理又不受自然形态束缚。

2.2 装饰在主要部位——元青花凤穿缠枝莲纹玉壶春瓶为例

缠枝莲纹作为主要装饰的虽较为少见,但是搭配龙凤、麒麟等动物纹出现在装饰主要部位时常可以见到,如元青花凤穿缠枝莲纹玉壶春瓶(图2、图3)。因为是玉壶春这个经典器型,其瓶身的图案组织手法基本相似,主要是在装饰的重点部位用凤纹和缠枝莲纹相结合。

图4-2 元青花三顾茅庐图带盖梅瓶高38.6 口径8.5 足径9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5 元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器高18 底径18.5厘米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图4-3 元青花莲池鸳鸯纹碗高13.9 口径29厘米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画面中每一个枝条的起止都很清楚,莲纹的出枝方向也是上下左右来表现,而且出枝时以锐角离开主枝以曲线顺延,其联系紧密,相伴而生,再离开原枝作与其方向相反的动态对比,非常自然生动。同时,凤穿花纹时还会注意枝条的连续完整性,即使被花叶遮挡依然可以看到清晰的运动路线,一般以花叶、芽苞收枝。缠枝莲纹中莲花体现的面、莲枝体现着线、莲叶体现着点。点线面组合带来不失活泼的稳重感,又与凤纹相互缠绕穿插。缠枝莲纹中的花卉有正侧俯仰的变化,盛开、半开花朵及花苞的不同;叶子有大小正反之别。构图时会先确定花和凤凰的位置,画面以凤凰为中心,缠枝又以花为中心展开并重复。无论多繁复,花叶枝都不繁乱。

3.缠枝莲纹作为辅助纹饰

由于缠技莲纹的形态富有装饰性,所以作为辅助纹饰在元青花上是比较主流的。缠枝莲纹大多作为辅助纹饰装饰在盘碗的内外口沿和瓶罐的肩、颈部,丰富装饰主体(图4),也有使用蓝地白花的装饰手法(图5)。

4 缠枝莲纹的“物我统一”艺术思想

明朝的青花缠枝莲装饰,一般是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结合使用,排列在器皿上疏朗清晰,空间宽阔,明代的缠枝莲花和叶和元朝比起来明显更加精小,这或许是元蒙是在大草原,明朝则起居于内陆的地域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特点,花头的布位和主枝的姿态灵活多变。清代,在青花缠枝莲纹装饰中,清代艺人一改明代疏朗自然的风格,开始向繁密、规整、对称发展。经过美化变形的花头和枝叶姿态万千,极具装饰性。

皇家有御用画师为陶瓷设计图纸,缠枝莲纹如此高频率的出现在陶瓷装饰上,符合了皇室和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皇室和上层阶级的陶瓷多做为欣赏品,他们觉得缠枝莲纹不但端庄整洁、高雅、中正、平和,内敛沉静、而且又自由舒展、收放自如、能屈能升。这就是皇室借用缠枝莲的品行对文武百官的要求,以及文人士大夫为人处世的度和分寸感,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凡事不走极端;而寻常百姓的瓷器多做为日用品,则喜欢其清爽、雅致、悦目、自然的特质以及吉祥的寓意,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趣味。

缠枝莲纹的演变和中国人对它的喜爱是种审美移情,移情,也称之为借物抒情,指把自身的思想感情赋予在外物只上,这也是文人士大夫管用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法。于是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力。这其实也是“异质同构,物我统一”的体现。

5 缠枝莲纹的对装饰图案设计的启发

缠枝莲纹历经千年的生命力,如同那缠枝缠绕连绵不绝,元明清三朝的各式缠枝花卉纹婉转倩韵,颇见柔美之姿。整体构图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绘画细致工整,工艺精湛绝伦,诸彩绚丽浓妍,彰显出其气质。缠枝莲纹的组织形式也有不同变化,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即繁复而又统一。青花、白瓷、纹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青花缠枝莲纹线条韵味之美,以浓的钴料描线为特点,线条挺秀,官窑的缠枝莲纹线条则相对细腻工整、精致规润,民窑线条,由于生产的需求,则让人感受到是线条的力量和速度,同时也保留铁线描的基础特征,显得更加飘逸和灵活,这也是民窑生产风貌的体现,透露着生活气息,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少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我们追溯学习缠枝莲纹演变的重要材料。

这也正是我们提取学习再设计的地方,目前国内的陶瓷装饰纹样基本都以摹古为主,少有创新,即便是创新,也很难站得住脚。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我们在对陶瓷装饰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像古代学习其内涵和寓意,再用合适的装饰手法,即“饰必适材”。找到传统图案和现代设计的结合方式,为传统图案注入新的生命力,也为当代设计思路提供不少灵感。达到继承、发展、创造的目的,也将是我们对艺术探索、学习的方向和最终目的。

注释

①八大码,景德镇陶瓷在元代瓷器上常用的一种边饰纹样,它是一种变形莲瓣纹。这种莲瓣纹常常画在器物的肩部、胫部,有的还在莲瓣中加绘犀角、银锭、珊瑚枝、花朵等杂宝,因为常常画八个莲瓣,而且其中的杂宝纹且码放整齐,所以俗称这个纹样为“八大码”。

猜你喜欢

莲瓣玉壶元青花
莲瓣纹:我国古代瓷器主要装饰纹样
郭德纲巧用寓言劝爱徒
石维文
张勇
最贵“福禄”元青花 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拍卖价5681万元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南北朝瓷器上的莲花纹饰
玉壶
2014年春拍王氏传世名瓷保真专场
从考古发现看元青花在海内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