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民星”们的舞台时刻

2019-06-24丁云

现代苏州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沪剧锡剧姑苏

记者 丁云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死别生离的曲艺。艺术可以邂逅经典、声音可以记录时代。近日,全民戏曲“民星”PK赛复赛的上演再次引爆话题,为进入初夏的2019姑苏区首届群众文化惠民展演季活动注入一剂“强心剂”。

舞台之上民星闪耀,以戏会友绽放人生光芒

中国戏曲是歌、舞、诗一体的综合舞台形式,历经千年繁衍,由宋代的南戏到如今各地方戏种仍在搭台表演,无论是北方茶楼里的铿锵唱词,还是江南水榭亭台上的袅娜轻吟,戏台上衣袂飘飘,戏迷们台下窥得遥远年代里的人生如戏。2019年6月6-7日,姑苏城内各路戏曲“民星”集聚至苏州滑稽剧团、盘门三景两个比赛场地,展开为期两天的才艺PK复赛,以戏会友、轮番登台,舞台上进行了激烈角逐。对应四个比赛剧种,组委会分别邀请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公平、公正为最后的决赛晋级严格把关。

赛场上,给评委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二年级学生张露雅。仅8岁的小姑娘凭借经典越剧选段《送花楼会》获评委一致认可,成功晋级决赛。

舞台上,小露雅转身、碎步,眉眼间灵气十足、惟妙惟肖,一登台就引来满堂喝彩。深受家人熏陶,张露雅从小耳濡目染喜爱越剧,目前师承国家二级演员、原镇江越剧院徐派小生张文珍,小小年纪就已多次参加出国演出,可谓“资深演员”一枚。台下,评委们望着台上的小露雅,欣喜感叹:“戏曲有传人啊。”绝大多数戏曲舞台上下都是老年人,鲜见孩童,孩子们走近戏曲,观众就会变得日益年轻化。据统计,本次比赛就有8名15岁以下儿童报名参赛。

在子女、老伴的陪伴下,88岁京剧迷陶敏怀老先生再次来到熟悉的舞台,坚定地表示:为什么要有年龄限制,我还很年轻。老先生慷慨激昂的京剧选段,引得台下声声叫好、掌声阵阵,收获粉丝无数。轻松晋级后的老先生激动表示,自己从小热爱京剧,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自己割舍不掉这份情怀,他一定会唱到唱不动才止。

锡剧爱好者杭建平是一名环卫工人。工作经年累月披星戴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当疲倦时,唱上几段锡剧,便不觉辛苦。坐着轮椅比赛的一位残疾沪剧迷,成功晋级后连连感慨,轮椅上的生活因为有沪剧陪伴才不觉乏味,让他感受生活的美好。

戏曲之美不埋于唱片,勇立潮头让经典跨越时代

“社戏花开、艺献人民”姑苏区首届群众文化惠民展演季活动,以文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通过覆盖街道和社区的“社戏剧场”,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活动季内,姑苏区面向辖区居民开展戏曲“民星”PK赛、广场舞(街舞)赛、歌咏大会、山歌巡演等四大不同主题的群众文化展演活动,覆盖全年,也是姑苏区活动范围最广,活动延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文化活动。

近年来发现,姑苏区群众文化在“百姓大舞台”“戏曲周周演”等文化品牌创建中不断繁荣和深化,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因而,为市民搭建舞台,再把舞台交给市民,成了本届戏曲“民星”PK赛的最大看点。

市民大舞台戏曲“民星”PK赛,选取最受苏州本地老百姓欢迎的4个戏种,京剧、越剧、沪剧和锡剧,邀普通老百姓、戏曲爱好者、票友等非专业人士参加,共300余名选手报名参加,51名进入决赛。各戏种最终将决出前三名,进入戏曲“民星”之夜总决赛,经由戏曲名家指点后同台献艺。并且在赛后3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巡演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广大姑苏市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并助戏曲更好的传承。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又反映着时代风貌。而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当今时代的流行模式才会拥有更多的粉丝群,也才能跨越时代永不褪色。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用声音记录时代变迁,让优秀的传统艺术以交流和展演的形式进行全民戏曲PK,也滋养、浸润、弘扬着传统文化。姑苏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姑苏百姓感受戏曲魅力所在,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也是文化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猜你喜欢

沪剧锡剧姑苏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自主“表演”展风采,锡剧文化我传承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不忘初心传承沪剧之美
——国家级非遗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马莉莉访谈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戏曲现代戏基于剧种特色的艺术探索——以沪剧为例
姑苏城外寄乡愁
沪剧《雷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