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访鹤园

2019-06-24文摄陶瑾

现代苏州 2019年11期
关键词:梅兰芳苏州

文摄 陶瑾

苏城好,城里半园亭。苏州的园林总是实实在在融于人们生活的。隐逸在闹市中的那些园子,气质绝佳,有点名堂。

韩家巷4号鹤园,寻起来并不难,和曲园、听枫园南北为邻,周边还有老苏州的烟火气。这里曾经几任其主,有过曲韵,有过风雅,也经历过历史战乱的洗礼。如今重访,古韵犹存,也多了新貌。

鹤园占地不大却造化神妙

长寿园里生气盎然

上午时分,穿过马医科来到韩家巷,若不是手机导航显示鹤园,并不知这不显眼的乌漆大门内竟是别有洞天的一座园林。从鹤园的地理位置来看,虽处于市中心,却与喧哗的闹市无关。要说,当年第一任园主江南道员洪尔振(1856—1916,字鹭汀)真心会选地儿,这么一个出即入世,关起门来便是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的宅院。

今天的鹤园暂不对外开放,通过友人引荐记者有幸走进一览。鹤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距今110多年。宅园面积4.66亩,其中花园2.8亩。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园林,既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鹤园占地不大却造化神妙。园中叠山理水、池塘小桥、赏石漏窗、楹联碑帖、花草佳木,几乎藏着江南全部的风雅。

从韩家巷正门进入,五开间的房子,以粉墙花窗为屏障,不致使园景一览无余。鹤园的格局是西园东宅。池东这条长廊,曲折有度,从南到北贯通全园,并与院墙构成几处小院,缀以花木,中部还有一处风亭,立于此,可一窥鹤园全貌。

整个花园部分小巧紧凑,简洁幽雅。园内池水居中,小桥凌波,竹石花木环池而布,右廊左亭,隔池相望。仔细观察,这池水如瘦鹤状,向南收细延长,有源头深远之意。鹤园中,古树名木尤为繁多,且都是长寿之木。约160年的圆柏,120年的紫薇,约120年的桂花,约180年的黄杨……不少倾斜厉害的古树都加了外力支撑。

“鹤”文化隐现园中

北部主厅“携鹤草堂”又名“栖鹤堂”,乃谢孝思题字。堂前廊东西两侧,有砖额“岩扉”与“松径”,为园主自题。堂前还有湖石“掌云峰”,以形名。堂一侧有“听枫山馆”又名“鹤巢”,隐现于园北翠竹丛中。池南有四面厅额“枕流漱石”,与主厅“携鹤草堂”互为对景。走到这,忽然发现四面厅前的四座立石很特别,造型各一,还有树荫庇护,悠哉之至。而厅南与门屋遥相呼应,其间缀以花木,疏朗明快。再加一棵盘根虬枝的老树,长寿园可谓名副其实。进而再往北穿过一处玻璃花房,以安放一些珍贵植物花卉。来到池西月馆,大理石地砖配以现代沙发,这里已作为会客室。接着走到北廊,这里有金松岑撰《鹤园记》,以及市政府立《鹤园重修记》。

长寿园古树名木尤为繁多

花园部分告一段落。我们穿过池东一扇小门,来到鹤园的住宅部分。宅五进,有的已作为活动、会议与书画室。第三进“女厅”,前苏州农校校长廖楠才曾赁居于此年余,后又租与苏州银行公会。石库门上原有费树蔚署名而实出庞国钧(字蘅裳)手笔之“藏修息游”四字砖眉,“文革”中被破坏。后两进为海式楼房。第四进楼房较高,1923年筑。最后一进是后来新建的二层仿古小楼,楼前有树木山石,小圆桌,俨然一个精致的小园。右侧边门可通往马医科菜场。

江南的园子,总是寄予了江南人特有的自然观、人生观与诗性审美,在沉浮于这历史时空的园子里,走着走着,还能感受到一些文化伦理与生命哲学。

一脉往事

鹤园,在苏州园林中不那么赫赫有名,但有着不一般的人文故事。这所园子可谓见证了苏州城的历史变革。

当年洪鹭汀筑园,以俞樾所题“携鹤草堂”匾而取名“鹤园”。洪鹭汀是清末民国时期苏州、上海文化圈的重要参与者,年轻时娶了晚清大学者俞樾的从孙女为妻。那时候,人们造园难,养园更难。园未竣,这位洪道员因为工作关系,调走了,园子便荒废在那,后归吴江庞庆麟,其孙庞蘅裳复加修建。楼成,庞蘅裳自大新桥巷老宅迁入。从此鹤园成为苏州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庞庆麟,号屈庐,苏州府震泽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与吴县陆润庠同榜进士,历官至刑部主事、户部主事。在同治年间,他曾在苏州平江路购得一所老宅(现大新桥巷21号),重加修葺,改成“庞氏庭园”。其孙庞蘅裳号“鹤缘”,又署其厅曰“栖鹤”,显然是把自己比做了仙鹤。庞蘅裳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只知他擅长书法,尤精行楷,曾为俞振飞抄写《粟庐曲谱》。书法参学颜赵,工稳秀丽,是典型的馆阁书体。鹤园内前廊东、西门楣砖额“岩扉”、“松径”,皆出自其手笔。据说,为了让鹤园名实相符,庞蘅裳除了在园内廊前以白瓷片作鹤形铺地外,还曾养过一只仙鹤,只是没过两年,仙鹤便死了。

晚清著名词人朱祖谋曾寄寓园中。朱祖谋曾是广东学政,因仕途不悦回籍,辞官来到苏州,他租下了当时修葺一新的鹤园。园内有朱氏手植的宣南紫丁香一株,花时清香满园,沁人心脾。这棵紫丁香,受到庞蘅裳的万分爱护,特以砖坛护之,并求邓邦述篆题“沤尹词人手植紫丁香”八字于花坛下方。

不管是朱祖谋,还是庞蘅裳,他们都喜欢吟诗拍曲,结交的也都是文人雅士,常于园中宴饮雅集,月必数起,一时有“少长咸集,群贤毕至”之盛况。鹤园内北廊壁嵌有金松岑所撰的《鹤园记》,记录了许多当年的故实。据悉,当年曲会尤盛,陆仲麟、吴梅、张紫东、潘震霄等皆善歌而擅笛,常于园中拍曲谈艺。亦常召昆曲传习所“传”字辈二三子与之,顾传玠、朱传茗为彼中翘楚,皆不足二十少年。此外亦有春节团拜,由张仲仁、费仲深倡议。叶恭绰、张善仔、张大千、梅兰芳、杜月笙等先后造访此园。

说到梅兰芳夫妇,他们在苏的这段日子,先后游览了灵岩、天平、狮子林、玄妙观、沧浪亭、虎丘等城内外古迹名胜,所到之处皆万人空巷。还拜访了吴县著名士绅张一麐(字仲仁)、书画家吴子琛、颜文樑,参观了道和曲社、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且受到了苏州各界的热情厚待。

1932年12月1日晚,吴子琛、朱庸白、闵仲谦等,在鹤园设宴招待梅兰芳夫妇,作陪的有卢燕庭、孔叔慎、仇昆厂、庞蘅裳等。梅兰芳清唱一曲,后与朱庸白对唱昆曲《乔醋》一折,继由汪以忠清唱京剧《捉放曹》等。最后,梅兰芳为大家清唱《坐宫》一段,抑扬顿挫,韵味隽永。12月2日晚,苏州各界在鹤园举行宴会,盛况空前。宴席就设在栖鹤堂。梅兰芳为各位的表演拍手称好,席间还清唱了《宝莲灯》、《虹霓关》两曲,庞蘅裳、吴子琛合作书画扇面赠之。

民国二十二年(1933),庞蘅裳参加由何亚农、张紫东、吴湖帆、张大千、潘子义等14人发起组织的“正社书画研究会”,社址在十梓街172号。

战乱纷飞的年代,鹤园,没了曲韵,没了闲情逸致,有的只是颠沛流离。民国三十一年(1942),因时局之严峻,庞蘅裳举家迁往沪上,将鹤园出售给苏纶纱厂厂主严庆祥作纱厂办事处。后来的鹤园,在周边老百姓看来,也多了一份神秘感,常常会在深夜,听见紧闭的园门吱吱呀呀地打开,偶尔还能看见,有人行色匆匆地轻轻叩响园门,左右环顾后,进了鹤园。后来才知道,在抗战期间,这里曾经是中共地下党的一个重要联络点。1949年4月27日凌晨,苏州地下党从鹤园出发至金门,打开城门迎接解放军进城。

50年代末鹤园曾加以修缮,十年动乱又被“三八战斗司令部”强占,园中匾额楹联几近毁坏。其后相继为印刷厂、物资局、汽车配件厂等使用。1978年复归政协。1980年国家拨款进行全面整修。

艺术之根绵延久长

如今,百年鹤园依然气场不凡,延续着文化与艺术之脉,诗词歌赋、书画曲韵依然是鹤园最好的江南符号。

这里是苏州政协联谊会的所在,也是苏州吴文化研究会、鹤园书画院、光裕评弹京剧票社的活动场所。十多个社团兴趣小组定期在园内活动。这些文化人与鹤园的故事,无一不在讲述传统的积淀,这园林的大门敞开,里面是历史也是书画、建筑、人文……的一部鉴赏宝典。

昔日的鹤园憩间亭(亭南廊中有月门)

猜你喜欢

梅兰芳苏州
梅兰芳评传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熊佛西对梅兰芳的纯艺术批评与梅兰芳的隔空回应
细微见知著,守正出新章——评《梅兰芳·当年梅郎》
园林之城——苏州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苏州大冢:十年磨一剑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