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牛班为何能走进春天

2019-06-24田丽霞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马修唱歌班级

○田丽霞

看完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教育唯真,主人公马修老师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带领“放牛班”走进春天,就源于一个“真”字——他真爱学生、真干工作、真懂音乐。

一、真爱学生

平心而论,马修老师的学生不可爱。他们大都是问题学生,抽烟、喝酒、偷东西、整老师、欺负同学,无法无天,不可救药。面对这样一群学生,马修没有按照学校一贯推行的“行动——反应”即“犯错——惩罚”的既定思路去做,而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弄伤校工马桑大叔的乐格克,马修没有关禁闭、罚劳动,而是派他去照顾受伤的马桑大叔,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唤醒他的良知。马修做到了,当马桑大叔因为病情恶化而被送往医院的时候,乐格克拉着马修的手,脸上露出了后悔和恐惧的神情。

对叛逆任性的音乐天才皮耶尔,马修宽严相济,恩威并重。给他单独辅导音乐课程,努力不让他沾染坏习惯,劝说家长送他进音乐学院,主动帮他给里昂音乐学院写推荐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皮耶尔冷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佩皮诺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学生,看起来只有几岁。他是个孤儿,但他拒不接受父亲已经去世的事实,每天都到学校门口等待,等待星期六。因为他坚信,星期六爸爸会来接他。对这个可怜的孤儿,马修慈祥和蔼,倍加呵护。睡觉前给他盖好被子;吃饭时把他带在身边;他不会唱歌,就让他做“指挥助理”,合唱队排练之前,先把他抱到讲台上,排练结束,再把他抱下来;知道他被蒙丹欺负之后,从不动怒的马修严厉地警告了蒙丹,俨然成了一个“护犊”的父亲,为佩皮诺挡住了生活的风雨。

就这样,马修用他的真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当孩子们把写着自己心声的纸飞机扔出窗外,用歌声和老师告别时,小不点佩皮诺抱着自己的小熊追出校园,请求马修老师把他带走。几经犹豫之后,马修把佩皮诺抱上汽车,带着孩子走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泪流满面。因为我知道,在佩皮诺的心中,马修不仅是老师,更是爸爸。画外音告诉我们,这一天恰好是星期六!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和马修的学生相比,我的学生太可爱了。他们懂规矩、守纪律、有礼貌、知冷暖,即使偶尔犯错,也能闻过则改;即使成绩不佳,也还在孜孜以学。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二、对工作——真干

马修之所以能带领放牛班走进春天,就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实干家,还是一个行动派!

客观来讲,影片中马修的工作条件真的很差,抛开校舍破旧、设备简陋、师资短缺不说,单看马修的宿舍,就令人大感意外。他的宿舍与学生宿舍里外相通,中间只隔着一道布帘,这就意味着他的吃、住、行都和学生在一起,学生的吃喝拉撒睡他都要管,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这不就是现在很多人描述的“三六五二四”全天无休、全年无休的情形吗?

其实,最令马修苦恼的不是工作之繁杂,而是学生不服管束,导致班级麻烦不断。怎么办呢?当他听到孩子们唱歌的时候,就萌生了成立合唱团的想法。于是他立刻行动起来,为学生创作歌曲,组织学生分声部试唱,教孩子们唱歌。而此时,校长是不支持的,老师们也是不理解的,甚至有一段时间,校长明令马修解散合唱团。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马修没有抱怨,更没有泄气,而是带领学生在宿舍里偷偷练习。

我经常想,如果我们有马修这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我们的教育人生一定会多一份精彩。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志存高远却一事无成。为什么?因为他们耽于幻想,没有行动,为自己的失败,找了很多借口——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领导不开明、硬件不到位、学生不优秀、家人不给力……而在这抱怨声中,成功渐行渐远,失败却如影随形。

影片《放牛班的故事》告诉我们,坐而谈不如起来行,如果你渴望成功,那就立刻行动!

三、对音乐——真懂

马修之所以成功,还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切入点——音乐。为什么说音乐是最恰当的切入点呢?一是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二是学生喜欢唱歌,因势利导,容易成功;三是马修真懂音乐,他本身就是一个音乐家,从音乐入手可谓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在这一点上,我很羡慕马修老师。作为一个痴心教育的人,我有过很多美好的设想,也曾经做过一些大胆的尝试,但大都因为能力不足而失败。

作为语文教师,我想成立一个学生朗诵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朗诵团的名字、活动方案都想好了,初期准备也完成了,最后却不了了之。因为我没有朗诵的专业知识,不能给学生专业的指导,学生没有获得感,所以也就没兴趣。

作为班主任,为了让校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我在班级开展了每周一歌活动,利用下午上课前的十分钟组织学生唱歌。学生热情很高,争先恐后地推荐自己喜欢的歌。但谁来教呢?学生只会唱不会教,我干脆连唱都不会。我们只能跟着录音学,随着音乐唱。每当学生唱跑了调,我只会说一句话:“错了,重来。”至于“错哪了”“怎么改”,说不出来。

学校举行合唱比赛,我对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认真点”“大声唱”“加油”。作为一个外行,我实在说不出什么有指导意义的话;班级举行元旦联欢会,我很想和学生一起表演,师生同乐,拉近距离,可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只能枯坐在教室里煞风景。

有一次,河北电视台邀请我班同学参加“福彩助学公益晚会”,我们的节目是诗朗诵。怎么朗诵呢?我的理解很简单,排排站、大声念、抒真情就可以了。可学生的感情总是不到位,我非常苦恼,怪学生悟性差、不听话。导演来了,他教给学生朗诵,帮学生排队形、编动作,给学生做示范,学生似乎一下子变得聪明起来,不仅能准确理解导演的意图,还能立刻付诸行动。两个小时之后,50个人的集体朗诵,变成了一个炫美的舞台剧。

马修老师的成功告诉我们:身为教师,必须努力精进自己的业务,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因为专业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在专业之外,再多一点点才艺,让自己变得丰富而有趣,那就更容易走近学生,取得成功。

影片显示,《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距离我们已很遥远,与我们面临的教育现状也有很多不同。但是,马修老师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汲取,那就是真爱学生,真干工作,有真才实学!

猜你喜欢

马修唱歌班级
班级“四小怪”
生日谜语
遇见他们在唱歌
班级英雄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唱歌猪
马修曾迷上摄影
马修曾迷上摄影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