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β-羟丁酸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中的意义
2019-06-24张麦浪张海雄冯颖倩吕思清王梦君
南 静 张麦浪 张海雄 冯颖倩 吕思清 王梦君 李 婷
(陕西省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西安 71006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危及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急性并发症。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酮体生成,使血酮升高,尿酮增加,统称糖尿病酮症(DK)。其中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均为强酸,消耗机体储备碱,使血pH下降,出现DKA。血清或尿液中检测酮体对DKA的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一般多采用传统的硝普盐法半定量测定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以协助DKA的诊断与治疗监测。该方法不能与酮体中的主要成分β-羟丁酸发生反应[1]。美国糖尿病协会认为定量检测血酮中的主要成分β-羟丁酸较检测尿酮体更为可靠、有用[2]。本研究应用血酮检测仪对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毛细血管β-羟丁酸水平,观察血β-羟丁酸与静脉血糖、尿酮体、动脉血pH值及HCO3-的相关关系,再计量其中DK和DKA患者的血β-羟丁酸和尿酮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异同,旨在探讨血β-羟丁酸检测在DKA中的应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新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在18~80岁。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排除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继发性糖尿病者。
1.2 数据收集:患者入院后即行静脉血糖、β-羟丁酸、尿酮检查。部分患者行血气分析检查:动脉血pH值及HCO3-测定,如患者入院时尿酮体阳性或血β-羟丁酸≥0.6 mmol/L,则进一步安排血气分析检测。
1.3 诊断标准:①DK:血β-羟丁酸≥0.6 mmol/L,或尿酮体1+~4+;②DKA:血β-羟丁酸≥0.6 mmol/L,或尿酮体1+~4+,动脉血pH<7.35、DK纳入DKA中合并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方法间的阴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指标检测结果:血β-羟丁酸测定结果为(0.76±1.37)mmol/L;静脉血糖测定果为(15.45±5.66)mmol/L;对尿酮体测定结果进行半定量转化,尿酮体结果为(0.548±0.876);共有46例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pH值为(7.24±0.25),动脉血HCO3-为(20.13±5.76)mmol/L。
2.2 分析血β-羟丁酸与其他指标的关系:血β-羟丁酸与尿酮体相关系数为0.645(P<0.01),与静脉血糖相关系数为0.324(P<0.01),与动脉血pH值相关系数-0.435(P<0.01),与动脉血HCO3-呈相关系数为-0.546(P<0.01)。其中血β-羟丁酸与尿酮体、静脉血糖呈正相关,与动脉血pH、HCO3-呈负相关。见表1。
表 1 血β-羟丁酸与血糖、尿酮、血pH与HCO3-相关性分析
2.3 两种酮体诊断方法的比较:β-羟丁酸诊断阳性率为91.7%,高于尿酮体诊断阳性率的70.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 2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例)
3 讨 论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β-羟丁酸(78%),乙酰乙酸(20%),丙酮(2%)。其中含量最多的β-羟丁酸酸性最强,在DK和DKA中发挥主要作用。正常血中β-羟丁酸<0.6 mmol/L,当患者出现DKA时,血清β-羟丁酸水平显著升高,临床上发生轻度酮症时,β-羟丁酸与乙酰乙酸比值由正常的1∶1上升至2∶1[3]。传统的尿酮检测为半定量检测法,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发生紫红色化合物反应检测尿中酮体,与β-羟丁酸不发生反应[4]。尤其是当DKA患者存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尿酮体可减少或消失,甚至出现留取尿液困难,影响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病情及时、准确的评估[5]。DKA越严重,酮体中β-羟丁酸所占的比例越大,乙酰乙酸所占的比例越小,检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尿酮试验还会受含巯基药物(如卡托普利等)的影响产生假阳性,受大剂量维生素C的影响出现假阴性[6]。同时尿酮体的检测易受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而及时检测血β-羟丁酸更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β-羟丁酸与尿酮体、静脉血糖呈正相关,与动脉血pH值及HCO3-呈负相关,提示血β-羟丁酸能够很好的反应体内酸碱失衡状态,血糖过高则预示发生DK或DKA的可能。在24例DK和DKA患者中,血β-羟丁酸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尿酮体的诊断阳性率,故血β-羟丁酸定量测定方法较传统的尿酮体半定量测定方法更能准确的反映DKA,对DKA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