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故事,话情怀,乡村民宿体验性设计研究

2019-06-23王静楼一蕾

设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乡村民宿体验设计自然教育

王静 楼一蕾

摘要:随着乡村民宿的日益发展,民宿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城镇民宿与乡村民宿,酒店与民宿的区别入手,溯源乡村民宿的概念、特点。并以笔者参与设计和调研的几处民宿为例,将民宿按体验内容分为文化体验型、自然教育型、休闲养生型三种,重点研究民宿设计的核心——体验性设计的方法。文化体验型要串点成线,构建民宿体验的场域性;自然体验型要结合客群需求,开发自然教育内容;休闲养生型要灵活定价,实现住养一体。

关键词:乡土情怀 乡村民宿 体验设计 自然教育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6-0057-03

一、背景

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生活空间中最普遍的两种肌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环境基底满足了人类不同的生活需求,也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工作打拼,在乡村生活放松,成了现代人最真实的写照。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旅游,乡村旅游担负了更多人对乡土情怀的追求——“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谓的乡村旅游是诗情画意,精神诉求。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客厅”,打开一扇通向乡土情怀的门。

二、概念

根据所处地域不同,民宿可以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两者的目标客户群和产品核心吸引力上存在较大差异,如表1。前者的客户群以城市资源为消费目标,后者的目标则是乡村资源。乡村民宿是指在乡村环境中利用自有住房或历史性建筑改造的,以提供游客住宿、餐饮和体验当地文化为主的服务性场所,客户群体追求的是休闲放松、回忆过去,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消费,其重点是过程性体验[1],因而乡土情怀是消费核心。

三、民宿特色

(一)民宿与酒店的区别:民宿与潜店的区别在于个性化和标准化,民宿个性化装修、管家式服务、沉浸式体验与酒店标准化装修、流程式服务相比较,特色鲜明,竞争力强[2]。网络数据显示201 6年一季度全国及热门景点的民宿的入住率明显高于各类酒店,个性化服务带来的优势,使得民宿在与酒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1。但是遍地开花的民宿在与自己的竞争中走入了死胡同,莫干山的民宿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民宿行业发展的一个窗口和缩影,2013年是莫干山民宿发展的分界岭,此后的莫干山民宿井喷式发展,同质化的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是致命的,民宿的客源持续下降,不仅始于当地民宿数量的急剧增加,还有来自桐庐、舟山、临安、丽水等异地民宿瓜分客源。

(二)民宿与民宿的区别:民宿区别于民宿的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民宿自我竞争产生的问题。以中国台湾为例,除了大地区大环境形成的体验差异,每个民宿有各自不同的体验内容:艺术、民俗、运动、农事、自然等[3]。民宿既有建筑和庭院环境是体验的直接渠道,但是体验感受受限,这时要借助其所在环境,使体验感受和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是体验曲线的设计。传统的研究常常将民宿主和客人作为主体,因而设计和经营始终围绕民宿小环境。鸟瞰乡村,乡村民宿作为乡土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其情境体验必然要在环境基底上衍生→凝练→变化→拔高。因而,脱离环境谈民宿体验只会沦落为形式表层的设计。

四、民宿环境体验中的乡土情怀

乡村民宿销售的乡土情怀不是面向所有人的产品,而是对那些有乡村记忆或向往的客人,试图通过乡村的人、物、事回忆过去,重拾初心[4]。承载乡土情怀的符号因人而异,除了发现共性,还要寻找个性。下面以笔者参与设计和调研的几处民宿为例,探讨—下不同体验类型乡村民宿的体验性设计的方法。

(一)文化体验型:北上那年是位于浙江省临安清凉峰镇白果村里仁组的一个军事题材的民宿,其所在地区清凉峰在历史上曾是浙皖军事重镇——文佳女皇起义,方腊起义军大战昱岭关,元末红巾军数陷昱岭关,朱元璋夺关取金华,太平军与清军屡战此地,北伐军清剿“北佬”军……最近的有抗日先遣队迎战国民党的“侯头之战”,留下许多红军标语。民宿所在建筑正是当时“红军标语”所在建筑之一,2006年正式被临安市政府被列入市级“红军标语”文物保护点。2013年建筑被现在的民宿主人买下,改造成以红军标语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体验型民宿,如图1、2。

1.红色文化体验的构成

(1)讲故事的“人”:既有历史环境是民宿的天然资源,北上那年建筑和周边环境的特点界定了它的性质——红色民宿,如何做一个红色文化的民宿?首先,需要设计一个逻辑串联民宿所在历史资源。在游客的体验中要使逻辑关系明确,一个讲故事的“人”——土生土长的民宿主人,是最合适的存在,除了介绍自己和房子的故事,还介绍当地军事文化历史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通过活动的组织,游线的规划援引到民宿的服务中。这个故事有共同记忆的部分,也有不同之处,这样才能唤起共鸣,并引入入胜。散布在村落中的军事型历史建筑、遗址遗迹,本身并不具有很大的观赏性,但因为共同的题材背景,能够成为完整故事的一环,使原本散落的资源进一步整合,通过民宿这个媒介形成完整旅游。每一个小景点因为有人物、故事的加载形成了丰富的体验感受。游客在与居民的交流和民宿主人策划的活动,串联周边人、物、事,构成一个质朴鲜活的体验过程。

(2)承载记忆的“物”:在游客的认知体验中,除了“人”讲的故事,还有“物”承载的故事,“说”和“看”、“摸”构成丰富的认识感受。北上那年民宿室内的布置大多采用民宿主人收集到的20-60年代老物件,有房子的地契、伟人旧照、搪瓷器、留声机等,每有客人到无不对这些老物件多有感触。这些物件与军事无关,与那个年代有关,“物”所承载的是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覆盖一定时间内的政治、军事的痕迹和民间生活,这有助于游客理解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和其中发生的故事。“物”的存在在这里的作用是构成历史性线索的完整性,不同于博物馆式的陈列,民宿的物件除了具備展示的作用,还需与生活相关,可以作为装饰物、或功能物使用。

2.文化场域的构成:“人”、“物”同构的文化场景视、听、触感官体验丰富,共同构筑了一个轻松氛围下的历史回忆之旅,这样一个地方,行为学上把它称为场所,因为有性格标签,更容易吸引人。不同于城市民宿,乡村民宿的环境内涉及“人”、“物”、“事”众多,进入民宿不仅仅是进入某一建筑的概念,而是进入民宿所在多元尺度的环境,在不同的尺度环境内感受民宿的场所精神。如在村庄尺度感受乡土环氛围、历史人文;在社区尺度体验乡野生活、地方情趣;在邻里尺度聆听乡间俚语,体昧农家生活;在建筑尺度放松精神、享受服务,民宿要长时间留住客人,只靠自身是不够的,要鼓励客人走出去,以民宿为出发点,以村庄为辐射面,将村庄内的人、事、物联系起来,形成层次丰富场域体验。北上那年的设计其实更多的是对民宿客人活动的设计,设计的重点是民宿所在村、镇和附近景点之间关系。民宿在不同的季节设计了山地骑行、山涧戏水、徒步穿越、赏雪、滑雪、古建筑修缮分享会、听老前辈讲抗战故事等,民宿在这里成为乡村的“客厅”,它的角色定位是出发点、歇脚点和窗口,如图3。

(二)自然教育型

事实上,有些民宿还存在以下两种情况:A.所在环境并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仅仅依托乡村旅游发展起来,这样的民宿常常离景点资源较远,所在村域环境特色不明显;B.或者与较多的同行共享大环境资源,竞争同一批客源。这种情况的民宿在临安区域范围内为数不少,诸如此类的民宿改如何寻求突破,发展经营?下面以笔者参与设计另一个民宿进行说明。

1.场地特征:觅野是位于临安区河桥镇九江坞村的一个乡村民宿,所在周边虽然有一些景点资源,但离民宿所在地都有一定距离,也不是任何一个景点资源的必经之路,民宿建筑本身也没有太多历史价值,是浙西地区50-80年代典型的木结构夯土建筑。基于其相对独立的环境,和对临安地区乡村旅游客群的调研,觅野的经营定位为中档消费的亲子家庭,因为这类人群是自然风光型旅游的主流群体,如图4。 觅野所在九江坞和许多从乡村走出来的人的童年生活环境非常相似——背山面水,农家宅舍错落分布,为数不多人口毗邻而居,看来无甚新奇的环境,却包容了几代人成长的记忆。吃、穿、住、行在乡野是什么样的体验?吃——乡村居民的主要食物来自于自耕自种,虽然不丰盛,但是胜在健康有机,这正是乡村旅游吸引亲子家庭的原因;穿——朴素简便的地方服饰不仅便于农事生产,还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偶尔入乡随俗—下,不失为一种情趣;住——乡村的住宅既是村民住宿的建筑也是农事生产的附属建筑,也兼具敦亲睦邻的交往功能;行——各种乡道则是串联乡村网络的交通系统,在乡间行走的体验是非常丰富的,田埂、汀步、木桥、溪石、石板路处处皆是可行走之处。这些体验根植于一代人的记忆中,因而他们对乡野是有情怀的,这种情怀在乡野的一花一树一桥一石间流淌。觅野想做的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还有架构两代人之间联系的桥梁。

2.住民宿,行自然教育之实

(1)游戏中的自然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接受来自学校、社会、自然三方面的教育,大自然教育生命的可贵和生存的法则,以及温暖友爱之心,真实的自然体验无法取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自然教育对儿童人格教养的巨大作用,乡村旅游的客群有极大一部分是亲子家庭,他们企图通过乡村旅游体验教育孩子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对于觅野这种类型的民宿,资源特色不明显,在经营定位上就需要另辟蹊径,结合客户群体特征,组织自然教育性质的体验活动是不错的选择。

(2)既是游戏也是劳动:觅野的体验性设计围绕自然教育展开,最大程度上提供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从活动组织到场地的设计始终秉持这一原则。对于从小生活在乡野的人,童年的游戏离不开泥土、草垛、小溪、桥洞、大树、以及各种花花草草。一边帮父母干农活一边寻找乐趣的场景非常常见,觅野的外环境设计包括劳作型功能空间和互动性休闲空间,蔬菜花园、生态鱼池、谷物晒场,集蔬果采摘、传统捕鱼、晾晒谷物等内容,既是生活也是景观,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新奇的劳动游戏。通过参与乡村农事的劳动环节,活动肢体,认识作物,感受自然规律。

(3)本于民宿,高于民宿:对于自然体验型民宿,民宿本身可挖掘资源有限,尤其需要从乡村旅游的层面寻找角色定位,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中有两种类型的客群可以是这类民宿经营的对象,一类是亲子家庭,还有一类是离休养老职工。亲子家庭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仅要满足于住宿和餐饮,还要挖掘其对乡村环境的潜在需求——如自然教育、方言教育、传统习俗科普等,当然,具体选择何种形式还要结合民宿既有资源条件,如觅野这样的环境质朴,农耕生活原真性高的地方,则围绕农家生活体验为核心设计体验内容。

(三)休闲养生型:在民宿类产品出现以前,农家乐是乡村住宿的一种常态,随着民宿行业的兴起,农家乐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或者有一些民宿因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在硬件上与高端民宿相比肩,但是因为价格亲民,環境舒适,反而吸引了一些离休的常客。这些客群的住宿时间少则一两天,多则半个月,出游目的性不确定,其对乡村的需求典型的沉浸式“慢旅行”。在笔者调查的民宿中有两处是这种类型的民宿,初营业时都为家庭旅馆,后提升为民宿,客房定价在300-600(人民币)之间,接待客人多为企事业退休职工,住宿时间最长的两个星期,多为回头客。

1.家庭式经营:这类民宿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庭式经营,从业人员2-5人,主要是家庭内部成员,客房数量不超过10间,除了经营民宿还从事农业生产。以调研的临安清凉峰祥和三舍为例,民宿主人本身即是经营者又是厨师,平常还经营农田两亩和几十亩的林地,民宿用食基本为自家耕种。来此住宿的客人多为上海、杭州等地的在职或退休教师,多为回头客,平常房价在300-500元左右,是大部分游客长住容易接受的消费水平。这些游客除去附近景点,大部分时候由民宿主人陪同在周边垂钓、游泳、闲逛,体验乡村慢生活,或在酷暑难当的夏季来此。

2.自助式体验:这类民宿在发展中同样面临淡季经营、人员整合、服务质量、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如何将劣势转变为优势,自助式体验设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所谓自助式是指在住宿、餐饮经营内容上适度模糊主客关系,在环境和活动设计上建立“灰区”,提升客人住宿体验的自由度。如在客房设计中增加自助厨房、洗衣房,在公共环境设计开放园地等,同时也可以工代宿的方式通过参与民宿主人的农业生产活动换取住宿。中国台湾有较多的民宿采用这种方式解决淡季经营和兼顾农业生产与民宿经营,不仅实现了民宿产品升级,带动了地方农业销售,且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受。游客通过参与农家生活的各种环节——耕田、施肥、拔草、采摘、晾晒、喂养禽畜、维修房屋、集市贩售等真正融入到乡村生活,身心得到放松,如图5、6。

小结

民宿的体验性设计是民宿的立命之本,不同于酒店,民宿需要充分发掘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体验产品。没有资源优势就要结合客源市场,发掘客户潜在需求,推出健康有吸引力的产品。而要使体验性获得持续生命力,应联系民宿周边人群、环境,将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窗口、落脚点,建立起完整场域空间,既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还能满足游客精神需求。.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 2018N74)“村民友好型乡村民宿设计策略研究一一以临安为例”。

注释

1据来源:2016民宿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吴晓隽,于兰兰民宿的概念厘清、内涵演变与业态发展[J]旅游研究,2018,iO (02):8494

[2]朱鲸颖民宿发展的标准化与特色化[J]经营与管理,2016 (09):26_28

[3]刘书宏台湾民宿的特色、空间与型态[D]福建:厦门大学,2009

[4]张希乡土文化在民宿中的表达形态:回归与构建[J]闽江学院学报,2016 (03):114-121.

[5]李搌华昌西印象[M]浙江:浙江天目书院2014 (01):27-38

[6]董旭欧洲森林幼儿园体育活动模式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 (05):167-170

[7]玎黄河啸,费建庆,朱奇彪,米松华浙江省民宿经济与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科技通报,2016, 32 (09):82-88

[8]朱鲸颖民宿发展的标准化与特色化[J]经营与管理,2016 (09):26_28

[9]焦荣华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2 (11):10-16

[1O]赵琼情境体验主导下的杭州民宿景观营造方式初探[D]浙江:中国美术学院2015 (6):16_21

[11]杨环静走吧!到农家打工换宿[M]台湾新北市:一起来出版:远足文化发行201301

[12]田钧伊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与设计研究[J]设计,2017,30 (19):152-153

[13]李白羽吴晓东.邵明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讨当今民宿设计趋势[J]设计. 2016,29 (13):54-55

猜你喜欢

乡村民宿体验设计自然教育
海南省发展乡村民宿优劣势评析
关中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餐饮行业中的服务体验设计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界面体验设计研究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国内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