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环境下AI主播利弊谈
2019-06-21郭琳媛
【摘要】在当前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智能产品纷纷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AI主播就是其中之一。随着AI主播的兴起,既为主持人的地位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因此,在目前需要对AI主播进行分析,找到AI主播在当前人工智能环境之中的有利影响和存在的弊端,以此来促进AI主播以及主播的发展和进步。
【關键词】人工智能;AI主播;自动化
一直以来,新闻行业受到科技的巨大影响。近些年
来,受到科技巨大影响的领域之一就是人工智能领域。随着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和当前的播音主持逐渐进行融合,出现了AI主播。在2018年,新华社在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了第一个AI主播[1]。从目前来看,AI主播主要是对真入主播的声音、形体以及各种动作等进行提取,经过组合、模拟训练等过程之后而成,是当前新闻产业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发展。
一、AI主播对于新闻业态的影响
自AI主播出现以来,对当前的新闻业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对主持人的影响、对记者的影响、对用户的影响等等。
(一)对于主持人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智能主播并不鲜见,在很多的节目之中都使用到了智能主播。但是,当前的AI主播和以往不同的是,其从原来的辅助转变为了主角,不再仅仅只是真人主持人的辅助工具,而是能够撑起一个节目的主持人。另外,AI主播在节目的内容方面也逐渐从原来的娱乐性质的节目转变为了各种新闻节目[2]。新闻节目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来说,其本身的权威性和即时性使得AI主播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同时还对传统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AI主播本身具有更强的准确性,能够长时间进行工作,效率更高,促使传统主持行业能够以技术为基础,解放出更多的生产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像AI主播这样的新技术的出现也使得很多真人主播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二)对于记者的影响
AI主播除了对主持人产生巨大影响之外,受到影响的还有当前的记者。如果将主持人所受到的影响看作是从原先的一线转变到二线,那么对于记者的影响则是从原来的幕后搬到了台前。从相关调查显示,当前的记者无论是自身的工作效率还是采写稿件的质量都得到了提升。比如,技术上的发展使得记者在采编以及撰稿等方面的效率大幅提升,在这样的效率下,记者就会有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去提升稿件本身的质量,同时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的帮助下,记者还能够生产出更加符合相关标准的内容。从这也可以看出,技术上的突破促使新闻业态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三)对于用户的影响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新闻反馈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在以往,用户一直都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媒体所带来信息的状态之中,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用户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对于信息的需求有着更加明确的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用户对于信息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会在信息反馈过程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AI主播的诞生,会将在用户这样的作用进一步的拓展,从而提升新闻节目本身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
二、AI主播的优势
对于AI主播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是在图像和语音方面进行了生成,使得AI主播能够像真入主播一样能够支撑节目,是一种智能产品,具备有更加多样化的功能,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AI主播本身相较于真人主播来说有其本身的优势。
(一)随时在线传播信息
因为AI主播本身是人工智能产品,从本质上来说,AI主播是一种机器产品,因此其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和在线,相较于真入主播来说这是其本身重要的优势之一,因此AI主播即使是在深夜也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来进行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轻了真入主播的工作量,使真入主播能够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它AI主播无法完成的工作上面[3]。比如,新华社在推出第一个AI主播之后,其很多新闻都会在深夜或者凌晨进行发布。在这里也可以看出,AI主播的工作状态始终是积极的。另外,由于AI主播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因此只需要对AI主播输入相关的数据,AI主播就能够自动生成视频或者是图文信息,这大大提升了新闻制作的效率,促使新闻信息更加有效和准确。
(二)能够进行多语种播报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无论是AI主播、虚拟主播、智能主持人还是各种新兴媒体的使用都使得我国的传媒产业实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仅丰富了各种电视节目、网络节目等传播的手段,还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我国传媒产业实现了全球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语种播报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真入主播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而AI主播则是没有这一方面的限制[4]。比如在2019年,科大讯飞推出了AI多语种智能主播,依靠机器强大的翻译能力对两会进行了多语种语言翻译,包括了日语、英语、韩语等。在AI主播的支撑下,我国两会期间的新闻在第一时间就通过AI主播对外进行了传递,强化了我国在世界层面的传播力度,同时也强化了我国和国外的交流力度。
(三)依靠程序输出,无需人的发挥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依靠程序来进行输出,无需人本身的发挥就能够进行信息的传输,无论是语音方面的输出,还是视频方面的输出都是以大数据技术、数据库等为基础来自动生成的。就目前来看,AI主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在一些较为规整、变化不多以及较为简单的节目之中。事实上,AI主播本身是作为一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信息传播载体,是一种完全以技术为支撑的模仿真人主播的“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之中,无论是AI主播的表情、动作、语气等等都是按照人本身所设定的程序来进行的,在接受到新数据之后能够自动生成一种规整的输出数据,不需要人本身的发挥。从某种层面上来看,AI主播是一种将真人主播从繁重工作之中解放出来的工具之一。
三、当前AI主播中存在的弊端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AI主播方面发展迅速,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比如图像处理方面和语音处理方面,这些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得我国AI主播能够更加自由地呈现此信息内容,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需要进一步进行提升。
(一)语音机械化严重,没有语音变化
语音变化主要指的是人在说话过程之中所产生的语气变化、语音变化等等。一般情况下,在说话的过程中,相连接的语音音节会相互影响,此时语音就会发生变化,这也被称为语流音变。在当前的普通话之中,主要表现为儿化音变化、声调变化以及轻声重音变化等等。如果在说话的过程之中,仅仅将其中的每一个音节都读准确,而不去改变组合音节的发音,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符合音变规律的,因此难以将语音表现得和谐以及自然。在AI主播之中,就目前来看,其语音的输出大部分都是多音节的连续输出,相较于真人主播来说机械化较为明显,语流音变不足,比如在2019年,新华社的AI主播“新小浩”在播报中,在播报含有“东西”这一词汇的语句时,将“东西”的音调均读作为阴平,并没有进行音变的处理[5]。事实上,“东西”这一词语在指带不同意义的时候,其读音是不同的,比如在指代方向的时候并不需要进行音变,但是在指代具体的事物的时候,就需要将“西”的声调转变为轻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使用户出现混淆,对用户产生误导作用。
(二)语音停顿不完善,语义不明
在真人的语音表达之中,停顿是语音中断或者是休止的部分。在真入主播播报信息之前,需要将进行播报的文章进行通读,全面了解全篇语句的结构、语法以及相关语句的意义,然后再根据这些来确定播报时需要停顿的位置,声音才能够停顿,将整个语句的意义完整地完成,如果在播报的过程之中停顿的部分出现错误,就会导致语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语义出现混乱,甚至会导致用户出现对文本的錯误理解。一般来说,在主播的文稿之中存在单句或者是复句,在对复句进行处理的过程之中,需要先从语义着手,以各个语句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来确定语音播报之中需要停顿的位置。就目前来看,AI主播还不能够通过分析语句本身的结构来准确地找到语音停顿的位置。比如,新华社推出的“新小浩”在2019年播报过程之中读到一些语句的时候,出现了不合适的停顿,比如“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这一语句指的是一个机构。一般来说,像这样的专有名词不能够进行中间停顿的处理,但是当前的AI主播会出现不适当的停顿。
(三)缺乏深层次的内涵
在电视广播的语音传播之中,主要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语言的表层意思表达出来,另外一种是表达语言的深层次涵义,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思来理解其中的深层涵义,去了解为什么[6]。当前,AI主播还不能够将语言的深层涵义充分传递出来,还停留在仅仅能够传递表层意思的阶段。真人主播能够在进行文稿创作的过程之中,一般不会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之上,而是会根据文字本身的表情、表意方面的特点来把握播报的目的。不一样的稿件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和背景,因此主播需要对其充分进行理解,充分使用和稿件相适应的情感来进行报道。而AI主播本身的情感是缺乏的,因此情感的基调缺乏变化,是单一性的,难以通过语言的表层来表达出其中的深意。在进行稿件的创作过程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因此是一种有意识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但是AI主播是机器的一种,在创作的过程之中是机械化的,是程序式的创作,因此无法传达出很多语言之中的深层含义,这就很容易导致用户对内容理解错误。
参考文献:
[1]殷蕾.AI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王焜.智媒视域下中文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应用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9.
[3]娄艳阁.“AI合成主播”对新闻业态的影响——以新华社“AI合成主播”为例[J].传媒,2019(03):49-51.
[4]孙海亮.论人工智能时代主持人的核心价值——从“人工智能主播”的出现反思主持人是否会被取代[J].视听,2019(08):150-151.
[5]王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新闻报道——以新华社A合成主播为例[J].出版广角,2019(21):64-66.
[6]王敏.人工智能背景下主持人的不可替代力建构研究[J].传媒论坛,2019,2(09):18-19.
【作者简介】郭琳媛,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