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农牧民工提升学历与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自373份农牧民工的微观调研数据

2019-06-21林海华朱晓琳高亚涛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牧民学历意愿

林海华,朱晓琳,高亚涛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2017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提出“要不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2016年3月,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函〔2016〕2号)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强调“要不断提升农牧民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帮助农牧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有效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3]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而学历水平是农民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积极开展农民工学历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性和现实必要性。因此,开展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对于提高农民工专业技能、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有近10几个省市已经开展了农民工的学历提升项目,广东省更是作为全国的试点已于2013年开展了农民工的学历与能力提升项目。但是作为偏远的内蒙古地区,开展农牧民工的学历提升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具有较多的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影响内蒙古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因素,对于推动内蒙古地区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农民工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和理论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针对农民工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的研究,但针对农民工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能和职业培训方面(齐小兵(2017)、李丽清等(2015)、常永会(2014)、林旖旎(2014)、胡凯(2013))[4-7],而农民工学历和技能提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进行实证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基础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针对影响农牧民工参加学历与能力提升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农牧民工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主成分回归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

1、样本研究设计

本文的实证数据全部来自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类项目的“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东部(通辽市)、中部(鄂尔多斯市)和西部(阿拉善盟)作为调研地点,选取了典型代表性的12家企业的450名农牧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到本文的样本数据,样本数据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分布

样本数据获取采取现场填写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形式。回收的有效问卷作为第一手实证数据资料。此次抽取的调查数据中,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0份,回收率为97.8%,回收有效问卷373份,问卷有效率达到84.8%。

将样本数据整理汇总,录入到SPSS19.0中,对样本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8](具体见表2)。

表2 样本特征分布

变量名称 选项 占比(%)变量名称 选项 占比(%)家庭成员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学历层次发展规划1个2个3个4个5个及以上没想过一直做现在的工作在原来单位继续发展向高薪行业发展回家务农自己单干0.00 8.31 46.65 40.48 4.56 5.60 7.24 28.42 47.72 12.06 2.95单位组织培训非常了解了解一般不了解非常不了解初中及以下中专(技校)大专本科及以上有,但次数很少有,经常培训没有15.28 4.02 20.64 37.53 22.52 26.81 49.60 20.38 3.22 31.10 8.58 60.32

从表2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现场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农牧民工被调查者中21岁-30岁的所占比例较大,比例约有75.06%。农牧民工总体比较年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47.72%的农牧民工文化程度为高中水平,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35.84%,这部分农牧民工参与学历提升的渠道需要解决。有69.97%的农牧民工健康状况总体趋于良好偏上。农牧民工的收入3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78.29%,总体偏低。有95.44%的农牧民工的家庭成员为2-4人,大多数都是刚刚成家或家里孩子很小。农牧民工有35.66%的人留在原单位继续工作,有47.72%%的人会向高薪行业发展。有56.02%的农牧民工愿意继续学习,但前提是不耽误现有工作。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其中学历提升政策,不了解占比69.44%,有87.67%和58.18%的农牧民工不了解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和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农牧民工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中专(含技校)和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中中专(含技校)占比为49.60%,初中及以下占比为26.81%,学历提升的需求较大。农牧民工未参加过单位组织的培训的占比为60.32%,农牧民工的技能培训都不能够得到满足。综合以上结果分析,与农牧民工对学历提升的现实需求是完全吻合的。

2、指标构建

内蒙古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是由农牧民工的个人特征、需求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分析和影响学历与能力提升的因素,遵循可靠性、代表性、可分析性等原则,建立内蒙古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具体见表3)

表3 内蒙古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从表3中可以看出,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因素中一级指标为5个,分别为个人特征(X1)、家庭特征(X2)、个人规划(X3)、政策了解(X4)和需求特征(X5)。二级指标为13个,分别为年龄(X11)、文化程度(X12)、健康状况(X13)、税后月收入(X21)、家庭成员(X22)、发展规划(X31)、现工作满意度(X32)、继续学习意愿(X33)、学历提升(X41)、职业培训(X42)、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X43)、学历层次(X51)、单位组织的培训(X52)。

(二)模型构建

1、相关性分析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对数据中的所有二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9],得到农牧民工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标数据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部分指标数据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各个指标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进一步解决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2、模型构建

主成分分析法是指采用较少的指标变量来解释尽量多的指标信息。基本思路是利用线性变换,使多个指标变量进行特征值排序,通过总方差的累计百分比,确定变换为综合指标的主成分个数。考虑到各个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逐一分析提取的主成分,直到所提取的信息能够几乎全部包含原变量的信息为止。只有让Y各分量方差和与X各分量方差和相等,才能保证原变量X的信息比较全面,即第一主成分为Y的第一分量,第二主成分为Y的第二分量,依此推理,则第N分量,则为第N主成分(其中N为主成分个数)[10]。

逐步回归分析法是指为了实现较高的回归拟合度,对所用自变量中对因变量不显著的逐一剔除,只保留对因变量影响显著的自变量。基本方法[11]为:

第一,计量偏回归平方和贡献度(已被引入);第二,计量偏回归平方和贡献度(未被引入)。

根据上述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的主要思路介绍,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构建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因变量的主成分个数,并通过旋转成分矩阵确定每一个主成分中显著的指标变量。

(2)对确定的影响因变量的指标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其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3)通过对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指标变量进行逐步回归。

(4)得出结论。

二、数据分析及检验

(一)主成分分析

根据上述录入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见表4)。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的前六位为2.644,1.538、1.473、1.188、1.116、1.003,而后边的特征值普遍偏小。当成分为6时,累计贡献率达到93.939%,即包括了全部指标变量93.939%的信息,所以取6个主成分即可。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到旋转成分矩阵表(见表5)。

表5 旋转成份矩阵

从上述旋转成分矩阵(表5)可以得到,第一主成分在文化程度(X12)、发展规划(X31)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解释能力;第二主成分在健康状况(X13)、职业培训(X42)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能力;第三主成分在现工作满意度(X32)、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X43)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能力;第四主成分在年龄(X11)学历层次(X51)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能力;第五和第六主成分分别在学历提升(X41)和单位组织的培训(X52)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能力。

通过以上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文化程度(X12)、发展规划(X31)、健康状况(X13)、职业培训(X42)、现工作满意度(X32)、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X43)、年龄(X11)学历层次(X51)、学历提升(X41)和单位组织的培训(X52)等10个指标变量对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影响较强。(以下简写为 X12、X31、X13、X42、X32、X43、X11、X51、X41、X52)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防止指标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回归计量结果产生干扰,对X12、X31、X13、X42、X32、X43、X11、X51、X41、X52指标变量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个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需要对上述10个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三)逐步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较强的因素,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因素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影响系数。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可以得知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意愿为因变量(Y),将文化程度(X12)、发展规划(X31)、健康状况(X13)、职业培训(X42)、现工作满意度(X32)、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X43)、年龄(X11)学历层次(X51)、学历提升(X41)和单位组织的培训(X52)作为自变量,建立逐步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将上述10个自变量逐一加入或者去除到多元回归方程中,其结果如下(具体见表6)。

表6 模型汇总

从表6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经过逐步回归分析调整后的模型系数R2=0.697,具有较好的拟合度[11],健康状况(X13)、职业培训(X42)、年龄(X11)、学历层次(X51)四个变量在0.0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被回归模型引入,而文化程度(X12)、发展规划(X31)、现工作满意度(X32)、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X43)、学历提升(X41)和单位组织的培训(X52)等8个变量由于解释力不足,未被回归模型引入。

三、结论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取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近12家企业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利用主成分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农牧民工参与学历提升意愿的核心影响因素。因此,根据上述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主成分分析,确立了10个影响内蒙古农牧民工参与学历提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1)个人特征: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

(2)个人规划:发展规划、现工作满意度;

(3)政策了解:学历提升、职业培训、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

(4)需求特征:学历层次、单位组织的培训。

2、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确立了4个影响内蒙古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为:个人特征(年龄、健康状况)、个人规划、政策了解(职业培训)和需求特征(学历层次)。

3、个人特征中,年龄和健康状况成为影响农牧民工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年龄越大,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意愿就越小;健康状况越好,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愿就越强烈。文化程度作为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参与学历提升的意愿就越低,而参与技能提升的意愿就比较高。

4、个人规划中,发展规划和现工作满意度作为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个人拥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的提升意愿都会有所增加;对现在工作的满意程度越低,对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愿就越强烈。

5、政策了解中,职业培训作为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职业培训政策宣传力度越大,政策的倾向性越大,农牧民工参与能力提升的意愿就越强烈。学历提升和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作为影响农牧民工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对学历提升政策的了解越多,对政府网络学历服务平台的应用越熟练,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愿就越强烈。

6、需求特征中,学历层次作为影响农牧民工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学历层次越低,学历需求越高,参与学历提升的意愿就越强烈。单位组织的培训作为影响农牧民工参与学历与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单位组织的培训越少,农牧民工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就越大,参与能力提升的意愿就越强烈。

值得说明的是:分析结果显示:在家庭特征中有一些因素也是非常显著的,比如家庭成员,由于本文属于抽样调查,且调查样本中年轻未婚人员占比较大,因此,调查者未考虑家庭成员数对其学历与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

综合以上结论的分析,得出农牧民工学历提升参与意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逻辑框架图,(如图1所示,其中标记*的代表核心影响因素)。

图1 农牧民工学历提升参与意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逻辑框架

(二)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得出的结论,提出内蒙古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1、强化意识,提高主动参与积极性

年龄和健康状况作为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年龄大小和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农牧民工参与意愿的大小,因此,要从根本转变观念,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强调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为健康状况不好的农牧民工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如网络教育、一对一辅导等,同时为其提供岗位适应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够让其在培训中快速掌握熟练岗位技能,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增强主人翁意识

个人规划中个人的发展规划和对现工作的满意度是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改变现有的“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用人单位要畅通晋升通道,实现农牧民工“能上能下,横纵贯通”的职业生涯规划,如阿拉善盟的腾格尔酒店的农牧民工访谈中谈到的:企业工资中会针对不同学历,工资水平不同;如取得本科学历,可以晋升管理岗位,并且可以全额报销学费等。要让农牧民工能够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增强农牧民工的主人翁意识,降低用人单位的人员流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农牧民工也要给自己制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技能,增强理论和实践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

3、加强宣传,提高政策认知度

政策了解中的学历提升和政府网络学习服务平台是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而职业培训是核心影响因素,凸显了政策宣传的重要性。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农牧民工忙于平时的工作,极少数人能够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政策信息。因此,要不断加大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政策宣传力度,要通过媒体、广告、电视、网络等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加大农牧民工对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加强农牧民工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业教育的熟练程度,要做到“能用、常用、用到实处”。政府、职业培训机构、学历提升机构、用人单位要多方协力,主动宣传,多角度提高农牧民工的学历水平和技能能力,让政策真正落地,农牧民工真正受益。

4、畅通渠道,增强继续学习意愿

需求特征中学历层次是影响农牧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农牧民工学历层次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较大,因此,要畅通学历提升渠道,针对这部分初中及以下学历农牧民工,通过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获取中专或技校类学历,也可以通过参与技能培训学分累计达到规定学时,等同于高中或中专或技校的学历,这样就可以申报高一级别学历,拓宽晋升渠道,提高农牧民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

猜你喜欢

农牧民学历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知识无力感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转移农牧民是保护生态的必由之路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