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月板损伤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的研究

2019-06-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半月板成形术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膝关节局限性疼痛为主要表现[1]。多数半月板损伤患者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患者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而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2-3]。目前,关节镜手术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可选择多种术式进行治疗[4],术后膝关节常伴有疼痛,如何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是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术的重要研究内容[5]。本文挑选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组,并进行组间分析比较,总结并归纳半月板损伤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纳入者均为保守治疗后无效选择手术治疗且符合手术指征者。排除骨性关节炎及膝关节前后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1~64岁,平均(38.15±2.28)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2.31±0.58)年;其中运动扭伤21例,交通意外伤5例,日常活动扭伤10例,长期慢性损伤的急性期4例。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年龄22~65岁,平均(38.21±2.2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2.27±0.53)年;其中运动扭伤10例,交通意外伤3例,日常活动扭伤6例,长期慢性损伤的急性期3例。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上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手术方法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半月板完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半月板成形术。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仰卧位行手术,膝关节屈膝90°,经膝关节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以关节镜探查损伤半月板的中央部分和撕裂部分,根据保留部分的半月板形态进行修整,半月板边缘形态良好的观察组患者接受半月板成形术,而半月板边缘撕裂较复杂和严重的对照组患者接受半月板完全切除术。术中应反复冲洗关节腔,处理腔内积液,并清除切除的半月板碎屑等。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通过Ikenchi法[6]评估两组手术效果。(1)显效:膝关节活动不受限,无响声和疼痛感;(2)好转:膝关节活动不受限,偶尔有轻微响声,偶尔有疼痛感;(3)有效:膝关节活动略微受限,关节疼痛,有轻微响声;(4)无效:膝关节活动受限,且疼痛严重。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总分为0~10分,VAS评分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VAS评分由(±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由%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半月板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例(%)]

2.2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24±0.37)分,低于对照组的(5.13±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2,P<0.05)。

3 讨论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关节性疾病,以往多采用将半月板全部切除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RI技术不断进步,医学界对半月板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加之关节镜的逐渐推广应用,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越来越明确。而保留半月板的重要意义也被临床医学关注到,基于保留半月板的原则,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逐步推广[8]。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对损伤的半月板行修复成形术,可以尽可能多的保留半月板的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9]。关节镜探查可对半月板损伤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半月板成形术的操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半月板成形术适用于边缘形状保留完整,损伤区域在半月板中央的患者,此类患者行半月板成形术可尽量保留半月板功能,术后临床效果显著。仍有部分患者半月板严重撕裂无法保留,必须进行半月板切除术。

此项试验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远高于对照组的68.18%,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上述材料,该结果表明在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疗效更佳,与薛希相等[10-13]人的研究结论相符。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24±0.37)分,远低于对照组的(5.13±0.61)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分析原因,可能是与半月板保留程度较高有关,因半月板边缘形状完整,半月板成形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较轻微,因此,术后极大地缓解了术后的疼痛。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半月板完全切除术,且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因此除半月板严重撕裂无法保留的患者外,半月板成形术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半月板成形术关节镜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