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中国画技法对陶瓷彩绘堆雕技法的启示

2019-06-21邵俊松

陶瓷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画技法中国画

邵俊松

(松俊一品,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陶瓷作为华夏民族重要的艺术产品,是中华文明泱泱几千年来最为智慧的结晶代表。这种历史久远种类庞杂的艺术,其烧造技术以及表现技法都非常丰富。陶瓷堆雕技法是其中比较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个工艺技术。中国画自古以来博大精深,陶瓷作为其向外推广的一个重要名片,经过无数陶瓷从业者的努力开创了很多独具时代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这种具有中国独特艺术特色的表达方式,在创作过程当中还是比较有差别的。陶瓷绘画的发展最初初始于新时期时代的制瓷时期,发展到今天,陶瓷作品吸收了众多国画的技法,相配套的颜料器具等都非常多。在诸多的陶瓷技法当中,陶瓷堆雕技法于国画创作技法想结合的更融洽就需要进一步发展于研究。

1 中国画与陶瓷

自古以来“丹青”都是中国画的称谓,其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画”是为了区别于西洋画。毛笔作为传统的作画工具,与纸、墨等工具一起创作,而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根据历史考证,毛笔最初正是为了在陶瓷瓷坯上作画。于陕西临潼姜寨村发觉了一件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的彩陶以及工具。这就可以看出除了宣纸之外,其他作画工具都已经初见雏形。反而在中国绘画史上觉得陶瓷绘画远早于传统国画,更是奠定了后世以线为主的创作模式打下基础。陶瓷与中国画的源源自古就由来已久,随着各种技法与材料的发展,中国画也被更多的运用到陶瓷艺术中。到了明清时期国画与陶瓷以及完全融合,当时的粉彩无论是设色还是构图方式都与中国画如出一辙。直到现代著名国画家林风眠先生也曾探究过陶瓷绘画的技法,其用线条来表现自身想表达的创作。可以说不管是艺术特征还是表现手段来看,国画与陶瓷都诸多的雷同之处,在艺术的不断发展中也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图1

2 陶瓷堆雕技法

从技术特点来看,堆雕工艺会使陶瓷的表面形成突起的效果,而高浮雕效果和低浮雕的成品效果来看,两者还可以互相结合。而有些资料将堆雕技法和浮雕混为一潭,虽然堆雕效果与浮雕的效果看起来类似,但是技法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堆雕而是按照自己的设计将湿泥浆反复叠堆而成,这就是加泥法。浮雕则是用削切的方式达到设计效果。

捏雕则带有原始的手工操作痕迹,这保证了自身材质的审美特性,凸显了其精致、逼真等优点,这更是手工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完美协作。而堆雕则是还属于平面性的雕塑,在运用空间透视以及线条透视等艺术手段来接近绘画作品。就堆雕彩绘来看,雕塑给人以立体的三维感,给人雅致亲切的感觉,正是由于堆雕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和绘画作品近似,才引发笔者对陶瓷堆雕艺术的讨论。

3 陶瓷堆雕艺术对国画技法的畅想

陶瓷堆雕画在我国发展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这也是中国文人画的表达对像,而恰恰是这种陶瓷堆雕加彩的技艺,使得中国画从平面走向立体。这种陶瓷堆雕加彩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底部是瓷坯,画面上部分部位采取堆雕的工艺再加彩。这种陶瓷堆雕画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画面立体感强层次细腻,陶瓷堆雕加彩技法结合诗、书、画、印与堆雕相结合,具有保存性强、装饰效果好、造型及其新颖,又兼具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情趣的艺术手法。

图2

此陶瓷堆雕技法在实质上还是与传统国画元素相结合的,笔者试过设想在日后的创作里采用特殊的采用堆雕技法的前提下,不仅在传统国画的创作下进行融合。还可以在日后油画、水彩画甚至装饰画创作的时候,也利用这一种陶瓷堆雕的技法进行表现。在日后的油画创作中,也有利用画面肌理堆叠的效果进行装饰,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加入少量的水稀释减少其干后与水的不兼容性。在水彩画的创作中,画家通常使用石膏粉加水进行调和比对,再根据画面的要求利用特定工具采用类似陶瓷堆雕的手法,这样在水彩之上用调配好的石灰膏浆打底使之呈现凹凸不一的浮雕质感,这种效果就类似于陶瓷的浮雕效果。在装饰画的创作技法中,利用立德粉与乳胶比对混合,在预定画面的处理上采用陶瓷堆雕的技法近似,利用堆、刻、抹等方法对物体呈现出凹凸的质感,最后用水粉或是丙烯进行着色完工。由此可以看出在工艺美术的范畴当中,通过科技与技术的相结合,各种艺术类型都对这一方法如法炮制,其技术方法与陶瓷堆雕技法雷同,反而传统国画受材料限制难以采用这种技法。

图3

图4

设想把此方法利用到国画当中的难点有很多。由于中国画的绘画媒介是采用宣纸,而宣纸较画布甚至水彩纸都脆弱许多,这对堆雕的材料的承载能力很差,需要合理掌握宣纸对堆雕材料的承受力及控制力。而材料的着色难度与溶解性有差异,材料干燥后极不益溶于水,其溶解度控制力可保证在不泛色的情况下保证其着色的均匀性。笔者试想将陶瓷堆雕技法融入国画技法可以用以下几个观点:其一是针对国画堆雕作画,对宣纸进行改良,从其自身的性能上来看,创作出有针对性的特种宣纸以求满足自身的承载力。研制出可以打底的材料用于堆雕材料上色,做到不泛色不吃色的要求。调整堆雕材料的使用性能以求将其缩水性降到最低。再有鉴于油画画材的先进性,可将装裱工艺提前降低其于装裱后虽坏的概率。

陶瓷堆雕技法应用于传统国画之中,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与发展的方向,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任然面临着客观的物质条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一定会发明出适合中国画堆雕的材料,这将极大的丰富国画的画法,强化视觉效果。这种顺应时代发展能够达到将传统绘画与时代共进步的境地,这种新的材料、新的工艺相结合的艺术技法如果得以实现,将是为传统国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再次增添新的光彩。而传统的国画艺术创作者如果想熟练掌握这种技法,更是应该向陶瓷堆雕加彩艺术家学习。这将更好的将材质以及工艺展示得更好,真正实现陶瓷艺术技法与传统国画完美结合。无论多好的技法都需要更好的改良推广,这需要从几个角度出发,其一就是材料本身的性能需要被广泛适应以及满足,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追求不同的需要。其二,材料的成本需要控制合理,在提升商品化的前提里增加其普遍的可能性。如果此方法得以实现,并且将之推广下去,这种新型材料的创作方法必然会在上文中提到一样被广泛使用,从材料的现代化、科技化、经济化中不断推陈出新创造社会利益。

结语

陶瓷彩绘堆雕技法是众多陶瓷装饰中的一个门类,而中国画对陶瓷彩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管是从其表现特征还是艺术本质出发,这两门艺术都密不可分。而陶瓷堆雕画运用堆雕技艺渗入国画的创作审美认知,创造出一种极具立体感的平面艺术。中国传统国画与陶瓷艺术都是传统的华夏文明国粹,其这种艺术联系非超牢固。千百年来传统国画的发展也趋于完善了,经过长期的发展以来,实践意义早已在陶瓷艺术上得到充分的利用,众多的优秀陶瓷技法也同样在传统中国画中的以借鉴运用。而这其中的一些可能性还未能从陶瓷之上转嫁于传统国画上,这在未来还有进一步尝试的可能。

目前这种可能性的难度主要在于陶瓷艺术与传统国画艺术的具体手法还存有巨大差异,材料的载体尚缺乏很多。在笔者的分析中可以得知,陶瓷堆雕技法与中国传统国画创作相结合有很大的可能,这可以与媒介材料的运用及研究作为基础,将陶瓷堆雕技法引入传统国画当中不仅依靠的是艺术家的不断实践,更是依赖于材料科学的鼎立扶持。在融合新型传统国画创作模式之上也要经受实践的不断洗礼,在日后的创作技法中得到延伸和突破。

猜你喜欢

国画技法中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国画欣赏
精通拍摄技法